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劳七伤往后瞧,是八段锦中的第四式,通过站立的同时稍微弯曲膝盖,配合脖子的左右缓慢的向后扭动,达到放松颈部肌肉的效果,起到预防颈椎病的主要作用。

颈椎斜扳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一字一句讲透八段锦)(1)

 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

动作一: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臂伸直,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然后上动不停。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略停;目视左斜后方。 动作二: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三:同动作一,惟左右相反。动作四:同动作二。

做三遍最后一动时,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颈椎斜扳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一字一句讲透八段锦)(2)

动作要领

 1.转头不转体,旋臂充分,转头用力适度,两臂于体侧抻拉拔长。

 2.动作二,成定势时,劲在夹脊,意气贯于指间。

 3.动作三,两掌收回按于胯旁时,两肩胛骨微外开,命门穴微后凸,脊柱竖直,保持头顶悬。

 本动作要点在于“向后瞧”时使整个脊柱产生螺旋的拧劲,一松一紧,交替进行。

 收功:两手手心相合,扣于小腹,安静数分钟,待身心完全平稳后方可活动。每次锻炼必须收功,否则效果不佳。

 呼吸:开始时可以自然呼吸,练至熟练后,可配合向后瞧时吸气,快转到极处时自然停止吸气,体会整个脊柱螺旋对拧而又有弹性余地的感觉,稍作停顿后,转正同时缓缓放松呼气。

 本式定势动作要求两臂随膝关节伸展而伸直,然后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部向后方转动,双目尽量注视斜后方。要完成好这一动,要求在转头同时旋臂,但不转动身体,身体只做轻微的上下升降运动;同时还要注意意念与动作的配合,在旋臂的同时意在刺激手三阴三阳经,后瞧转动颈部意在大椎,转肩意在内气从丹田上升至胸,劲达脊背及手掌指,蹲身时意在气沉丹田。这样才能使外形导引动作的升降开合与内气的升降出入相一致,内外相合,意气相随,达到通行血脉,濡养脏腑的锻炼效果。

 五劳七伤指的是什么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脏受损。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由于精神活动持久地过度强烈紧张,造成神经机能紊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该式动作实际上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尤其是腰、头颈、眼球等的运动。由于头颈的反复拧转运动加强了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增强和改善其功能。此式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练习时要精神愉快,面带笑容,乐自心田生,笑自心内,只有这样配合动作,才能起到对五劳七伤的防治。另外,此式不宜只做头颈部的拧转,要整条脊柱甚至两大腿也参与拧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五脏的健壮,对改善静脉血的回流有更大的效果。

综观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功法动作及要领要求,首先可发现,往后瞧的转头动作能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得到舒、缩运动,可有效刺激颈部大椎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心、肝、脾、肺、肾、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俞穴;其次是往后瞧的转头动作配合两臂向外充分旋转,能使脊柱微微成反弓活动,及使胸腹向上伸展,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脏腑。而由经络知识可知,这样动作能有效刺激身前的任脉、冲脉、身后的督脉和环绕于腰腹的带脉。由此可见,通过本式动作导引,使奇经八脉不断受到松与紧的交替刺激,进而起到调节十二经脉及周身阴阳作用,从而调和脏腑器官的气血运行,起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该动作从歌诀来看,直接针对各种虚劳疾病进行锻炼。通过八段锦前三个动作的锻炼,在将肩周的气血疏通开的基础上,通过本动作的锻炼,进一步把颈椎周围筋肉通过松紧交替的锻炼,将之梳理正常。

 该动作还能较好地刺激、疏通颈部大椎穴,该穴位于人体督脉第七颈椎下,手三阳走头,足三阳走足,皆行于颈而会于大椎,故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共七条阳脉的会穴。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颈项为其根基,其对大脑的供氧供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椎穴对头部的有关疾病、情志疾病及人体寒热有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往后瞧”从调节颈椎入手使身心同时得到调整,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对“五劳七伤”各种虚损型疾病的恢复均有所助益。

 该动作锻炼得法,还可体会到整条脊柱有一种螺旋的拧劲,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节节贯穿,通过有序的松紧交替,使骨节与骨节之间松开,进一步气血畅通后,沿脊柱两侧的经筋肌肉松柔而有韧性,可体会脱骨的感觉,这时候整条脊背感觉气脉通畅,元神清醒,眼睛明亮,举手投足之间轻盈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