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在19世纪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苦难以及难以度过的黑色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我国人民遭受到了太多次的战火侵扰。同时也是在这个世纪中涌现出了许多英烈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要讲的就是我国十大开国元勋之一的“刘伯承原配妻子程宜芝”。

刘伯承元帅第四集中的副官是谁(刘伯承原配发妻程宜芝)(1)

程宜芝

讲到这个女人:

她给是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尊严。

她给我的第二印象就是——忠贞不渝。

他给我的第三印象就是——宽大朴素的胸怀。

她为了刘伯承将军的革命事业,在乡下照顾家庭苦守茅草屋三十余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方才得知他已经组建啦另一个新的家庭,也有啦自己的儿女,他却毫无怨言的继续死守在茅草屋没有与见上一面。即使他已经贵为开国十大元勋之一,也没有让她有丝毫的动容令她想要去攀附依赖。

刘伯承与程宜芝感情经历过往

她们之间的感情如果不是发生在战火纷飞的19世纪,也许她们会成就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刘伯承于1892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现在的(重庆市),自幼从5岁时其父便把他送到附近私塾开始读书,在刘伯承刚满13岁时,家人便为他订下了一门“娃娃亲”,而定下娃娃亲的对象正是当时“还比刘伯承小上2岁的程宜芝”那时的程宜芝才是刚满11岁的年纪。

刘伯承父亲刚跟他讲的那时起刘伯承便表现出了很是抗拒的样子,那时的刘伯承还未见过程宜芝,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反正就是很抗拒。

就这样隔了几天,在他抗拒的模样下,父亲带着他到程宜芝家中拜访,在和家中长辈打招呼时,他表现着自己傻乎乎的一面,更甚的是在他和程宜芝两个人单独见面时,刘伯承故意装扮成“乳臭未干的小娃娃模样傻乎乎的甚是可爱”,鼻子下方还挂着两行清流的大鼻涕,时不时还伸舌头舔一下,那模样看的程宜芝哈哈大笑,捧着腹部说道:“傻小子”。

在这样的装扮下刘伯承感觉自己肯定已经摆脱啦,这一份家中私自给他定下的一门“娃娃亲”。

待刘伯承他们走后,当时程宜芝的家人确实也觉得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傻乎乎的人,可能不太行,当父母要给程宜芝讲说时,没想到程宜芝却反而跟自己的父母说:我相中他了,我这一辈子肯定就嫁他了。在程宜芝父母的惊讶下但也没说什么。

刘伯承元帅第四集中的副官是谁(刘伯承原配发妻程宜芝)(2)

刘伯承

其实当时的程宜芝已经看穿啦刘伯承装扮的把戏,从刘伯承刚进门时,她便看出啦刘伯承的破绽了,因为聪明人和不聪明的人眼睛是不一样的,虽然刘伯承装的很像,但眼睛却是明亮又有精气神所以程宜芝便判定他肯定是装的,所以在两人见面时程宜芝才会捧腹大笑骂道:“傻小子”而且当程宜芝骂他时他却一点也不生气令程宜芝肯定她就是装的。

这是正在得意的刘伯承,却不知自己的装扮已经被别人给看穿啦,而且还对他“一见钟情”。

1906年,因春节私塾学堂放假的刘伯承回到家中热闹过春节,在那时期镇上会读书写字的人特别少,于是他便在他们的镇上做起啦春节往门上贴用的春联生意。

第一、是想为家里挣点过年用的零花钱。

第二、应该也是有点想展现一下自己才华的意思吧,毕竟他当时才仅仅14岁而已,在他们镇上有才华会写字的人特别少。

他在镇上摆摊做生意期间,有一位客人跟他讲:

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找到啦一位心上人,不知怎么回事她的这个心上人却不见了。女孩子想去找,但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心上人在哪里。又想把心上人忘了,却忘不掉,在等待的这一年里,都快被其折磨疯啦。

客人说想根据这个意思,让他帮忙写下一副春联,同时也祈祷心上人能够看到。

刘伯承绞尽脑汁的想了想便挥笔写道:

“剑胆远行,念家国倾危,血性男儿当身许;

芳心盼友,祈天神护佑,有情人终成眷属。”

写完后客人问刘伯承能不能在联下落个款?

刘伯承却告诉对方,对联是没有落款。

客人笑着道:图个吉利,人家女孩子说了,没落款就不要。

没办法的刘伯承只好为啦钱财低头,并在对联下方落了一行小字:“开县贫子刘伯承敬书。”

忙完手上的事情后刘伯承打开客人给的红包一看,红包里竟有十多块大洋,顿时刘伯承的心里五味杂陈,心想哪位女子竟是如此大方,他不由自主的想到,这客人不会是程宜芝派来的吧?来人所说的那个女孩子不会就是程宜芝吧!这想法一闪过后又接着为人写着对联赚着些许散碎银两。

其实求字之人正是程宜芝,她想借用这个机会向其表白,并送他10多块大洋让他想到求字之人正是自己。

这个春节很快便过去啦,刘伯承又要外出到私塾求学啦,而程宜芝在今年便开始像过门媳妇一样,在刘伯承家中照顾他的父母。在送给给刘伯承的家书里,程宜芝总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很好,要他多多保重,却从来没有提及与他结婚的事情。

