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的艺术修养和言行品德唯有经过雕琢研磨、剥落浮华、持之以恒地内外兼修,才能温润如玉。

饮水 冷暖自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1)

蓦然回首,自2007年自费到中国美院学习书法至今,书法已伴我走过了生命里最黄金的十年,个中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追求艺术进步的过程漫长且多艰难,但书法始终如一轮明月照亮着我坚定向前、长途跋涉的寂寞之路。

饮水 冷暖自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2)

记忆中,我自幼便爱好写字。大概五六岁时,在父亲“字是打门锤”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了“横平竖直”的启蒙训练,对书法懵懂的认知也许就是源自那时。父亲最初的愿望只是让我通过勤练能写得一手好字即可,并不希望我把更多的读书的时间用来写字,因此便没有鼓励我将书法作为特长而专门培养,他没有想到后来“写字”会融入到我的生命里,是那样的不可分割。当时的我虽然书法启蒙很早,基本功却十分不扎实,但兴趣一直在。1992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父亲对我已不再严加管教了,于是我偷偷摸摸地报名了一个三年期的书法函授班,自此慢慢涉猎书法方面的知识,才逐渐开始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然而苦于没有名师面授指导,尽管如痴如醉地爱好着书法,兀自写了许多年也只是眼高手低,了无成绩。直到2007年6月,深感不足的我,毅然奔赴中国美院,从此踏上了近乎痴狂的求学之路。也许上天怜悯愚笨但勤奋的人,在众多老师孜孜不倦、倾囊相授的指点下,我的书法终于开始有了惊喜的点滴进步,我一路跌跌撞撞地前行,竟然也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竟然在2013年一年间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国展中入展六次!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专业从事书法的人来讲也许容易,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在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的警察来说,只能是忙里偷闲,起早贪黑、用大量零碎的时间日积月累才可能会有的结果。十年不长却已两鬓微霜,我拼的是青春,是执著,成长的背后,我深知勤能补拙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始终相信,笨鸟先飞,虚心勤奋,总会有厚积薄发的一天。

饮水 冷暖自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3)

为了书艺进步,十年间寒来暑往,我走南闯北,国美、央美,以及一些名家工作室都留下来了我刻苦的身影。转益多师是我师,庆幸在我求学的路上遇见诸多良师益友:我曾拜本土方家梁山鸣、苏桂长等老师为师;后承恩师张锡良先生不弃收我于门下,得以潜心钻研书法;又先后求教于李国胜、曹元伟,徐公正等名家书法工作室,皆得到了众先生的悉心指导;魏碑书法更是有幸得到了魏碑泰斗孙伯翔老先生的精心教导。正因为承蒙众多先生的不弃和关爱,我才有些许进步,方知写字和书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单纯的写字只是实用,而书法既是实用,更是艺术;也才懂得洪厚甜先生“书法自学等于自杀”这句名言的积极意义。感恩生命历程里,求学的路上,给予我指点和帮助的每一位良师益友。

饮水 冷暖自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4)

我这十年,虽然旁及甲骨文、篆书、行草书的学习,其中对行草书亦用功尤勤,却一直固执地偏爱北魏墓志,把魏碑楷书作为主攻目标,专注于魏碑的研习与创作。我从张猛龙、张黑女入门,写始平公追求雄强气势,写石门铭提高线条质量,写崔敬邕力争清俊灵动,写李壁墓志揣摩结体空间……从大量的墓志里吸取营养,积蓄能量,希望通过对经典碑帖的临习而达到用笔方圆并转,作品风格雄强秀丽的矛盾统一。目前用笔可笔尖可笔肚、切翻、篆籀等等魏碑笔法在一幅作品中能娴熟使用;能作大字榜书,也可书蝇头小楷,但终究时代迥异,我又资质愚钝,写出的作品总不似古人风貌,也不是我想要的样子,更难入方家法眼,只是呈现了我追慕的方向和努力的程度,也权当是我勤勉钻研与用心思考的阶段式证明——那是浓缩在黑白世界里的我的心血和情感。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努力绽放着生命的精彩,而不负时光、拼搏进取的人生更是如此。

