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会进化(世上没有会下蛋的公鸡)(1)

世上没有会下蛋的公鸡

王营

一个农妇养了两只鸡,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农妇对母鸡很偏心,每天总是等母鸡吃饱了,公鸡才能抢一点残渣剩食充饥,大部分时间公鸡自己在草丛或墙角找几个小虫吃。

公鸡对此很不满,它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公鸡很清楚,农妇对自己与母鸡不平等态度的根源是自己不会下蛋。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下蛋入手。公鸡也知道,自己学会下蛋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母鸡下的蛋据为已有。于是公鸡仔细地对母鸡观察了几天,掌握了母鸡的活动规律。

一天,母鸡刚刚离开窝,公鸡便跑进去把母鸡下的那个蛋藏在窝里的稻草下面。农妇听到母鸡的叫声,来取鸡蛋的时候,看到窝里什么也没有,就失望地回去了。农妇刚刚离开鸡窝,公鸡便急忙跑进窝里,把蛋从稻草下面刨了出来,然后装模作样地卧在那里。过了一会,公鸡便把头伸出鸡窝外使劲地叫了起来。农妇很奇怪,于是又来到鸡窝边上,看到农妇,公鸡才慢慢起身,边叫边高昂着头走出了鸡窝。

自己家里的公鸡居然下蛋了,农妇很开心。于是从那天开始,公鸡享受到了与母鸡同样的待遇。这样过了好几天,农妇发现公鸡每天都下一个蛋,而母鸡却再也没有下过蛋。于是指着母鸡大骂一通后,一刀把母鸡宰掉熬了汤。自从母鸡宰掉以后,农妇的公鸡再也没有下过蛋,便把公鸡也宰了(中国管理传播网2008年1月23日)。

公鸡会进化(世上没有会下蛋的公鸡)(2)

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许多管理方面的启示,同时也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教育管理,管理者在作出每一项决策之前,不能凭主观臆断,而应当有一双明辨是非的“千里眼”,事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搞清事情的真相后,通过认真的分析和论证,才能作出最后的决择。否则,一旦被事情的假象所迷,决策失误,不但会冤枉好人,而且会使整体工作遭受重大损失。像上面故事中的农妇,明明知道公鸡不会下蛋,却被公鸡自耍的小聪明所惑,白白宰杀了一只辛勤生蛋的母鸡,导致自己在短期内难以吃到新鲜的鸡蛋。

在学校管理中,有的教师工作卖力、默默无闻,工作成绩也非常突出,但是在评优选先、晋升职称时,却总是难以和那些工作成绩一般、善于投机取巧的人抗衡,管理者于是顺水推舟,根据所谓的投票结果,胡乱随了这些人的心愿。这样做看似非常民主,其实管理者看到的只是一个假象,最终导致一批工作任劳任怨的教师受到打击,从而影响了教师群体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公鸡会进化(世上没有会下蛋的公鸡)(3)

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做人、做事应当从自身具备的现实条件出发,实事求是。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并得到领导的认可,只能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不能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做出一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投机取巧、损人利已的事情。否则,事情一旦败露,不但害了别人,最终也一定会危害自己。公鸡明明知道自己不会下蛋,为了获得与母鸡同样的待遇,博得农妇的青睐,不惜以假充真,蒙混过关,母鸡被宰后行迹败露,结果落了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生活中,许多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难以抵挡金钱、物质等利益的诱惑,干出了一些有损于自己、他人,乃至国家利益的蠢事。大量学术造假事件的发生以及假农药、假药品、假奶粉案件的查处,便是这类事情最好的佐证。其实,做人还是平凡一点好,实在一点好,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梦想通过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攫取不属于个人的利益,这样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因为真得永远假不了,假的也永远变不成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