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明兰有个贴心好闺蜜——余嫣然。

这余嫣然是当朝太师的孙女,还是个嫡女,身份自然要比明兰高贵。能跟明兰做朋友,一来是因为盛家祖母跟余老太太交好,二来是因为两个女孩子同病相怜。

明兰是失了生母被祖母收养的,嫣然虽为正室嫡女,但母亲过世后,父亲续弦又娶,继母容不下她,便只能投身到祖父祖母这里。

两个女孩虽地位悬殊,却身世相同,都是不被家里疼爱看中的孩子,同病相怜的身世,让她们成为了好闺蜜。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1)

虽然两个孩子都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可怜娃,可是性格却大不相同。

明兰有见识有谋虑,嫣然则是胆小怕事,遇见困难除了哭求啥也不会。

为什么两个姑娘的性格差异如此之大?同样是祖母,余老太太和盛老太太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不同。

1,

大年初二,嫣然跟随余老太太到盛家拜年,恰巧同来的齐国公小公爷起身时落了贴身的帕子在座位上,被心仪小公爷的墨兰捡了去。

后来小公爷大肆宣扬要寻找,墨兰见留不住了,就偷偷把帕子塞进了女使素琴的身上。

素琴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多了条帕子,自然是被大娘子很快发现了,还被毒打了一顿。

明兰和嫣然经过门口听到大娘子在责罚素琴,嫣然一直称赞大娘子好手段,这一下子便找出来小贼了。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2)

明兰却觉得事有蹊跷,若为钱财不应该偷帕子这等不值钱的东西,若是贪恋小公爷就应该把帕子藏好不会轻易被发现,所以她肯定是被栽赃的。

分析得有理有据,连小公爷都佩服。

面对同一件事情,嫣然只看到了表面就直接下定论,而明兰却能透过现象去分析是否合理,去想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两个人的不同之处。

余嫣然也是从小失了母亲,被祖母一手带大的,祖母念她可怜一直都是宠爱有加,但却没有教她遇人遇事该如何判断的本领。

明兰虽表面弱小,靠隐忍度日,但骨子里却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而且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被问题困扰。

金明池边马球会上,嫣然看到作为彩头的簪子是自己母亲遗物,便想着要通过赢了马球赛拿回来。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3)

但同父异母的嫣红也看上了这个簪子,她便哭求嫣红若是赢了这场马球赛,就把簪子让给她,可是嫣红当即甩给他一个镯子说,缺首饰就拿着,这个簪子她要定了。

嫣然的眼泪并没有博得嫣红的怜悯,反而引来她的嘲笑讥讽。

嫣红本也无意那个簪子,只是想着赢个彩头好玩,但看到嫣然哭着求她时,却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那个簪子。

须知在困难和恶人面前,哭和示弱都是没有用的,它只会让别人更加看轻你。

顾廷烨在跟嫣然提亲时,外室朱曼娘到余府门前哭闹,余老太太被气得吐血,嫣然更是一个劲儿地哭,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若不是明兰赶过去帮她出头,她怕是要被曼娘生吞活剥了。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4)

余嫣然身份比明兰尊贵,出身比明兰好,可为什么会活得如此憋屈。

同样是祖母带孙女,明兰比嫣然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都说女儿要富养,比起嫣然娇滴滴的金贵,明兰才是真正被祖母富养长大的孩子。

2,

明兰失去亲娘后被祖母领到寿安堂抚养,祖母虽怜惜她孤苦伶仃,但从来没有过分宠爱高抬她。

读书识字要学,记账管家要学,女工绣花也要学,平日里还会让她亲自下厨做饭食。

相比之下,如兰有大娘子宠着,恨不得吃饭都不用自己动手,墨兰也有林小娘娇惯着,平日里除了吟诗作赋,品茶插花,根本就不用去考虑女工的事情。

在她们看来这些都是下人才回去做的事情,而她们生来就是主人家。

祖母不但自己把明兰教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从宫里请来嬷嬷教孙女们学习礼仪。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5)

