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奉行实用主义,于己有用的研究起来不厌其烦不厌其细,于己无用的则视若无睹一略而过。马是古代最重要的战争、交通运输和农耕用畜,所以光是马的毛色,古人就造了几十个字来形容和描述。小麦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因而黄县话里光是小麦秸秆不同部位的名称,便有数种之多,如果没有农村生活经验,是很难搞清楚的。

小麦的整个秸秆儿称作“麦秸儿”,麦秸儿是农家最重要的烧草,所以过去家家都有自己的麦秸儿垛。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1)

麦捆儿

收麦子的时候,不管是拔麦儿还是用镰刀割麦儿,放倒的麦子都要一铺铺地放整齐,从中挑出秸儿带青意的(黄透的不够柔韧),拧巴两下把麦子捆成一捆捆的“麦捆儿”,便于运输。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2)

打麦䙅儿

用来捆缚麦子的麦秸儿称为“麦䙅(yào)儿”。《集韵·宵韵》:“䙅,衣襻也。”“䙅”就是系衣服的带子,麦捆儿拦腰那一道称为“麦䙅儿”还是很靠谱的。麦捆儿运回场院,用铡刀腰斩,带着麦䙅儿的上半身,是要一把儿把儿挑着送到打麦儿机里脱粒的,下半身称为“麦根儿”,堆到场院边上。那时候学生还放麦假,一般是发动学生从麦根儿里拣麦穗儿,根据份量记工分。到收割过的麦地里拾麦穗,称为“拦麦穗儿”,主要也是学生来做的。拣过的麦根儿挑成一堆堆的,分给各家各户,称为“分麦根儿”。麦根儿用来烧火做饭,各家的麦秸儿垛主要就是堆的它,所以也称“麦根儿垛”。从打麦儿机里脱完粒吐出来的秸秆称为“麦冠”,里面的麦穗上或多或少还有些没打净的麦粒,需要重新再脱一遍粒,这称为“拦麦冠”,黄县话有句俗语,“麦吱叫,拦麦冠,家家闺娘往回搬”,“麦吱”是一种蝉,学名叫蟪蛄,麦吱叫的时候,正是打麦儿的时节。麦冠用途极广,可用来垫圈垫栏垫鸡窝,可铺在炕席底下,可以和草泥,抹墙盘炕拖大墼,还可以沤肥。过去每到春天,就会在路边一层泥一层麦冠再浇上些浆脚儿(推粉的下脚料,经过长时间沤制,味道之酸臭百倍于螺蛳粉),做成长条状的土肥堆,等到秋天整地时和粪肥一起施到地里。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3)

垛麦秸垛儿

所以麦冠是不分到各家各户的,各生产队的麦冠集中起来在场院边上垛起一个巨大无比的麦秸儿垛,平时饲养场垫圈垫栏,各家和草泥拖大墼,都拐着装笼儿拿着抓钩从这个草垛上㧅。生产队的草垛往往硕大无朋,有好事的就在草垛上掏出洞来,像挖地道似的,里面曲曲弯弯,平时小孩子在里面捉迷藏,晚上有些乡村爱情也在这里发生。上世纪七十年代闹地震那会,有的人家就拖家带口住在草垛里。

单纯从位置上讲,“麦秸莛儿”和麦冠有点重合,都是指麦秸儿的上半部分。连同麦儿穗放入打麦机里进行脱粒,吐出来的就是麦冠。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4)

麦秸莛儿

而麦秸莛儿指的是麦儿穗下面的一截茎秆,这一节骨茎节比较长,也比较坚韧,最适合草编,得用剪刀把麦穗铰去,刷去叶子,独独留下麦秸莛儿备用。麦冠是轧扁了的,而麦秸莛儿还是囫囵身子。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5)

草帽辫儿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6)

草编的草帽和蒲扇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7)

麦秸莛儿编的小马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8)

