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小的公务员,成长为一名著作等身的高产作家、著名的社会学家,主要得益于他发明了一种神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这就是今天要向小伙伴们隆重推介的“卢曼卡片笔记法”。
我们为什么会“读死书”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一度时间我曾为如何读书而倍感焦虑。
我的读书效率不高,往往是读了一本书,开始还有点触动,过不多久就忘了。这个样子读书,就像猴子搬包谷一样,搬一个丢一个,不等于白读吗?我多么希望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如果读过一本书,能将其中的80%,至少是50%的知识化归己有,那于我的学习会有多么大的提高啊!
我以为是自己太笨,曾就这个问题问过身边的人,没想到许多同事和朋友也受此困扰。有朋友宽慰我:“读过的书,你以为忘了,其实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是的,读书肯定有这样潜在的作用,但其实我们都不满足于这样的效果,希望读书能够明显地改变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后来我发现,读书效率不高困扰着许多国人,与我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台下听,老师只管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只要能够答对题、考高分就OK,学校培养了许多“书呆子”人才。
更为有害的是,这样的教学让我们养成了“读死书”的习惯。上大学时,有的同学经常旷课,成天打游戏、泡网吧,期末考试时熬两个夜工,抄来别人的笔记死记硬背一通,考试也能过关。但如此读书,考过也就忘了,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正是这种从小到大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养成了“读死书”的习惯,只记死知识,不爱动脑筋,工作缺乏创新,我想这是学习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至圣先师孔子早就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不经过思考是学不到真东西的,只是我们把老祖宗的教诲当成了耳边风。
学习伴随人的一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利器。再往上拔高一点,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甚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民族复兴的大事。
毛泽东同志前学历并不高,但他有个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细加批阅,直到把一本书读薄、读透、读烂,真正把书本知识消化为自己的东西,以至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反观我们读书,一本书读完还崭新如初,表面上是爱惜书籍,实际上是不会读书,我想这也是我们学习不好、创新不强、成就不大的重要原因。
“读死书”终究会“读书死”,不讲学习方法殆害不浅。我想改变“读死书”的习惯,也试过一些学习方法,什么一页纸法、九宫格法、思维导图法、PQ4R法等,但都没有成功。这不单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太顽固,还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直到我遇见了尼克拉斯·卢曼,学习了卢曼卡片笔记法。
卢曼为何许人也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是德国一个啤酒师的儿子,他最初的职业不过是一名小公务员,后来却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卢曼的最大成就是发展了社会系统论,他主张把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全部纳入到一种的理论框架去解释,主要著作有《社会的社会》 、《社会的艺术》、《社会的法律》等。卢曼还是一名高产作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写了58本书,还有数百篇论文。
从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成长为一名大社会学家,卢曼是如何做到的呢?全在于他爱读书,并且很会读书。
卢曼热爱读书,读书时喜欢随手记录、批阅,但他发现这样读书尽管记了不少笔记,但记下的都是死知识,实际用途并不大。于是,卢曼琢磨着改进读书方法,不断地优化笔记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他创造了卡片笔记阅读法。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就是将读书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想法记录成卡片,分类存放在一个卡片盒里,并不断对卡片进行整理优化,使卡片盒成为一个系统化的信息仓库。这个信息仓库不仅积聚存储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还能方便地跟踪、链接、提取信息,从而提升了他的认识,拓宽了他的思维,让卢曼的研究和写作变得简单化、流程化、高效化。
卢曼写作的论文引起了当时德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舍尔斯基的关注,舍尔斯基推荐他到大学任教,但卢曼学历不够,没有任大学教授的资格。为了达到任职要求,卢曼运用卡片笔记学习法,用一年的时间攻读了博士学位,用5个月完成了特许任教资格论文,正式获聘比勒菲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进入大学后,卢曼继续运用卡片笔记法,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经常受邀公开演讲,出版了多部社会学巨著,成为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
卡片笔记写作法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工具呢?德国作家申克·阿伦斯研究了卢曼的学习方法,写出了《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系统介绍了卢曼的阅读、思考、写作工作流程。
1.用卡片做笔记
卢曼做读书笔记不用笔记本,而是用A6纸。他在A6纸的一面写上书名,以及书中的页码、参考书目等,在另一面写上笔记内容,一张卡片一个内容,形成一张张笔记卡片。卢曼的读书笔记也不是简单地摘抄文献,而是注重将阅读中有价值的信息、或是触动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话复述并记录下来。这样记录有利于验证和反馈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2.对笔记进行分类
卢曼从笔记的内容和存放角度,将读书笔记分为四类:
