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俗话说“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要少”,这一健康格言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日三餐的早餐到底是该“吃饱”,还是“吃少”呢?如何才能将一日三餐的早餐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急,这里有一份“早餐指南”供大家参考!

1

早餐到底吃饱还是吃少?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遵循这一原则,有的糖友刻意减少早餐的摄入量,也有的糖友认为早餐一定要吃饱,两种观点到底哪一个可取呢?

《肥胖》杂志曾经刊载了一份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两组糖尿病患者:大份早餐组和小份早餐组。在为期3个月的等热量饮食干预下,大份早餐组的糖友在早餐中摄取的能量约占全天总量的1/3左右,而对照另一组小份早餐组仅占全天总热量的12%。由此可见,大份的高热量早餐更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饥饿感和血糖水平。也就是说,早餐吃饱要比吃少更有益血糖控制和全天的能量供给。

2

改变吃饭的顺序有助于餐后血糖控制

其实,关于这一常识已经论述多次。改变吃饭的顺序的确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比如先吃蔬菜后吃主食,可以延缓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有科学依据证明,在进食主食之前摄入蔬菜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30分钟及60分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减少血糖波动;长期坚持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有利于长期血糖控制。

3

细嚼慢咽可帮助控制进食量

很多人的早餐一般都是在非常匆忙的情况下解决的,公车上、地铁中……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细嚼慢咽不但符合消化生理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进餐量,增加饱腹感,平稳餐后血糖。

糖友还要知道一点,那就是进食速度与进食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狼吞虎咽快速进食可能会摄入更多的能量,而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恰恰相反,不仅可以减少能量的摄入,还极大地增加饱腹感。

因此,减慢进餐速度有助于尽早达到饱腹感及满足感,可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一周的合理膳食早餐表(早餐到底是吃饱)(1)

4

适合糖友的早餐食谱推荐

一周早餐食谱推荐

星期一 麸皮面包(50~75克)、豆浆1杯(300毫升)、鸡蛋1个、凉拌苦瓜1小碟、

星期二 全麦吐司(50~75 克)、牛奶1杯(250毫升)、鸡蛋1个、拌芹莱木耳1小碟

星期三 蔬菜包子1个(50~75克)、酸奶1杯、鸡蛋1个、拌白莱心1小碟

星期四 窝窝头1个(50~75 克)、牛奶1杯(250毫升)、鸡蛋1个、小黄瓜一根

星期五 全麦小馒头(50~75克)、五谷杂粮豆浆1杯(300毫升)、鸡蛋1个、拌莴笋丝1小碟

星期六 玉米饼(面粉50克、玉米25 克)、牛奶1杯(250毫升)、西红柿—个

星期日 烩面(切面50~75克、青菜75克、鸡蛋1个)、酸奶1杯、拌菠莱豆腐干1小碟

特别提示:

●谷薯类食物是指其原料的重量,而不是成品食物的重量,例如馒头50g是指50g面粉做成的馒头;

●推荐食谱并非标准食谱,糖友应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制定个性格食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