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商量,是一个汉语双音节词,现在经常用到。

  汉语双音节词,有并列式(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语素并列)、偏正式(前一个语素起修饰后一个语素)、支配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补充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陈述式又称主谓式(前一个语素是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语素是陈述的内容)等等。商量这个双音节词,属于并列式。

  在远古时期,当人们开始初步社会分工时,不同物品进行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比如,陶工负责制作各种陶器,玉工制作各种玉器,他们不生产粮食,但却要吃粮食,于是他们用陶器、玉器换取农民手里的粮食,这就是易货贸易。易货贸易也需要衡量器。比如,一个陶罐换几布袋米。这使得人们必须创造出称量物品的衡量器。

  华夏先民,不但创造出衡量器,而且还根据衡量器创造出了相应的文字,其中,就有商字和量字。

  1.商字

  商字甲骨文字形是一个有提梁、横梁、横梁两端各有一个等重石权。称量物件重量时,用一根木棍穿过提梁,由二人抬此木棍,去掉一端石权,用来悬挂要称重的物件,当横梁达到平衡时,就可以知道物件的重量。石权由权威机构(王权)确定重量,并由一组重量不等的石权组成,以便称量不同重量的物件。

说文解字所收字数(简说汉字商与量)(1)

商字甲骨文字形

说文解字所收字数(简说汉字商与量)(2)

  2.量字

  量字,甲骨文字形是布袋里有米粒的样子,本义测定物件的体积,或测定体积的工具,即量器。

说文解字所收字数(简说汉字商与量)(3)

量字演变

说文解字所收字数(简说汉字商与量)(4)

量器

  就是说,商是衡器,量是量器,都是度量的工具,也是物品交换必备的用具。

  人们在易货贸易时,需要讨价还价,既要有共同认可的衡量器,还要继续口头交换意见,沟通协商,讨价还价。经过商字和量字的不断使用,最后就把商字和量字这样的组合固定下来,这就是双音节词“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