在1908年,刘伯承父亲便去世了,刘伯承回到家主掌家务。当他看到程宜芝时,他的心软了,眼里尽是柔情。

第一、当时程宜芝长的确实漂亮。

第二、他在外求学期间他的父母一直都是程宜芝在旁细心照料。

第三、程宜芝也是自己父母一直认定的老婆人选,而且程宜芝对他也特别好。

随后没过多长时间刘伯承便与程宜芝结为夫妻,这年刘伯承18岁、程宜芝16岁。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在这两年间他们生活很和睦,并且也有啦自己的孩子,名为“刘俊泰。”

在孩子出生不到1年的时间,刘伯承便随着抗战时期投身到了军旅之中,自从刘伯承走后便在也没有回到过他们一起活的地方,而程宜芝与刘伯承也在无一面之缘。

刘伯承元帅第四集中的副官是谁(刘伯承原配发妻程宜芝)(3)

刘伯承

刘伯承在离开家庭之后,参加了众多大型战役,如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等,他在军中声名鹊起,逐渐的胜利使他在军中拥有啦“军神”的称号。

刘伯承在外打拼一去多少年,而作为妻子的程宜芝却是在家中任劳任怨毫无任何怨言。

在乡下细心照料刘伯承的母亲,而且她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她去养大,每天除啦要耕地做农活外,还要照顾一个老人,一个1岁多的孩童。

随着岁月的流逝,刘伯承母亲离开啦人间,孩子也长大啦,原本面对这样越发好转的情况下,程宜芝不用那么辛苦的整日的辛苦劳作啦。

可是天却有不公,也许也是由于之前程宜芝每日劳作对于孩子的疏于管教吧,导致他性格十分顽劣,好吃懒做,从不会想到帮自己的母亲分担一些工作,反而到大一些的时候染上啦烟毒。

看着染上烟毒的儿子,程宜芝每日以泪洗面,毫无办法,之后儿子因烟毒的侵害患下啦精神病。

此时的丈夫在外忙着革命事业,儿子又因烟毒患上啦精神病,破碎的家庭重担又压到啦她的重肩上,老人刚刚离世没多久却又多了一个精神病的儿子。

她能怎么办?只能继续拼命的耕地劳作!

她每天又开始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地劳作,被当地人称:拼命三郎,他不拼命还能怎样。

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一边照顾着儿子一边期盼着丈夫,只是人类的耐心终归是有限,而青春更是有限的,她从一个花季少女等到成为一个整日劳作的妇人,这时的程宜芝死心了,她不在是那个整天的翘首以盼的小姑娘了,而是以家庭现状努力的劳作妇人,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过去。

日子过得飞快,中国终于解放啦,在我国建国之初,她终于有了刘伯承的消息。那时的刘伯承已经成为了开国十大元勋之一,战功赫赫,大名鼎鼎。

刘伯承元帅第四集中的副官是谁(刘伯承原配发妻程宜芝)(4)

刘伯承

1949年刘伯承主政西南,当时的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离自己的家乡比较近,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结发妻子和自己的儿子,顿时心情沉重,眼圈却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随即便派人去给程宜芝带口信说:“我希望与你见上一面”。

她却跟捎口信的人说:“你跟他讲,叫他永远不要回来了,我也永远不去找他的。我对他毫无怨言”!

听到这句话捎口信之人豆大的泪珠在眼圈里滚动着问程宜芝:“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说出来,刘书记会帮你解决的”。

程宜芝却说:“我没有任何困难需要他帮助解决的。我母子已得到了政府照顾,评为了红军家属,每月都有五斗米补贴,就不劳他分心了”!

捎口信人又说:“那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刘书记说的吗”?

程宜芝眼圈红着说:“只望他勤勉国事,挑好老百姓给的千斤重担”!

程宜芝眼圈红啦却没有哭出来,因为这些年的生活已经让她变的无比的坚强啦,明知他是大将军,她却没有丝毫的动容要去找他,因为她已经得知刘伯承在长征途中与汪荣华已经结成啦夫妻。

当刘伯承听到她带来的这封口信时,刘伯承已经是泪流满面,当时刘伯承没有再去勉强程宜芝,全啦她身上的那一份——尊严。

之后的程宜芝便一直在家乡守着那个茅草屋,在她的努力耕种下,给自己的儿子刘俊泰娶了一房媳妇,而她也如愿的当了奶奶。

她的岁月却永远停留在啦1957年,享年63岁。

她从16岁花季少女嫁入刘家,与18岁的丈夫生活2年多,两人从她19岁时便分离两地,她一人在家守寡45年之久,她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女子,至死,她都未在见刘伯承一面。

程宜芝的孙女“刘天俭”曾如此评价自己的爷爷奶奶:

刘天俭曾说:“我的可怜的奶奶呀,一天好日子没过过,凡是女人该享的福她都没享过,凡是女人的不幸她都受够了!”

又说:“我骄傲,不但因为我有—个称誉于国于世的、为国家民族舍弃一切的伟大爷爷,也因为我有—个虽然—生默默无闻,却集中国妇女忠贞、坚忍、勤劳的美德于一身的伟大奶奶!”

这话说得很体面,也很实在,体现着的是中国老百姓宽广与朴素的胸怀,也能够: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刘伯承元帅第四集中的副官是谁(刘伯承原配发妻程宜芝)(5)

缅怀英烈,圆梦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