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健康科普(健康知识普及行动)(1)

合理膳食健康科普(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的食品是获得营养和健康的前提和基础,日常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保证获得安全的食品。

问:如何做到食品清洁?

答:1、食品的清洁,是卫生的保证。卫生的食品就是指食物干净,无污染无可见腐烂、包装无破损。

保证食材新鲜干净:适量储备耐贮存的食材(如根茎类果蔬等),尽量不囤积易腐烂的食材(如绿叶蔬菜等)。避免接触活畜禽,远离野味。生食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后食用。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烹调用具保证清洁,使用前充分消毒洗净,拒绝不合格的烹调厨具;盛放食品的器皿清洁,避免食品二次污染。厨房用具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或消毒。

3、手的清洁:在家做饭之前、期间和之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净双手。

问:生熟分开是指什么?

  答:处理生食物要用专用器具,家中应备菜刀、砧板,容器等都应该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的可能。尽量少制作凉拌菜。

  储存要生熟分开:冰箱不是保险箱,存放食物时也要注意分隔摆放。直接可以食用的(比如火腿肠、剩饭剩菜等)要严格与生的食物分开包装或隔层摆放。

合理膳食健康科普(健康知识普及行动)(3)

问:你的美食彻底煮熟了吗?

  答: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或以上时,有助于安全食用。日常中烹调是保证饮食安全和避免食源性中毒的一个有效手段,尤其对于畜、禽、蛋和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品。煮豆浆时冒泡不是沸腾,要充分滚沸才能食用。有条件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检查。

  隔顿、隔夜的剩饭剩菜在食用前需彻底加热,充分杀灭储存时增殖的微生物,很多致病菌在熟的食品中比生食品中更容易繁殖。如果发现食品已经变质,要坚决丢弃,因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靠加热是消除不了的。

合理膳食健康科普(健康知识普及行动)(4)

问:烹调时必须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吗?

  答:水的使用必须保证干净无污染,家庭建议使用净水器,不提倡上山装所谓的山泉水使用。

  原材料如果被细菌、寄生虫、病毒、化学物质等污染,食用后会导致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呕吐和腹泻,应及时处理或就医。

  生活中要努力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学会看食品标签。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生食。

合理膳食健康科普(健康知识普及行动)(5)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审核:佟霞

校对: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