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我们脑海里或许首先会想到两点,一个是仙气满满,一个是不得志。就是这么矛盾的两点,却又如此“融洽”地出现在这么一个大诗人身上。仙气满满的诗人,大致可以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玄谈文人来形容,他们要么就是表现的不在乎仕途,要么就是彻底放弃,于是求神问道,“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而不得志的诗人,一般都会表现出一种比较“怨怼”的气质,时而像一个怨妇,时而流露出自伤身世的情绪,或者是在诗作中写出大悲大苦的思想。从这两点来理解,就又会觉得李白的确很矛盾了,但我们不禁疑惑,为何这看似不兼容的两种诗歌人生,会在李白身上得到极致却又完美的统一与发展呢。
我们先来理解李白诗歌的仙气满满,这可以用三个进阶似的词语来形容。第一个是“灵”,李白诗歌的灵气,是那种直冲你天灵盖似的灵气,我们可以用他那首《独坐敬亭山》来揭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看似只是描述了诗人与敬亭山互相看对眼了的一刹那,但深层次的精神内核却是表现了诗人在与大自然的对视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所以“看不厌”是表象,心灵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安抚、抚慰才是最主要的。同样可以表现这一点的还有那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第二个表现李白仙气满满的点是“心里自适”,这个词您可能听着摸不着头脑,没关系,我们同样用他的一首诗来揭示,即那首《山中答俗人问》: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他在湖北安陆居住十年时期所写,这段时间他常常会到安陆郊外的白兆山中去读书,有俗人就问他为何如此,他笑而不答,就作下了这首诗,他知道就算是回答了,那个俗人也听不懂。不过这些都只是诗歌表面上的意思,而深层次的精神内核则是诗人用这首诗定义了什么叫“诗意的栖居”,并且用这首诗告诉世人们,或者是俗人们,他找到了自己“诗意的栖居之地”。
第三个表现李白仙气满满的点是他“脑子里有一个大世界”。这可以用两个方面来诠释,一个是他诗歌本身的内容,一个是与杜甫诗歌的比较。去年有部大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首插曲,其中歌词就用了李白的一首诗,即《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驾车回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诗中的思想是表达人生短暂、一切皆为虚妄的观点,但李白却并不用“逝者如斯”或者“暮春落花”这样典型的、从生活中能观察到的意象,而是连用五个神仙典故来对比凡间富贵的短暂与空洞,就好像他写诗的时候不用观察现实生活,只要脑子转一转就能一挥而就,看来那句“李白斗酒诗百篇”确非虚言。
还有他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还有《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梁甫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还有《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数不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和游不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罢这些诗句,你就越能理解,这是一个旷世奇才,他真的绣口一吐,就能吐出一个盛唐。
如果你感觉对李白汪洋恣肆、纵横飘逸的想象力还是难以捉摸的话,那我们再拿另一位伟大诗人来对比一下,你或许就能“顿悟”了。杜甫在成都郊外的草堂定居,春天的时候下起了小雨,他在江亭上沉吟片刻,于是吟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后人评价这十个字,没有一个是虚的,细雨打着水面生出水泡,鱼儿上浮跳跃,如果是大雨的话鱼儿肯定就只能沉到江底了;燕子身轻,若遇猛风则不能胜,惟有微风可以借势飞翔。看看老杜对生活的观察得有多细致。还有他老人家在长安的时候,郁郁不得志,每天都去曲江喝酒,到了某一年的暮春,杜甫看到几朵飞花,他猛然醒悟,“自己已经喝了一个春天了”,他怅然若失,看到一片飞花即想到整个春天的逝去,于是望着曲江,在酒馆的墙壁上写下,“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只一片花飞,他就想到了风飘万点,真真愁煞人。当然,你永远能背出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叛军攻破了长安,诗人坐困愁城,不解人世的春天依旧如约而来,绽放的花儿,自在的飞鸟,在饱经离合的诗人眼里,却都那般凄凉。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还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从这些诗句中你就能理解到,杜甫的诗歌创作都是基于他对现实生活极其细腻的观察和理解,他作一首诗的确需要思考很久、的确需要修改很久,这一点在李白诗歌中几乎难以寻觅(当然也有,只是不突出),这也就难怪李白会写下那首《戏赠杜甫》了: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李白开杜甫的玩笑,说他作诗太苦,或许也是从侧面佐证他写诗太费脑子,需要考虑很久吧。(不过若是跟晚唐那些苦吟派比起来,老杜这就一点都不算苦了)
从以上这些诗句中,我们就能很深刻地感知到诗仙与诗圣的不同,也就能从这种对比中,对两位大诗人的诗歌人生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对两种诗歌风格的体会也能做到入木三分了。