一是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闪念笔记主要用来收集阅读中让你心有所感的知识点,或是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想法与灵感等。闪念笔记不一定非得做成卡片,随手抓张纸片记下即可,重要的是及时记录,防止灵感一闪即逝;也不用刻意思考,无需讲究文采,只要准确记录观点即可。事后要及时对闪念笔记进行回顾、思考与整理,将其转化为可作写作素材的永久笔记。
二是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文献笔记相对闪念笔记要正规一些,一般要用卡片记录,并记下内容的来源和出处。文献笔记与传统笔记也有所不同,不是简单地摘录文献,而是在真正理解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原文,也可记录自己的一些延伸思考。需要说明的是,文献笔记转述原文不是要随意改变原来的意思,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原意。这样记录要求真正理解原文,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述原意,否则即使是复制引用原文,其含义也会因为上下文的剥离而可能改变。
三是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阅读整理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对笔记内容进行筛选和深度思考,重点看它们与你思考的问题、研究的项目,以及感兴趣的内容有何关联,进一步记录下你的衍生想法、观点和评论。永久笔记要标好来源和参考书目等,便于后续检索与调用,放入卡片盒永久保存。
四是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项目笔记是围绕一个特定研究项目,收集保存相关的笔记,项目完成后即可舍弃或存档备查。
3.对笔记进行整理
卢曼要经常性地整理笔记卡片,主要是进行筛选、编号、归类,还要进行一些新的思考和记录。而我们传统笔记一般记在记事本里,不便于检索,不方便查找,笔记是记了几大本,但记了就丢在一边,不能很好地利用起来。
卢曼建立了一套卡片笔记编号系统,为每张笔记卡片分配一个编号。比如说,第一条笔记的编号为数字1,那么当新的笔记与第一条笔记无关时,就编号为2;若是和笔记1有关,则编号为1/1;接下来的第三条笔记若还是与笔记1有关,但与笔记1/1无关,则编号为1/2;若是与笔记1/1相关或是有所补充,则编号为1/1/1……如此类推,形成一套卡片管理系统,存放于不同的卡片盒里。
卢曼的笔记卡片整理方式,不仅方便了后续的查找检索,重点还从研究和创作的角度,加强了卡片内容间的链接,有利于在整理中产生新的思想,并运用到研究和写作中去。卢曼正是借助于卡片盒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发散出更多的思想,撰写了大量著述,成为一名成果频丰的高产作家和社会学者。
四、具体操作流程
1.坚持每天阅读,记录几条笔记,卢曼的卡片盒里就记录了9万多条笔记,这是他30年出版58本书的重要素材来源。
2.对笔记进行整理,闪念笔记一般2天内就要进行筛选,有用的重新进行整理,扩展成为永久笔记,没用的就直接舍去;文献笔记经选择后可直接编号保存,也可记录下新的想法,作为永久笔记保存。
3.对笔记进行深度思考,通过头脑风暴对不同的笔记内容进行关联、对比、分析与思辨,从中提出问题、创新观点、确立主题,来激发创作灵感。
4.当卡片笔记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产生集聚效应,碰撞出思想火花,引导我们进行写作。这种自下而上的创作过程,能够很好地解决创作中缺乏灵感和素材的问题。
改革我们的学习
看完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后,可能有的小伙伴迫不及待地就要去准备A6纸和盒子。如果真是那样,你就还没走出“读死书”的囹圄。卢曼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那个年代记学习卡片非常时兴,而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再依样画葫芦记卡片,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学习卢曼卡片笔记法,一定要领会它的精髓,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中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效果。
我认为卢曼卡片笔记法对于改进我们的学习,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1.坚持学习积累。把学习当成终身的事业,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终有所成。卢曼每天都要阅读,只要阅读,他就会拿起笔,随时记录书中有价值、不寻常的信息,或者让自己产生新想法的信息。卢曼一身积累了9万多张笔记卡片,这是他著述高产、事业成就的重要源泉。
2.讲究学习方法。切实克服“读死书”的习惯,建立起阅读、思考、笔记、写作的学习流程,摸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卢曼用一张小小的卡片,把阅读、思考、写作有机串联起来,他强调笔记不是简单地摘抄,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迫使自己去理解思考,把笔记的重点放在阅读后的思考、理解及发展思想上,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3.记录学习笔记。要养成不动笔就不读书的习惯,做笔记是一种刻意练习,强迫自己去思考积累。现在已进入电子化、无纸化、信息化时代,巨量的信息都来自网上,做阅读笔记也不用动笔,运用石墨文档之类的笔记软件就十分方便。卢曼非常注重记闪念笔记,把一点点思想火花串起来,逐渐燃放出炫丽的焰火。现在手机的记事、录音、拍照等功能非常强悍,用手机记录闪念笔记也更为便捷。
4.不断整理思想。我们阅读获得的信息和灵感如果不加整理,就会杂乱无章,不能有效利用。卢曼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整理笔记卡片,整理笔记事实上是整理思想的过程,整理不仅复习巩固了以前获取的信息,加强了信息之间的链接,更重要的是促进思想碰撞,以迸发出更大的火花。应该说,整理笔记的过程,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更是深度思考、激发创造的过程,这是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5.加强写作和创造。我们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消遣而读书,阅读的目的在于产出,学习的结果在于创造。卢曼认为:“写作是每个人应该重视的一项技能”,“没有写出来的想法其实是被浪费的才华”,“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写作可以让思维外显后,并不断得以完善”。卢曼始终着眼于创造来读书,把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他创造的卡片笔记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思想和素材,这是他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