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取名。名字包含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殷殷期许、美好祝福,甚至是整个家族家风的传递。

海外一位研究中国人名的学者说:“在中国偶然捡起一张人名录,肯下功夫玩索,其中告诉你的东西,也许比一篇历史文物的报告还要丰富。”一部《红楼梦》,既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走向衰败的风情画卷,也荟萃了中国人名的精华。书中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丫鬟、佣人的名字或简单、或深奥,或高贵、或低贱,或粗俗、或典雅,细细品味一番,便不难从名字中看出他们在大观园的地位和身份,感到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社会文化背景的折射。

北宋进士出身的吕蒙正,宋太宗、真宗时曾三次入相。他为人正直忠诚,不苟私情。在用人上不偏私,先前卢东逊为相时,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吕蒙正深感此举不妥,多有不服,即将宰相之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在朝敢于仗义执言,“蒙正……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后人仰慕吕蒙正的人品官德,给予他:“名与实符,其身正也”的赞誉。

从古至今,长辈给晚辈取名,要图吉利,讲血统,寓希冀,论世次,是断然马虎不得的。取名中所寄寓的期许和寄托,不仅表现在环境、身份上,还受制于时代和地域。旧时在农村,取名满囤、铁牛、风顺、秋菊等极为普遍;小商小贩多取大富、良贵、永福、茂林、顺达等名;读书人则多以占魁、广智,自强、书成、学儒冠名……名字毕竟是要伴随自己一生的,取个好听的有内涵的名字,以寄寓美好的希冀、激发奋进的动力,俨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更是家国情怀的一个缩影。

从传统习惯来说,名字大都是由父母所取的,然而,是让自己的名字熠熠生辉还是黯淡无光,是擦亮自己的名字还是辱没自己的名字,就全靠自己了。毛润之把自己的名字擦亮,成了毛泽东;周树人把自己的名字擦亮,成了鲁迅。还有张思德、雷锋、焦裕禄、谷文昌、杨业功、杨善洲、廖俊波……他们的名字铿锵响亮,妇孺皆知,不仅仅是因为名字取得好,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不懈的追求和崇高的人格,把自己的名字擦得亮亮的。

据史学家考证,自夏朝始,古人名字符号的意义就开始被重视了,以至形成“赐姓”制度,就是皇帝通过圣旨(诏书)的方式,郑重地将某个姓氏赏赐给某个臣下,作为一种至上的精神奖励,此举在加强封建王朝的君臣凝聚力方面起的作用有时远远大过物质赏赐。当然,有奖即有罚,古代还有赐“恶姓”的惯例。南朝梁元帝萧绛在位时,武王萧纪举兵造反。萧纪兵败后,元帝令其改姓“饕餮”,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贪残怪物。先秦古人里最让人不解的人名,大概就是著名的“大阴人”嫪毐了。“毐”是品行不端之义,很难想象嫪毐是其本名,更像是根据其性格和所为被人取的诨名及外号。可见,一个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姓氏及名字,做了有违道德、有辱门风的事,最终只会背上骂名和受到精神惩罚。

近年来纷纷落马的“老虎”“苍蝇”,几乎没有一个是不追求美名的。然而,随着他们贪腐丑行的暴露,昔日高贵的名字,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带有几分讽刺的意味。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之“珉”,本义指像玉般的美石,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高,如金如玉”,即称赞玉的品德温润、纯洁无瑕。而王珉虽然名中有玉,实则与玉的美德背道而驰,其所作所为完全丧失了做人为官的品德和操守。昆明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喜,曾一路喜事连连、仕途通达,顺利地当上了厅官,然而就在他任现职不足4个月时,看似坦途的仕途却戛然而止,因贪迹累累而中箭落马,人生也由“喜”转为“悲”。这些昔日的“大人物”,名字曾经无时不见诸于公众视野。然而,当他们位高权重而不自持,面对诱惑而不自律,任凭贪欲吞没自己的良心和尊严时,留下的只能是自取其辱、“名落千丈”。

要想不辱没自己的名字,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就要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生命之光,去擦亮自己的名字,将它融合于我们伟大的事业之中。

以自己为名的名字(擦亮自己的名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