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的角度

² 格(篆体),木长皃。从木各声。古百切。徐锴曰:“亦谓树高长枝为格。”《史记·律书》:“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如角也。”《释名·释兵》:“戟,格也,旁有枝格也。”

l 木(篆体),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读音chè,艸木初生也),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从木。莫卜切。

l 各(篆体),異辞也。从口夊(读音suī)。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古洛切。

l 異(篆体),分也。从廾(读音gǒng)从畀(读音bì)。畀,予也。

l 分(篆体),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甫文切。

l “各”与“正”两字的内在关联性。

n “各”的甲骨文,“正”的甲骨文。《易经·乾卦·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从经典的角度

² 格,至也。

l 《尚书·虞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² 格:感通。

l 《尚书·周书·君奭》(周)公曰:“君奭(读音shì,君为尊称,奭为召公之名)!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² 格,正也。

l 《尚书·周书·囧命》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周穆)王若曰:“……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l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² 格,穷究也。

l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² 格,法式。

l 《礼记·缁衣》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从生活的角度

² 方格、格局、格式、格除

² 物(篆体),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数,起於牵牛,故从牛。勿聲。文弗切。

l 牛(篆体),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从牛。語求切。

n 件(篆体),分也。从人从牛。牛大物,故可分。其輦切。

l 勿(篆体),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读音jù),稱勿勿(读音wù wù,匆忙之意)。凡勿之屬皆从勿。文弗切。

格物

² 朱熹《四书集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引申为穷究之意,穷究万事万物,以得其理。

² 王阳明《大学问》:“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书》言‘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实兼其义也。” 阳明四句教之“为善去恶是格物”。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方法(您了解它更详细的内涵吗)(1)

² 異(枝格、各異、分别)——至(抵达、穷究)——正(格除、归正)

核心理念格物的途径

² 《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方法(您了解它更详细的内涵吗)(2)

l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l 《庄子·养生主》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科学与心学

² 薛定谔《物质与意识》

l 我提出了两个构成科学方法的基础的总原则,即大自然的可理解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也常被称为对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的假说”,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简化的概括。我们将认知主体排除在努力去理解的自然界之外,而自己退回去扮演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旁观者,这样一来,世界就成为了一个客观世界。

l 但这个方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变得含混不清。首先,我自己的身体(与我的精神活动有非常直接且密切的联系)组成了我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构建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其他人的身体也是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

l 我们的科学—希腊科学—是以客观性为基础,它切断了对认知主体、对精神活动的恰当理解之通路。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现有思维方式所欠缺的,或许我们可从东方思想那里输一点血。但这决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必须谨慎提防其中的谬误——输血总需要非常小心地防止血浆凝结。我们不希望失去我们的科学思想已达到的逻辑上的精确,那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

l 我应该说意识的总数只为一,意识本身是具有单一性的。我大胆地认为它不可摧毁是因为它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即意识总是处于“现在”,对意识来说没有曾经和将来,只有包括记忆和期望在内的现在。我承认我们的语言远无法表达清楚这一点,我也承认我现在谈的是宗教而非科学,但这是并不违反科学的宗教,相反,它为客观公正的科学研究成果所支持。

前提与结果

² 始于知止,终于致知

l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方法(您了解它更详细的内涵吗)(3)

l 知止:止于至善。知止,便是知至善的境地。止,下基也。知止,便为而立。

n 十有五:志于学

n 三十:而立——定、静、安、虑、得

n 四十:不惑——致知(物之本末,事之终始,孰先孰后)

n 五十:知天命——诚意、正心

n 六十:耳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n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实践路径科学的层面

² 格物的第一层理解:推究、认识万事万物

² 感性认识(经验)——理性认识(理论)——实践活动(印证)

信仰的层面

² 格物的第二层理解:感通、体认万事万物

² 官知止(闭其兑,塞其门)——神欲行(直观)

心性的层面

² 格物的第三层理解:诚意净心、照见万事万物

² 知止(戒)——定静(定)——安虑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