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份保险送给自己(买个保险送个命)(1)

来源 | 潇湘晨报综合

撰文 | 小鑫 刘红

16年前,柳州市起重机厂,南宁姑娘张红惨死房中。今年6月,幕后黑手终于被捉拿归案。不是别人,正是丈夫王伟。

2004年,王伟和朋友黄江急需用钱,二人把主意打到了张红身上。他们决定,杀妻骗保。王伟为张红购买了巨额保险,不久提出带她到柳州游玩。张红不知道,这是一趟“致命之旅”。

买了一份保险送给自己(买个保险送个命)(2)

据国际保险监管协会测算,全球每年约有20%-30%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损失金额约800亿美元。

杀妻骗保,是其中最显露人性之恶的一类。

2018年,天津男子张轶凡为妻子购买了多份保单,并携妻女前往泰国普吉岛度假,涉嫌在酒店泳池中将发妻杀死,骗取千万保险金。案发后,家人发现张某已无业两年,且在线上大额打赏女主播。

买了一份保险送给自己(买个保险送个命)(3)

讽刺的是,当岳父岳母来认尸时,张轶凡还试图用钱来封口。他跑到岳父岳母房间,扑通一声跪下,说自己买了1700万的保险,二老可以用这些钱抚养外孙女。至于他自己,要长留泰国,陪着妻子。

买了一份保险送给自己(买个保险送个命)(4)

张轶凡的妻子给他拍的照片

扮演情圣的凶手,不止一个张轶凡。

2013年,江苏常州,李良和廖凤仙认识不到十天就闪婚了,婚后两人十分甜蜜。2015年,廖凤仙“意外溺亡”。直到事情败露,大家才发现李良骗婚骗保。

李良交代,他也曾考虑过原配妻子,但是不忍心,遂离婚寻找新的人选。

买了一份保险送给自己(买个保险送个命)(5)

这一事件被改编成了电影《受益人》。电影男主角吴海,接近女主角,想要骗婚后杀妻,从而获得高额赔偿金。他需要钱,为儿子治病。

江苏的李良欠着大笔外债,且父亲病重;16年前杀妻男子,当时要购买待征收的土地进行投资;“天津男子泰国杀妻案”,家属调取夫妇名下账户,发现两人所有的银行卡里“就剩几百块钱”……“杀妻骗保”,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这类案件选的保险,往往保费低、保额高,以旅游险、意外险和人寿险为主。有些保险在购买后,要达到最佳的赔偿金额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这意味着,“杀妻骗保”的谋划可能经过了数月甚至数年的谋划。江苏的李良,从结婚到“杀妻”,整整等待了两年。

为了获得保金,受益人想方设法伪造意外事故。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被谋划在日常琐事中的杀机。

2007年,为了获得保金,苏州的姜某在电饭煲上做手脚,使小舅子被“意外”电死,之后故意设置车祸和各种意外想害死妻子。

买了一份保险送给自己(买个保险送个命)(6)

2010年,姜某接受检察官的质问:

“你为什么要杀张建(小舅子)?”

“弄钱。”

“你为什么还要继续杀害自己的妻子?”

“弄钱。这种钱赚得上瘾。”

“你是在用一条条人命换钱,怎么下得了手,就不觉得残忍吗?”

“这样钱来得多、来得快。”

每一句话,都没离开“钱”。

原本好意提供的保险金,为这些人的贪念,打开了一个缺口。世界上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案件,人们都觉得能凭自己的智慧,从保险公司“换来”一笔财富。

不过,所谓欲望的缺口,只是幻觉。对保险诈骗这种事,国家在不断努力杜绝,保险公司的防范、追查手段也在不断加强。

从2009年保监会和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开始,保险公司就已经可以跟公安的侦查部门一起,主动参与进案件调查。而且,有些保险调查员,本就是刑侦出身。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有客户短期内大量购买这类保险,还会被列为“高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核实。

另外,保险公司的反欺诈科技在不断提高。比如,一份保单想要生效,投保人、被保险人都必须亲自刷脸——通过线上的人脸识别系统,验证身份。

如果近期有购买保险的需求,也不必因噎废食。但保额明显超出你的实际需求,那么就要留个心眼:凭啥我活着不值这么多钱,死了却这么值钱?

想靠杀妻骗保发家致富?死心吧,此路不通,还要吃大牢的。收敛贪欲,好好做个人吧。

更 | 多 | 新 | 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