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曾有一位相声作家叫刘宝轩,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情绪与健康》《打金枝》《逛新城》等相声作品,至今仍能唤起人们的回忆。

刘宝轩生于1947年,祖籍山东蓉城,小时候住在南市附近,特别爱听相声,尤其爱去联兴茶社,认识了那里的“掌穴”、第五代相声名家尹寿山先生。1963年,刘宝轩十六七岁时拜尹寿山先生为师。那时老尹爷正火,没时间管徒弟,就让刘宝轩去找二哥尹笑声。尹笑声代师传艺,刘宝轩说相声的能耐都是跟师哥学的。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1)

刘宝轩 右

上世纪70年代,刘宝轩在天津市河东文化馆、河西文化馆与王连发搭档说相声,俩人配合默契。王连发去世后,刘宝轩试过几个搭档,但都找不到感觉,于是淡出舞台,转向相声创作。

1979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谢铁骊执导相声电影《笑》。包括侯宝林、马三立在内的十几对相声演员参加拍摄。影片中,常宝霆、白全福表演了刘宝轩创作的新相声《一枝新花》,赢得行内外的交口称赞。刘宝轩也因此在业内渐渐有了一些影响力。

1984年,刘宝轩创作了《情绪与健康》,由马三立、王凤山合作表演。这段相声也成为马三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痔’不在年高”“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少一少”等经典包袱儿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2)

刘宝轩 右

因为这段相声,刘宝轩和马三立先生有过很多年的交往。马三立先生去世那天,刘宝轩正在河边钓鱼,半截儿就回来了,到家哇哇就哭。家里人都纳闷儿,怎么钓鱼还钓哭了?但不敢问。接着就听见他给尹笑声打电话:“马三爷没了……”尹笑声在电话另一头也哭了。

有行内人说过:“刘宝轩写的活有些演员拿不动,因为前边的范本太强了,演出他作品的都是大家,新人说得再好,也不容易突破。”1998年10月,中国曲艺牡丹奖相声大赛在石家庄市举行,天津曲艺界有五段相声入围决赛,其中刘晰宇、谢天顺表演的《钓猴》也是刘宝轩创作的。

刘宝轩写过很多相声,比如刘文亨、王文玉的《打金枝》《一家人》,高英培、孟繁贵的《鸟与人》《白事新办》《文痞》,常宝丰、王佩元的《逛新城》,以及《解套》《土地爷辞官》《警世传声》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贴近现实生活,又有浓郁的天津味儿,经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录播后,获得了同行的赞誉、观众的好评。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3)

刘宝轩

刘宝轩经常深夜创作,因为能静下心来。他一宿能抽三四盒烟,屋里烟雾弥漫,一开窗户呼呼往外冒烟。他脾气大,特别犟。写作非常枯燥,他对作品的要求又很高,删了改改了删,有时看他真着急,妻子劝他“这样不行”,他根本不听。

每次写完一个作品,他认为适合谁演,就去找谁。比如他写了《打金枝》,觉得这个段子适合刘文亨,就去找他商量:“我有个作品,你能拿得动吗?”刘文亨看了之后觉得可以,两个人又反复研究、反复修改,再上台轧活,下来再改,得改好几次。有的演员主动来找刘宝轩要活,他就根据演员的特点去创作、修改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南市食品街建成,刘宝轩写了一段相声——《逛新城》。他连着一个星期天天去食品街,每天一早骑自行车出门,一直待到晚上六七点钟才回家。他去采访管委会的工作人员,采访施工工人,采访商家,把食品街所有的东西都摸透了。这段作品由常宝丰、王佩元表演,刘宝轩特意为常宝丰加了“倒口”,每次演出都是“炸雷”的效果。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4)

尹笑声

那时候演出一般都是在大剧场,每段节目开始前,报幕员先上来,报演员、作品,还报作者的名字。刘宝轩写的作品首演时,他肯定会坐在台下。如果演出效果好,他就特别高兴,回家弄口酒喝,庆祝一下。虽说就是一二两,也没什么下酒菜,但一定得喝一口,高兴。

刘宝轩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干专业,可能也是造化弄人吧,几次机会都错过了。他特别顾家,高英培想帮他调到武警文工团去搞创作,但因为不能带家属,他放弃了。后来高先生又要帮他调到海政文工团,赶上我奶奶去世,又没去成。再后来,刘宝轩有机会可以去总政文工团,但他觉得儿子年纪太小需要照顾,还是放弃了。

他追求了一辈子相声艺术,直到生命后期还在坚持创作,有好的素材、好的包袱儿还是会去写,写完了锁在抽屉里。他的儿子刘晖准备整理一下父亲留下来的这些作品,办个专场,或者出本书,算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5)

刘晖 尹笑声

刘宝轩和尹笑声从小关系好,所以刘晖也是尹笑声两口子看着长大的,管他们喊“二大爷、二娘”。刘晖小时候想拜二大爷,但那段时间相声不景气,刘宝轩说:“我们俩都快没饭吃了,让你学相声,不是害你吗?”拜师的事也就搁置下来。

尹笑声先生2018年去世。他们老两口没有儿女,刘晖承担起照顾尹笑声遗孀的责任,和媳妇隔三差五就去看二娘。因为刘晖的二儿子喜欢相声,认头学相声、快板,参加比赛还得了大奖。用行话说,他是这行里的事儿。这也勾起了刘晖的心思,就跟二娘说:“想拜师。”二娘同意了,说:“师父没了,让师哥张乃林带师收徒吧。”

那天,快板书名家李少杰为刘晖主持了拜师仪式。引师、保师、代师分别为宋志强、常宝庆、田立禾。百余位相声同行莅临现场。尹笑声先生是“宝字辈”,刘晖拜师后,有人对他成为“文字辈”有质疑。其实相声圈代师收徒,也叫代拉师弟的情况很多。比如,常连安就是张寿臣带拉,成为焦德海的徒弟的。刘宝轩是尹寿山的弟子,所以刘晖天生就是“文字辈”。

尹笑声先生有六个徒弟:史福星、杨威、王香茗、孟维东、张乃林、刘晖。刘晖虽然入门最晚,但认识师父却是最早的,他和二娘开玩笑说:“按理说我应该是老大,因为我认识师父、师娘最早,到最后我却弄了个代拉。”虽是代拉,但了却了心愿,对长辈都有了一个交代。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6)

相声界现在活着的谁辈分最老(没说过相声也不是演员)(7)

刘晖拜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