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地区常常听人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过了小满,麦田里的麦穗在阳光下,笑弯了腰,正是这个时节小麦将要收割了,也就到了颗粒归仓的时候,那时眼里就只有饱满的麦粒,与丰收的喜悦。此时也到了新的小麦面粉上市的季节,这个时节陕西人大都喜欢做一顿美味的面食,来表达对收获的喜悦之情。
陕西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面食代表,今天,小编给你介绍一下铜川的这碗“面”。
咸汤面
耀县人经常说:不吃咸汤面,不算到耀县。一碗热乎乎咸汤面,是一碗带有耀县记忆的面,据说咸汤面清朝末年就开始有了,这么一想这碗面也是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咸汤面属于那种第一次吃不觉得多么惊艳,后面越吃越好吃,越吃越想吃,面的灵魂在于汤,汤里面有丁香、八角、桂皮、小香、当归、生姜等十多种调料,调料煮好以后与面汤混合,吃的时候只需要浇上热汤,再倒出,反复几次倒出之后再浇热汤,放上韭菜、白豆腐、油豆腐丝、油泼辣子,吃起来撩咋咧。
早上经常吃咸汤面还可以起到暖胃活血的功效。也许这也是大家喜欢吃的原因之一吧。
小丘刀剺
刀剺面的“剺”与“犁”同音,因为面条是一刀刀像农民犁地一样“犁”出来的,因此也有写成“刀犁面”的。小丘刀剺面则是耀州区小丘镇农村一种独有的传统面食和招牌美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手工擀制的小丘刀剺面因细长、筋道、吃起来爽滑、有嚼劲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风靡耀州城。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传承,它又承载着众多浓浓的乡情。刀嫠面讲究巧妇擀面,“擀成纸,用擀面杖作尺子一刀刀“犁”出面条,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挑不断”。做饭时,前锅下面,后锅煎汤,臊子为荤,酸汤为素,佐料不同,风味各异。农家长面,具有薄、细、长、筋、光、煎、酸、辣、香的特点。细长面浇汤,宽面干调。刀剺面的臊子,是切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白菜、菠菜、红萝卜、土豆、豆腐之类。菜炒好后,再放葱花、干辣椒和醋,可将薄薄的鸡蛋饼切成小菱形块儿放入,最后再放进提前炒好的小肉丁。这样,臊子味道香辣咸香,汤头味道也非常浓郁。
窝窝面
窝窝面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那时,耀县城内恒盛饭馆大师傅田丰科是位烹调高手。一日店内客少无事,他突发奇想:用鸡蛋和好面,擀切成小方丁,然后用筷头顶住面丁从拳心穿过,面丁便呈窝窝头状,再配上蘑菇、肉丝、木耳等佐料,烩煮成面。拿出让食客品尝,大家一致赞不绝口,这便是原始的“窝窝面”。
看着饱满而丰厚的窝窝面。浓郁的汤汁中,星星点点的杏仁、鸡蛋、肉末、青菜,慢慢搅拌,香气扑鼻而来......
宜君耳朵套
耳朵套,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相传家家户户都会做,冬天天气冷冻耳朵,吃了耳朵套就不会冻了,它是由面食做成,有荞面白面两种。
荞麦面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特色面食,宜君地处关中通往陕北的咽喉地带,自然而然地生产荞麦。宜君耳朵套就是以荞麦面为主的宜君当地美食,近几年来,成了宜君乃至外地人就餐时的首选,因其工序简便、滑爽可口、味香纯正、回味无穷深得人们的青睐。
荞面耳朵套具体做法是:荞面、少量的麦面,和面、揉面、醒面,然后继续揉搓,面就十分光滑,顺溜了。用手揪一小块面团,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出形状像耳朵一样的荞面来,下锅煮十多分钟之后,把耳朵套捞出、晾好。可以做成浇汁、油泼、清炒。
介绍了这么多美味的铜川特色面食,总有一款适合你的胃。不妨趁着周末来一趟铜川吧,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来一个惬意的短途出行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