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本空亦不可得(正为解脱受想行)(1)

所有的生命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基于感官功能,众生体验到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感,并在这些体验中感受到愉悦或是痛苦。尽可能地获得愉悦体验并规避痛苦体验,这便是趋利避害的表现。

避害,即避免痛苦,不论是心理的痛苦还是肉体的痛苦。人们对肉体的痛苦比较熟悉,像是疾病中最常见的感冒,便是让人觉得很是难受的体验。以至于在感冒的时候,人们往往回忆着不感冒的时候身体是多么舒适。再严重一些的疾病,譬如癌症,有时候会将患者折磨到产生自己结束生命的念头,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念头呢?因为病痛实在剧烈难忍,患者会想,「如何能够终止这种疼痛?如果药物不能、手术不能,那么死亡是否能够终止它?如果死亡能够终止这种疼痛,我宁可选择死亡。」这就是一个长久遭受严重癌症病痛折磨的患者之所以可能会选择自行终止生命的逻辑。这个逻辑在形式上是成立的,但是这种逻辑背后透露出对于生命运作的无知。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很清楚地知道一个生命在死亡后将发生的事,那么他将不会轻易地选择自行终止生命。人们以为自杀之后,一切活着时需要遭受的痛苦便结束了,然而情况是,轮回这个游戏,哪是能够通过自杀就轻易退出的呢。

人们想要避开肉体的痛苦,所以一些人会留意身体的保养保健,当然,也有一些人则疏忽于这么做。除了肉体的痛苦,人们还会不断体验到心理的痛苦,或者说精神层面的痛苦。譬如抑郁症。我的朋友中有抑郁症患者。他们会呈现出持续性地低落与消沉,不论我如何鼓励与安慰他们,他们都依旧难以完全克服负面的情绪。他们的身体或许康健有力,但是心智却处于常人难以查知的束缚之中。

肉体的病痛,之所以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乃是因为我们在轮回之中很多的过去世做过伤害其它生命的事,且主要是伤害其肉体。譬如说,我们的佛陀在生命的最后若干年遭受到剧烈的背痛,究其缘故,乃是在佛陀的过去某一世身为一个摔跤手,在一场摔跤比赛中将对手的脊椎折断了。由于这不善业在佛陀这一世成熟,于是呈现出了强烈背痛的不善果报。同样地,我们自己或是身边的人们,会遭受很多不同种类的病痛,这些病痛都是「果」,而它们的「因」都是各自在过去世所做的各种伤害其它众生的不善行为。

心理的痛苦,则源自于我们在过去世对他人的精神折磨。你可能没有动手打对方,没有让对方的肉体遭受疼痛,但是你却费尽心机让对方遭受心理的苦痛。所有我们当下遭受到的痛苦都是「果」,它们都必定有着各自的「因」。

的确,有些人今生很善良,不论其出生或贫或富,却有着一颗良善仁慈的。人们在情感上都会偏向于赞叹其品德。然后有一天,这样一位善人遭受了巨大的灾祸,譬如突患绝症、突遭歹徒残害。人们会怎么评价这位善人的遭遇呢?「老天真是不长眼啊!这么好的一个人,行了这么多善事,什么歹事都没干过,怎么会遭了这种事。倒是那些个无恶不作的家伙,却是平平安安的。」一个「因」要结出「果」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就像一颗「种子」并非立刻就能结出「果实」,而需要具足土壤、水分、阳光等条件才可以。同样地,这位善人在其今生的确没有做过什么严重的恶事,且还做了很多善事,但是他还是遭遇了灾祸,这灾祸是「果」,其「因」并非在今生造下,乃是在其过去世。人们因为无法清晰地查知「因果」的关系,所以会认为这位善人是平白无故遭了恶报,殊不知没有什么是平白无故发生的。而那些今生不断造恶的人们,之所以当下能够过得颇为舒适,乃是因为今生舒适的生活是「果」,其「因」是他们过去世所积累的善行。由于过去世造下了善行,于是今生能够享受到舒适的生活。但是,他们今生所做的恶行,又会成为新的「因」,使得他们在未来世条件成熟的时候遭受到痛苦的「果」。人们应当对「因果法则」有正确的认识:「因」需要一段时间满足全部的条件才能结出「果」,这个「一段时间」有时候非常漫长,漫长到需要一世或是好多世。

趋利,即是趋向于有利,追求好的体验、愉悦的体验。绝大多数的人们追逐的是「感官欲乐」,也就是满足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所能识知的体验。盲人不能享受光影带来的快乐体验,耳聋者不能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闻不知香、尝不知味、或是身体的某些部位麻木无感,这都使得一些感官之乐无法被体验到。然而,诸根健全的人,即眼、耳、鼻、舌、身都健全的人,如果他们有因缘接触到相应的所缘,他们则能够获得对应的体验。所以很明显的,天生有生理残疾的人士,和天生诸根健全的人士,这两者相比较,前者的遭遇即是一种不善业的结果,他们不论在今生如何努力,都不能获得某个感官所对应的体验。而诸根健全的人之所以没有残疾,则是一种善业的果报,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诸根对应的体验。

诸根健全的人,可以选择追逐感官欲乐,即做一系列的事以产生感官之乐,也可以训练自己超越感官之乐,而培育禅定,以体验禅定之乐。诚如你所见,全人类中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追逐感官欲乐的俗家生活,而并没有多少人选择摒弃感官欲乐而致力于培育禅定之乐的出家生活。人们对感官欲乐太熟悉了,好看的好听的好闻的好吃的摸着舒服的,这就是当今社会越发向着更极致的物质享受进发的原因。人们想要获得更强烈的感官欲乐。而禅定之乐则并非那么容易能够体验到的,其需要在远离感官欲乐的基础上才能生发。有一些在家禅修者,只是住到禅修道场中几天,就开始萌生回家的念头,他们想着「还是家里好啊,有美食、有网络,洗洗热水澡,听听流行乐」,人们的心已然习惯于陶醉在感官欲乐之中。

这就像一种「瘾」,一种对于感官欲乐的「瘾」。我收到几封同龄人的来信,他们提到一个相同的课题,关于「手淫」。不论是发生性行为还是手淫,这两种行为的背后有着相同的驱动力,那就是对于感官欲乐的渴望。通过对眼和身的刺激,而获得感官欲乐。有一个启发,那就是不要碰毒品。你要知道,性快感和毒品带来的快感相比,后者的冲击力要大得多。一个人尚且难以克制自己对于性快感的贪爱,那么对于毒品带来的快感,基本上来说也没有抵抗的胜算。

佛陀给在家人制定的五戒有两套,一套是在家五戒,一套是梵行五戒,其区别只在第三条。在家五戒的第三条是:离欲邪行,即可以与合适的对象进行性行为,但是不与不合适的对象进行性行为;而梵行五戒的第三条则是:离非梵行,即杜绝任何形式的性行为。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受持在家五戒或是梵行五戒。

之前有一个朋友问我,「如果所有人都出家去了,人类不就没有新一代了?」对此的回答很简单,这个「如果」不成立,不要低估了人们对于感官欲乐的贪爱执着,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善巧地引导自己的心越过对于感官欲乐的贪爱。这也就使得,不会所有人都能够安住于出家的状态。关于这一点,你问问自己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