饮水 冷暖自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5)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回味习书十年甘苦,不敢说壮志凌云,我只知道自己一路的坚持。我自认从不缺勤奋和毅力,独缺才气,还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勇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深知书法是寂寞路上的修行。国学大师张舜徽老先生《八十自述》中有:“自念由少至老,笃志好学,未尝一日之或闲。”张老先生这种求学精神和现已七十多高龄的我的老父亲“每天看书、作文不让自己一日闲过”的家风示范一直激励着我徐徐前行。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又完成书法日课,每天凌晨二点以前我几乎没有上床睡过觉;为了捕捉梦中偶然出现的稍纵即逝的灵感,我又常常三四点钟便起床作书;为了参加展览,通宵达旦准备作品那也是很平常的事。入不入展其实真的无关紧要,我只是坚持保持着书写者的一种竞技状态,与三人行,然后知己之不足而访师问道。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天地之间,不如守中。我的书房因此命名“守中堂”。书房虽小却书香氤氲,在这里,我可以挑灯苦读,偷偷地在心底与古人对话,抬望窗外夜色阑珊时的那份静谧,那份孤独都格外美好;在这里,我可以怡然自乐,没有世俗的烦恼,不知疲倦地“每天废纸三千”,做如痴如醉的基础性训练,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聆听笔与纸磨擦的沙沙声,享受书写的流畅节奏,感受心无杂念的清净自在;在这里,我可以假装文人,吟诗作赋却又涂涂改改,但总相信坚持这样,终会有一天能让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带上那么一丝丝的书卷气。自作诗“夜雨清风未觉凉,守中精舍墨含香。凝心书案孤窗影,夕惕朝乾晚学郎”恰是守中堂的一个自我速写。如今的我已是人到中年,自觉应该多一份豁达的心境,多一些内在的修养,为人处世,向来是刚正不阿,不卑不亢,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仍将不激不厉,恬淡自然,相信凡事无捷径,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方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我这十年,在繁累的工作之外,苦中求乐,逐梦书法艺术,取得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成绩,但这只能算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凭兴趣写字,凭良心做事。工作中,自2007年走上基层公安机关重要岗位之后,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人民警察”、“娄底市十佳青年卫士”、娄底市人民政法干警“政法标兵”等荣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嘉奖4次。这些是荣誉,更是激励,它们的获得正是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得益于领导和同志们关爱、支持。作为警察,我们始终风雨同舟,并肩前行。

我这十年,对待工作不曾半点疏忽,对待书法也矢志不渝,唯独对家人亏欠日增。年迈的双亲正渐渐老去,在他们年轻时我从没陪过他们远行,此时纵我有心安排,双亲却已行动不便,总是因为工作或者写字的原因,对他们的探望能省则省,甚至于他们病了我都无暇照看!父母总是体贴我工作忙,家里任何大小事情都尽量不让我知道,恐我焦虑、分心,我却体会不到父母盼我回家是怎样一份渴望的心情。这些年负笈访贤,尽管我节衣缩食,但算下来,求学费用也是一项巨额开支了,夫人总是全力支持,让我后顾无忧,然而记忆里我却没有陪她逛过一次商店,只有她每天弓腰的背影,总是在为我收拾地上堆积如小山的废纸;我书艺进步的这十年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十年,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他妈妈接送和辅导功课,我除知道他爱好篮球外竟不知他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孩子太缺少父亲的陪伴和关爱!好在有其爷爷奶奶的照看,有夫人的悉心教育,才有他一路的成长和不断进步的今天。这些年不曾亏欠工作,不曾亏欠自己,却永远亏欠着家人。每想起这些,总令内心不安。

岁月沧桑,青春飞逝。下一个十年,虽然不再“少年心事当拿云”,但仍然不变的是坚持,是执著,是不畏艰苦,是不求享乐,是只为那“近雅而又不远俗”的艺术追求,是只为百炼成钢绕指柔的品格锤炼。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坚信:你若微笑,便会一路芬芳。(刘雄波)

艺术简介

刘雄波,男,大学文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公安文联常务理事、省公安书协主席、娄底市公安文联副主席、娄星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荣获全国卫士之光公安民警书法展二等奖,全省政法系统书法美术展一等奖,入展全国首届楷书展、第七届全国新人新作书法展、“陶渊明奖”全国书法展 、“沈延毅奖”全国书法展、“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沈商杯”全国书法展、“乙未金秋相约汝州”全国书法邀请展、张锡良师生书法展、孙伯翔魏碑书法师生展等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