麦编画

用的时候拿水泡一泡,掐草帽辫儿,编小蒲扇,很多草编作品都要用到麦秸莛儿。心灵手巧的还可以用麦秸莛儿编出小马、小羊、小鱼等做孩子的玩具。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9)

麦秸莛儿吸管

麦秸莛儿也可以做吸管喝汽水,或用来吹肥皂泡,或一端擗成花盘状,放上天门冬的小红果实吹着玩,谁掉下来谁输。正月十五放的洋点儿梅,手持的部分就是麦秸莛儿做的。夏天架上的葫芦越长越大,沉甸甸地几乎要扯断瓜藤,弄一把麦秸莛儿拧巴拧巴,做成一个圆圈垫在下面,用系带吊在架子,葫芦长个几十斤也不用担心。

脱粒之后,有些穗梢上有没脱干净的秕粒,这叫“麦余儿”,得用梆棍敲打,秕麦儿人不能吃,喂鸡喂鸭也是好的。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10)

麦糠

麦子带芒的壳称作“麦糠”,最为细碎,所以黄县有句歇后语,“麦糠揩(黄县话读作cāi)腚——不利索”。麦冠和泥抹墙盘炕有筋,但表面不光滑,有要好的人家用麦糠和泥在表面再抹一层,就平乎得多。每年收麦子之前,要把坑坑洼洼的场院整理一下,表面的土翻起敲碎,洒上水,和上麦糠,再拉着光砘轧平,我们称之为“磙场圜”(“圜”轻声减音,“uan”读作“un”)。刚轧好的场院还没干透,跑在上面脚下颤颤的,不闯脚,山里的孩子很少见到这么大一块平整的地场,兴奋得打着滚翻着跟头,你追我赶地撵趟儿。麦糠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炼”火烧,蒸饽饽得用大火,炼火烧火大了光糊,麦糠烧起来火正合适。燃烧而不冒火焰称为“阴燃”,黄县话叫“阴阴儿着”,麦糠就是阴阴儿着,炼出的火烧外壳焦黄酥脆。脱完粒的麦子需要扬场,边扬边用扫帚把杂质扫出来,有麦糠,有麦余儿,有夹杂的麦冠,这些“糠末儿”称为“麦穰儿”,“穰”指碾压后的禾类秸梗碎屑,《集韵·清韵》:“穰,蹂禾黍之余。”麦穰儿喂牛也可以,沤肥也可以,烧火也可以。

拣麦子长得好的地块,趁早晚湿气大时拔麦儿,这样的麦捆儿要单独放。麦儿穗用梆棍敲过,再用手搓,齐根铡去,便留下长长的麦秸儿,用筢梳去叶子,便可用来“打苫儿”,打好的苫儿可以用来盖粮食防露水,不用时一卷卷收起来。家家要用到的“草帘儿”,也是用长麦秸儿勒成,不过不用梳叶,这样打出来的草帘儿厚实,两把两把地梢对梢交叉着拼成一排,用细麻绳勒紧。有的留着根须,这样草帘儿两边触不坏,不过会比较沉。夏天天热的时候,挟着卷草帘儿出去乘凉,铺在地上可坐可躺,旁边点着地椒儿拧成的火绳驱赶蚊子,听着老人讲古,不知不觉会睡过去。垛麦秸儿垛的时候也要用长麦秸儿扎成一大把,下面像伞一样张开,罩在麦秸儿垛的尖顶上,有时为了更好地防雨防风,还要把旧锅扣在上面,像戴了顶钢盔,或是用绳子绑了几块石头缀在上面,像戴了圈项链。顺斜坡往下一层压一层,用麦根儿根部冲上苫好,像瓦瓦一样,这样下雨也不怕,里面的麦草不会淋湿腐烂。

割过麦子,留在地里的那部分称为“麦茬儿”,麦子入仓后,有时间就得去地里刨麦茬儿,要为苞米的田间管理做准备了。

麦秆和麦杆的区别(麦根儿麦冠麦秸莛儿)(11)

麦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