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从2022年开始,各地在现有服务水平基础上,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满意度达到85%左右。
5年前,一则关于“中国超过5亿人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的报道,曾引发社会对“家庭医生”的高度关注,部分网友表示自己对家庭医生接触甚少。这次《指导意见》提出了更高目标,人们却显得较为“平静”。
5年间,家庭医生是如何变得“真香”的?
北京市某医院推出互联网医院,患者足不出户可在线续方。越玥摄
家庭医生“真香”
“我妻子的产后复查和给小孩打疫苗都是在社区医院完成的。”家住某四线城市的包先生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以前没意识到家庭医生的重要性,妻子怀孕后,真的是每一步都是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的。最近,我也去社区医院签了家庭医生。
和包先生一样,很多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看法,都在和家庭医生的接触中发生改变。如果说,家庭医生对“有娃”一族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对患有慢性病的家庭来说,家庭医生就是“雪中送炭”。
65岁的郑先生长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家庭医生的重要性,他有着切实的体会:“我这病急也急不得,经常去医院费时费力不说,疫情防控期间也不安全。简单的检查和档案全靠家庭医生了。身上不舒服了,也能及时和医生沟通,他对我非常了解,还能对我的健康情况进行管理。现在,定期去医院复诊,也是通过他们的绿色通道进行预约。”
“对患者系统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是家庭医生吸引社区居民签约的关键吸引力。”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红对记者表示,除了慢性病人群和老年人积极签约家庭医生之外,就是0—6岁的儿童和他的家长们。
记者了解到,这部分家长迫切希望了解到儿童的养护知识和疫苗的接种提醒等医疗服务。对那些暂时不想签约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居民,不论是否签约,社区的家庭医生们一般也会定期向他们推送相关的健康信息。
在较为成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推动下, 家庭医生签约率呈现了积极发展态势。人们对家庭医生的重要性上,也开始有了新的认知。
1名家庭医生至少覆盖几百户家庭
提起家庭医生,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它从陌生变成了熟悉。
在国际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都开展了有自身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例如,英国的自雇制全科医生更是实现了仅用较少的医疗经费,就解决了国民90%左右的就医需求。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家庭医生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或乡村医生担任,一般1名医生往往要为几百户家庭,上千人提供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他们和欧盟传统意义上的私人医生不一样,他们像是一个私人健康规划团队。
根据国际经验,当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相较于医疗,居民对疾病的防控需求更高。
“通俗点说,家庭医生就是尽可能地让自己辖区的居民能更有健康质量的生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健康管理。我国的家庭医生也开始根据国情开发特色,例如,很多人多病共存,每天服用的药物既多且杂,各种药物的组合禁忌就需要咨询药师。因此很多家庭医生团队中就开始配备药师。”王红说。
能否“治大病”应该是家庭医生的评价准则吗?
“我对社区医院的信服度不高,去家庭医生那看病总觉得没有安全感。”家住中部地区的熊女士对记者表达了她对家庭医生的顾虑。
生活中,持熊女士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不过,家庭医生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定位主要不是医治疑难杂症,而是在基层承担并提供着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在家庭医生服务的推广过程中,各地都面临着一个相似的困境,群众依然简单的将所有医院当成了“治病”的地方,把能不能“治大病”当成评判所有医生的唯一标准。
面对这一争议,患者郑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家庭医生是让你更健康的,不是给你做手术的。”郑先生在向身边的老伙伴们推荐家庭医生时,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尽管定位不同,但是无论是医生还是家庭医生,其个人的业务能力都是让群众信服的唯一标准,毕竟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面对家庭医生推广中面临的信任困难,王红解释说,如果这个家庭医生只会开药,那对于居民来说签不签家庭医生就无所谓了,很多药物网上都能买。一个合格的家庭医生必须为每一个签约者做好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规划。
“只有家庭医生足够专业,才能吸引居民,让居民更愿意接受你的健康管理。”王红说。
■中国城市报记者:刘天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