反正,但凡她觉得用得上的,无论简单困难,她都要求明兰去学去练。

反观余老太太养护嫣然真的跟明兰大有不同。

余嫣然出身显赫,虽然父亲只是个侍郎,但祖父却是一代首辅,清誉满天下。

奈何晴娘走得早,父亲续弦娶的后妈又不容她,还生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哪里还有人去管她的死活,嫣然只能跟着祖父祖母过日子。

祖母余老太太可怜她的身世,每日也是当宝贝一样宠爱着她。

可是余老太太是个过顺当日子的人,有好的出身,又碰上了个好丈夫,一生只娶她一个,连个歪心思都没有,一心一意跟原配妻子到白头。

所以对于后院内宅的尔虞我诈,余老太太不懂不会,可以说毫无任何战斗力。

她一个过惯了顺当日子的人,能教嫣然什么呢?

无非是做个品性端庄,举止娴雅的大家闺秀,她在帮嫣然寻一门好亲事,想着嫣然也能跟她一样过顺当的日子。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6)

所以嫣然才会遇事只看表面,从不深层剖析。没有内宅斗争经验,也无人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她才会被曼娘逼得手足无措。

自己没本事,再加上亲爹又不待见她,恨不得拿她去换富贵换钱财,就算现在由祖父祖母护着,但凡以后老人家不在了,她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3,

余老太太为什么会把嫣然养成了软性子?就在于自己想时时处处都护着她,不让她自己锻炼自己成长。

在曼娘到余府闹时,老太太都气得在床上喘不过气了,看着宝贝孙女哭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时,还要强行起身要把曼娘轰出去。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7)

她从未想过要嫣然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盛家老太太则不一样,她虽然疼爱孙女,却也忍心强行把她推出去。

明兰跟祖母窝在寿安堂住的时候,祖孙俩每日都很快活,可是当出现了合适的契机时,祖母立马提出让明兰独立出去,自己立个院子,甚至担起了管家的责任。

她明知道这样明兰会遭到王氏和林小娘的嫉恨和算计,明兰会受委屈,但还是咬着牙把她赶出去。

女儿长大了总是要独立的,她要明兰自己去应对王氏和林小娘,小事都是明兰自己解决,关键时刻,她才会有所行动。

她教了明兰那么多,也想让明兰去练练手,须知温室养出的花朵不经历风雨,哪能安然存活于世间。

如果连盛家的这两个内宅妇人都斗不过,那将来嫁到婆家,遇到个不好相处的,日子可咋过。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8)

明兰出身不好,没有投个好胎,本身就已经失了先机,若是以后再不走运嫁到不好,自己要是没本事,怕是这辈子就完了。

祖母带着明兰回宥阳老家喝喜酒,碰上了泼皮孙秀才和淑兰闹离婚的事情。

这事儿要摊在余老太太身上,她指定让明兰在屋里躲得远远的,不让她见到这些腌臜事儿。

可是盛家祖母特意叫丫鬟去屋里请明兰出来,说是让她会一会“人间的财狼”

在明兰主动插手给淑兰出主意时,她虽然表面上骂她,心底里却很高兴,自己教的孙女是个有谋略的,以后无论嫁到哪家,在后宅至少能保护自己了。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9)

4,

祖母虽然把明兰往无敌圣斗士方面去培养,却一心想给她找个家世简单的婆家,性格敦厚的丈夫,她也想让明兰舒舒服服地过完这一生。

富养女儿一定要教会她生存技能,谁都想孩子一生平安顺遂,但人生都会有个万一,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过好生活。

每日只会娇滴滴地等着别人怜悯,怕是再好的感情,再疼爱你的人,都会被时间消磨了。

祖母那么看好的贺弘文,临近定亲了还除了曹锦绣的事情,可见这世间哪有什么一生坦途。

女儿家要自保,强大自己才是王道。

知否老太太帮明兰整小妾(知否同样是祖母养孙)(10)

真正的富养女儿,并不是宠着护着,让她不为俗事所累,而是要在自己能保护她安全的时候让她多经历多锻炼,不断充实和强大自己。

毕竟,在自己身边锻炼时你还能控制着不让她受大的伤害,若是没修炼到半分能耐,等她自己去独立面对社会,自己处理事情时,就会摔大跟头。

你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就不要把她养废了。

没有边界的过度宠爱,不是富养,是毒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