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

刺身(さしみ)の 前世今生

据史料记载刺身起源于中国,早在古代中国(公元前823年),当年周师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xiǎn yǔn),凯旋。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了这件事:“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生鲤鱼。

历史上还有因热爱刺身而付出生命的名人。东汉时,广陵太守陈登很爱吃生鱼脍,因为过量食用而得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一类的重病,后经名医华佗医治才康复,但他康复后仍然继续吃生鱼片,终因为贪吃生鱼片而死。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2)

公元14世纪,日本人吃刺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刺身也在此逐渐成为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在日本的记载中刺身的初次登场是在室町时代的《铃鹿家记》中。在室町时代之前,日本就已经有了生食鱼类的饮食文化,被当作刺身原型的“鱠(なます)”就诞生在奈良时代。与后来刺身不同的是,这种料理的做法是将新鲜的生鱼贝类切成细条再用醋调味。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3)

刺身(さしみ)的常见食材

喜欢吃日料的你,是不是也会有这种时候,一盘刺身拼盘端上桌,却叫不出有些食材的名字,有点茫然地下不去筷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常见刺身的食材

|三文鱼(鲑鱼)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4)

三文鱼,是最常见的刺身品种。新鲜的三文鱼肉呈鲜明的橙红色,且脂肪分布俨如大理石并具有清晰的白色条纹,鱼肉紧实鱼皮光滑,肉质富有弹性,入口饱满爽滑,鱼油均匀丰盈。颜色较浅,白色条纹半透明或不清晰的,品质就比较差了。

|金枪鱼(鲔鱼、吞拿鱼、まぐろ、Maguro)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5)

金枪鱼,不同部位的味道会有较大的不同。

大肥(大腩、大腹、大トロ、Otoro):分布于脂肪最丰富的腹部。最为肥美,颜色偏粉白。脂肪有如霜降一般的纹理,融合在鱼肉之中,没有明显的筋肉。

中肥(中腩、中腹、中トロ、Chutoro):在腹部和背部都有分布,含有适度的脂肪。入口既可以感受的脂肪的甘甜柔美,也可以感受到鱼肉微微的酸味。介于大肥和赤身之间。

赤身(红肉、Akami):围绕脊骨分布,较为广泛。是脂肪最少、颜色最深的部分。相对便宜,但它具有金枪鱼特有的清淡微酸的味道。

|鲣鱼(かつお、Katsuo)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6)

赤身鱼的代表,鱼肉中氧合肌红蛋白含量很高,因此鱼肉呈深红色。可以直接刺身或经麦秆略微烟熏切片后用酱油轻腌捏成握寿司,有赤身鱼特有的香味。

|旗鱼(剑鱼、剑旗鱼、かじき、Kajik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7)

红肉鱼中的高级鱼。颜色极其像肥肉,油脂丰溢。

|鲭鱼(青花鱼、さば、Saba)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8)

腥味比较重。作为寿司料和刺身时多为醋渍,腌制过后口感比较柔软。少数品质极好的鲭鱼也可以不腌渍直接生吃。

|鰤鱼(鰤、ぶり、Bur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9)

鱼腩部分最为肥美。脂含量丰富,口感肥嫩,味道也较浓郁。

|真鲷(鯛、たい、Ta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0)

白肉鱼的代表。鲷鱼种类比较多,比如黑鲷,真鲷,金目鲷等,其中红色的真鲷,最为受到推崇。肉质偏白透明,肉质紧实。

|乌贼(イカ、IKA)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1)

用来制作刺身的乌贼一定是最新鲜的,晶莹剔透,口感爽脆。

|章鱼(蛸、たこ、Tako)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2)

外表呈赤红色,切开后可见到雪白的鱼肉,味道清淡,口感出奇的有咬劲。

|赤贝(あかがい、Akaga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3)

肉质橙色偏红,具有十分浓烈的海水味和金属味,很有味觉上的冲击力。

|扇贝(帆立貝、ほたてがい、Hotatega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4)

肉质口感很厚,鲜嫩软滑,很是甜美。越大越高级,因此在一些高级料理店内,扇贝的尺寸很让人大开眼界。

|北极贝(姥貝、ほっきがい、Hokkiga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5)

鲜红靓丽的色泽,爽脆的口感,天然独特的鲜甜味道。

|甜虾(甘海老、あまえび、Amaebi)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6)

虾身以甜味作首,有粘粘的口感,带着海水的鲜美。高级的有个头更大的牡丹虾。

刺身(さしみ)的食用方法

很多胖友是不是会面对一整盘五颜六色的刺身就会进去一个难以选择的境地,我该先夹哪一块吃好呢?看完这段文章,这样的选择恐惧症将原地痊愈。

食用的顺序

在吃刺身时,遵循的基本定理是:颜色从淡到浓,从盘子里颜色最浅最白的刺身开始吃起。因为,颜色又浅又白的刺身往往如你的初恋一般,清淡恬静一些。颜色从浅到深,味道从淡到浓,一个递进的过程就能尝出各种食材美味的层次了。正确的顺序通常是:白身鱼→贝类→红身鱼。

食用的正确姿势

和寿司一样,吃刺身也是要蘸酱油和芥末的,你是不是直接把芥末往酱油里怼,拌匀后将刺身往酱料里搅和再送入口中,大口大口的享受美味?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7)

错误方式,并不雅观

其实这样火锅式的豪气的蘸酱方式并不适合刺身,有时可能还会有失于礼貌

Step1.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8)

往小碟中倒入寿司酱油(注意一定是寿司酱油,这种酱油比普通酱油口感更轻柔,不会掩盖生鱼片本身的味道)

Step2.

在刺身上放很小很小一块芥末;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19)

step3.

把刺身对折,夹住芥末;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20)

Step4.

小心地用刺身蘸一点碟子里的酱油,

Step5.

整块放进嘴里,闭口咀嚼。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21)

吃刺身的时候,酱油不慎滴落在身上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吃刺身的时候也养成了一套行为礼仪:吃刺身时用另一只手拿着放酱油的小碟或是怀纸在下方接着放入口中。是不是这样的行为礼仪其实并不会束缚着什么,还会让你吃得优雅从容的多?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一直奉行着吃得开心这一人生哲理。牛排不一定就要配红酒,煎蛋不一定要夹生,吃东西的小规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美食而不是一种束缚。总之就是一句话:

吃刺身的配朋友圈文案(您要的关于刺身的所有信息)(22)

吃得开心就好!~

那今天的课间讨论是:你最喜欢吃的日式料理是什么?欢迎大家踊跃分享哦~

想了解更多关于美食的资讯,欢迎关注微博账号:烧什么麦 或者是我们的公众号:烧什么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