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春天温差较大,加衣、脱衣不及时,“感冒”就有可能造访。在当下,外出就诊相对不方便。另外,对于流行性感冒来说,吃药对缩短病程作用似乎并不明显,许多药物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很多人就想通过饮食调理来治愈感冒。

那么,常见的感冒、咳嗽等轻微病症是否要就医?饮食角度该如何预防感冒?又有哪些食品能缓解感冒症状?

排除新冠后普通感冒居家休养即可

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病毒与细菌也渐渐活跃起来,一不留神感冒就会找上门,尤其以婴幼儿、年老体弱者等,体质差的人群为主,因此,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朝阳医院急诊科常务副主任梅雪曾公开建议,当前只要是出现发热症状,就要及时就医,发热门诊会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如需就诊,一定要佩戴口罩,其次要勤洗手勤消毒,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另一方面,梅雪也表示,如果能确定是普通感冒完全可以自备一些药品,或多喝水,多休息,症状就会消散。当出现浑身疼,低烧、咳嗽、嗓子疼等症状,如果有明确的诱因,比如衣服穿得少,去过室外温度低的地方等。在这些情况下,往往都是普通的感冒着凉,可以自己在家多喝水多休息。多泡脚,喝姜糖水也不失为好方法,也可以喝感冒冲剂等解热去毒的中药,不舒服的症状及时退散就不必去医院就诊。

感冒吃什么会加重感冒(饮食角度如何缓解感冒)(1)

补充维生素C预防感冒靠谱吗?

流感高发季,吃上几片维生素C,已经是不少人的常规操作,但又有一些声音说,维生素C根本不能预防感冒。

事实上,病毒感染是一种“应激”,为了支持免疫系统和应激反应,身体的确需要消耗更多的维生素C。有些人身体里有足够的维生素C储备,也许并不需要额外大量补充;但另一些人可能储备不足,或日常摄取不够,或因为压力和疲劳日常损耗较大,补充一些维生素C会有一定益处。

虽然对于服用大量维生素C补充剂预防感冒的事,科学界还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天然食物,仍然是一个靠谱的忠告。新鲜的蔬菜水果不但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其他的抗氧化物质,对增强免疫能力,抗击和预防感冒都是有好处的。

感冒期间吃点什么好?

关于感冒的饮食讲究,许多朋友都听过。不过究竟哪些有科学依据?哪些又是谣言呢?

清淡的鸡汤可以缓解感冒。不少长辈认为感冒不能喝鸡汤,鸡汤会导致病情加重。事实上,鸡汤可以缓解感冒期间胸部和头部的流感症状,抑制人体内的炎症以及黏液的过量产生,还有助于减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咙的疼痛感,咳嗽的次数也会相对减少。

虽然煮汤的时候,鸡肉中的蛋白质只有很小一部分进入鸡汤,但可溶性含氮物如氨基酸、小肽、肌酸、肉碱、肌醇等物质溶出比较多,它们容易消化吸收,不会增加人体负担。其中还溶出了鸡肉中的钾元素和多种B族维生素。再说,热乎乎的汤有利改善鼻咽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减轻喉咙痛,还能帮助身体补充大量的水分。

需要提醒的是,鸡汤要清淡,尽量不放盐或者少放盐,盐太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此外,多余的脂肪并无帮助,可以把表面的油撇掉再喝。

感冒吃什么会加重感冒(饮食角度如何缓解感冒)(2)

感冒时应注意少量多次喝水。多喝水,也是从小到大听到的“感冒小锦囊”之一,很多人都听烦了“喝杯热水吧”这个陈词滥调的说辞。实际上,多喝水其实是有道理的。

多喝水能加速新陈代谢,使尿量增加,加快代谢废物的排出;多喝水能增加汗液的蒸发,增加小便的排泄散热,使体温降低,有利于缓解发热症状;多喝水能补充因呕吐、腹泻、发热而造成的水分消耗,或因为进食较少造成的液体不足,从而利于身体恢复;多喝水能保持口腔、鼻黏膜的湿润,缓解感冒带来的不适症状。所以,感冒时要保持身体一直处于“水合”状态。要多次少量喝水,既能保持身体电解质的平衡,又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如果喝白水觉得实在没什么味道,喝点温热的淡红茶、淡柠檬水、很淡的热汤、稀的小米粥汤等,作为补充水分的来源,都是不错的选择。

(稿件综合自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