“不得志”是李白诗歌人生的另一个注解,作为读者,我们都知道他是有大志向的,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在李白的心里,他到底是想要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建立不世功勋、来获得世人的认可,从而青史留名、荣耀千古呢?他又不参加科考,天子诏他作御用文人他也不会巴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用他的一首诗来回答,就是那首非常著名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我们大致都能吟唱出这四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其实这四句只是侠客的一种行为方式,而整首诗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才是李白对待建功立业等远大志向的一整套完整思考。这首诗用的是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朱亥和侯嬴分别是魏国都城大梁城中的一个城门守吏和屠户,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份,但却把义气和承诺看的很重,把性命看的很轻,即“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素霓就是白虹、霓虹,这说明他们要干大事了。时值秦国围困赵国邯郸,若赵国灭亡、魏国则危在旦夕,魏王便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但晋鄙却隔岸观火、拖延不出,朱亥和侯嬴作为信陵君的门客,便给他出“窃符救赵”之计,并在晋鄙军中椎杀晋鄙,当然,他们两个人也就被侍卫们杀死了,正所谓“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最终信陵君成功解救邯郸之围,而两位壮士的侠义之名也从此广为流传,这也就是“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了。
从李白对侯嬴、朱亥二人壮举的赞美中我们便能窥探出他对待建功立业的真实想法,即以布衣的身份,在某一特定的、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历史事件中,凭借自己的侠义之气和纵横之才,在其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关键性的作用,然后将功名深藏,拂衣而去。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巴结那些权贵,奉承那个昏聩的老皇帝,他要做大事,而不是当大官,他要名垂青史,而不是享受荣华富贵,他心里很明白他要什么,他不想要的,你给他他也不高兴。于是他游仙,他广交天下豪杰,他矛盾,他委屈,他不得志。没办法,谁让他就是这样的人呢。
最后,我们再以李白的一首古风为这篇文章作结。这首古风可谓是李白矛盾人生和诗意人生的完美注解。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莲花山即是华山,上面居住着一位女神仙名叫“明星玉女”,所以前六句的意思是,李白在想象中登上了华山莲花峰,他远远地看见了明星玉女,玉女拉着他的手飞向了太清之境,他们乘着云车在玉宇遨游,霓裳曳着广带翩然飘动,他们就这样飞上仙宫。
卫叔卿,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仙人。《神仙传》中记载,卫叔卿听说汉武帝好道,就乘着云车、驾着坐骑白鹿去长安见汉武帝,以为自己会被这位凡间皇帝优待,谁知道汉武帝对他只是以君臣之礼相待,于是大失所望,就又驾着他的云车白鹿飞走了。而卫叔卿的典故又暗合李白自身不为玄宗赏识的遭遇,于是他要高揖卫叔卿,他要“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他要做卫叔卿的门徒,与他一起仙隐。
那么李白跟着明星玉女和卫叔卿两位神仙遨游到了哪里呢,我们可以先自行想象一下。他这首诗中前十句已经把调儿定在了一个很仙的高度,你很难再从中回到凡间,或者想到现实世界的东西了,你已经做好了跟着他遨游仙境的准备了,于是你会想着他们可能飞到了昆仑山去见西王母,飞到东海看看是否变成桑田,飞到北冥看看有无鲲鹏等,这都是符合前十句的逻辑的。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来读最后四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草野,豺狼尽冠缨。”啊,不是说好的仙境吗,怎么看到的尽是血流遍野,豺狼在荼毒世间呢?原来他没飞远,他只飞到了洛阳上空,他看到了安史叛军在祸害人间。
他被某种现实的东西所羁绊,他难以展开驰骋的想象,他的脑海里或许很撕裂、很痛苦,他心想就不能让他做一场美梦吗,为什么连这么美的想象最后都要变成噩梦一场,现实和梦境都牵引着他,分裂着他。或者我们可以这么总结了,是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和独善其身的矛盾现实在撕裂他,他根本就无法改变,他无能为力。
诗到此处戛然而止,没有后续,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茫然无措和愕然,按理说诗人此处应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匡扶济世的策略出来了,但是并没有,或许唯一的解释就是,李白自己也不知道现实会向何处发展,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乱糟糟的世道该如何收场。
这首诗写下没多久之后,安禄山就攻下了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这是当时的文人们想不了也不敢想的,乱世来的太快太剧烈,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帝国的命运在何方,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在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