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了,中国还没有比《尚书》更古老的古书流传。

“尚”是远古,上古的意思。《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四代历史,是一部上古的史学文集。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如何区分(今文尚书是真古文尚书是假)(1)

春秋时期,孔子以前,士大夫多读“诗书”。这里“诗”指《诗经》;“书”即《尚书》。

孔子教导弟子,就是读“诗书”,后来墨子、孟子、荀子也都读“诗书”,可以说是春秋时代的大众读物。

既然《尚书》在古代这么受士大夫喜爱,又为什么会分成《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又为什么《今文尚书》被公认为真;而《古文尚书》则被证实为假呢?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如何区分(今文尚书是真古文尚书是假)(2)

据历史记载,在秦始皇焚书的时候,有一个博学之士叫伏生的,他就藏起了一部《尚书》保留了下来。

汉景帝时,国家寻觅《尚书》,知道伏生藏了一部,就派晁错来取。

当时伏生还活着,已经快一百多了。已经不大能讲话了,而且伏生是山东人,与晁错口音也不合。于是让女儿在旁翻译。

由于这部《尚书》是战国时的篆文书写的,经过秦始皇书同文的改革,以及焚书,已经没有人认识了。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如何区分(今文尚书是真古文尚书是假)(3)

所以伏生就给晁错翻译,写成了汉代的隶书。几个月后,晁错带着这部《伏生尚书》回京,因为隶书又被在当时又被称为今文,所以又叫《今文尚书》。

汉代又设立了博士,把《今文尚书》传授给学生,所以《今文尚书》得到了很好的流传。

后来汉武帝的时候,有个鲁共王要盖房子,弄坏了孔子旧宅的墙壁,发现了许多古书,这里就有一本《尚书》。

当时的孔家后人叫孔安国,所以这部尚书又称作《孔安国尚书》或《孔壁尚书》,由于这本书都是由战国篆书写的,所以又叫《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如何区分(今文尚书是真古文尚书是假)(4)

其实这两部《尚书》在当时就有所不同,《今文尚书》共有二十八篇,而《古文尚书》则有四十四篇。但是由于《古文尚书》没有被广泛的学习,所以流传不多。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古文尚书》就遗失了。等东晋时,忽然有人献上《尚书》,称是《孔安国》本。大家也都信以为真。

但是这时候,也开始有人怀疑,南宋朱熹说:“为什么伏生尚书那么难懂,不好读,而孔安国尚书却很容易看明白呢?”

到了明代就有文人开始质疑《古文尚书》的真伪了。到清代阎百诗则通过考证证明了《古文尚书》是东晋人写的一本伪书。

其实《孔安国尚书》应是真书,很可惜丢失了,只留下了一本东晋时期的伪书。未免令人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