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其生前有着富丽堂皇的寝宫,死后也要将其一同带去地下“极乐世界”,因为深入人心的丧葬文化,其墓葬规格更是惊为天人。那么现代技术都无法挖掘的秦始皇陵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秦始皇地宫十大未解之谜(秦始皇地宫究竟隐藏着哪些未解之谜)(1)

秦始皇地宫早在1962年就被考古学家发现,并且进行了全面的勘察,陵园的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这一消息震惊了中外。那么秦始皇地宫为什么不开掘,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丝毫进展。根据记载,秦始皇地宫里有上万吨水银制作的长江黄河,为了防止有人盗墓还设下了重重机关。这些究竟是真的还是古代的传言呢?

秦始皇陵位于临渭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选址于此和古人们的风水迷信是分不开的,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华山到华山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

而秦始皇地宫的具体位置,至今未能确定,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

秦始皇地宫十大未解之谜(秦始皇地宫究竟隐藏着哪些未解之谜)(2)

考古学家曾经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探测到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其中仅仅是墓室就达到了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而民间还曾传说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这条通道通向秦始皇地宫,科学家做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秦始皇地宫的发现已经有65年了,至今没有任何人对它进行过正式的发掘,而且作为它附属品中的极小一部分,即秦始皇陵的难以计数的陪葬坑之一,秦兵马俑已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更让人好奇秦始皇地宫里面是什么样子。

秦始皇地宫有多大?《汉旧仪》描述:“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地宫里有什么?《三秦记》说,“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珠,昼夜光明。”而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的地下考古勘察,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

在研究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封土中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这也印证了史料的记载。《史记》当中就描述了水银为海的奇观,“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当然我们提到《史记》主要是因为它是最早论述秦始皇地宫的文献,后来的不少文献当中也有对于水银为海的记载。比如《北堂书钞》当中的《礼仪部·冢墓》就有关于水银为海的记述,清代诗人袁枚的诗中也有着“水银为海卷身泻,依然鲍鱼之臭吹腥风。”

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怕参与修陵的工匠泄露地宫奥秘,“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为防后人盗掘,还在墓内“令匠作机弩氏,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从这一描述就可以看出,修建这座地下宫殿耗费的人力物力,而仅凭着人力修建出来的秦始皇地宫,隐藏的秘密显然不止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