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物件 这块 将军表 ,国内自主研发手表的代表(我家的老物件这块)(1)

上一期“我家的老物件”,我们认识了与钟表结缘的章正浩先生,他为栏目读者分享了闻名上海滩的“总理表”。实际上,在上世纪上海滩的钟表中,还有一种手表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人们称他为“将军表”。

1965年,上海手表厂成功装配出了中国第一批的自动上链手表样机,机芯型号为SS2C(29颗宝石轴承)。后来,解放军总参二部来到上海手表厂,要求协作生产手表作为军用,要求有日历、自动、防水等功能。于是上海手表厂拿出了机芯型号为SS2C的手表,根据机芯内部使用的红宝石轴承数量,将它命名为“上海29钻军表”。据说,这款手表当时产量较少,只向军队师级干部以上配发,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将军表”。

我家的老物件 这块 将军表 ,国内自主研发手表的代表(我家的老物件这块)(2)

章正浩先生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家的那块“将军表”的来历。章先生说,他手上的那枚将军表,是于二十年以前,在上海的一位老年表友转让所得的。这块表是那位表友的宝贝,他一直视若珍宝,但因为年代久远,这块手表的机芯缺乏保养,手表走针不太稳定,所以老表友为了让手表得到较好的维护,也是因为章先生是真正的爱表之人,他才愿意转让的。后来机芯经过章先生的整理干净,重新换油后,走时终于正常。章先生说:“每戴上此手表,就让我想起我们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情景,也对上海手表厂自力更生,发展自创国內第一的自动表的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

我家的老物件 这块 将军表 ,国内自主研发手表的代表(我家的老物件这块)(3)

实际上,我国手表行业的诞生就在上海,我国手表自主研发的主要阵地也是上海。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手表工业在上海诞生。1954年,国家经委主任在上海市察时提出:“我国有六亿人民这样大的市场,手表工业大有作为。希望上海能生产我国自己制造的手表。”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工业同业公会组织13家钟厂和建国仪表厂、华康中标材料行、慎昌钟表店,以及艺星、和成、华成、中苏等4家工业社,加上6名从事钟表修理的个体技工共58人参加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试制的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150只零件均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到9月26日,试装首批18只长三针(17钻)细码手表。翌年5月,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进行,试制队伍扩大到150多人,采用简陋设备试制出第二批手表100只。1957年4月,试制小组抽调原搞火车头设计工程师奚国桢、原制造医疗针头技术人员童勤奋等参照《苏联工艺学》教科书,结合试制实践,用了4个多月时间,画出了150多张零件图纸,订出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档。1958年3月,A581型机械手表注册为上海牌商标。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当年共生产上海牌手表13600只。从此,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我家的老物件 这块 将军表 ,国内自主研发手表的代表(我家的老物件这块)(4)

当时知名的上海牌手表有“东方红”“和平”等。上海的顾客上海本土自己生产的手表非常青睐,手表一经面世,就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足见当时人们对国产手表的信心。

我家的老物件 这块 将军表 ,国内自主研发手表的代表(我家的老物件这块)(5)

手表的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之路十分艰辛,但同时也充满了斗志,无论是总理表还是将军表,都代表着一代又一代的爱表人雕琢仔细的工匠精神。曾经,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手表的自主生产定下底色,现在,像章先生这样的爱表人扛起工匠精神的大旗,认真对待每一块手表。时代虽在发展,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记者 / 宋晴

编辑 / 高磊

资料/ 上海市收藏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