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明、事不鉴不清;灯不亮要人剔、人不明要人提、真意不言会忘。达成有效讨论,一定不仅要统一基本词组概念,还得要通情达理。

有些人热衷于讨论,有些人一提讨论就生气,就发脾气。讨论是现实生活中最不可避免的传递信息,统一思想,开发思路的方法,让讨论变得有效果,有节奏,就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全面考察短语的结构类型(达成有效果讨论)(1)

统一基本词组概念是前提

这一定要关注,某个基本词组,排开是非常专业学科学术细分的词组,而且参与者们都有曾经的共同理解,不然不同参与者定会有自己的不同定义理解,甚至差别还很大,很多。如果大家还在争论,其实就是你在说你的,我在说我的,牛和驴在讨论。

举一个例子:教师的能力需要哪些?教师特指的哪个阶段的老师?主要授课群体是?能力是什么?人基本的能力和教师的能力区分开没有?

全面考察短语的结构类型(达成有效果讨论)(2)

恰好参与者们注意到讨论中出现的词组缺乏共同的定义或者学术定义,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让参与者都说出自己的定义是怎么的,然后主持者或主办者统一定义,当然原本讨论的主题可能就要稍微推迟了。这样是值得的,不然讨论几个小时,几天都说不完,完全是耽误大家时间却又没有任何接近主题的实质结果。

通情达理是最好方法论

通情达理的基本意思是做事、说话讲道理,善解人意。我们来细究过程,发现通情达理,其实对于讨论更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全面考察短语的结构类型(达成有效果讨论)(3)

通过什么达到什么。通过情感、情绪、感情,达到道理,阐明道理,懂道理。

做一个假设,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抬出资历,不必要的目的猜测,极端的情绪化,攻击对方的思想和理解,骂人。借用其它学科的理念“通则不痛,痛则不痛”。在讨论中,出现了让参与者们情感上出现了非常的伤痛,除非是感情的深化,或者生存竞争关系,这种出现了情都不通,想要达到共同的理解是不可能的。真所谓通情才能达理嘛!

一、通过参与的的言谈举止,深入参与者内心去体验讨论时的情感、思维;

二、借助于主持人或者主办人的知识和经验,把握参与者们的体验与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理解问题的实质;

三、运用方法技巧,"通情达理"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效果反馈。

同时失败的原因,不过于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考察短语的结构类型(达成有效果讨论)(4)

一、直接的指导和引导;

二、简单的判断和评价;

三、空洞的说教和劝诫;

四、习惯贴标签和诊断;

五、虚假或虚弱的保证;

六、排斥消极思想情感。

讨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跟主持人或者主办方缺乏通情达理或表达欠妥,一方面与经验有关,与技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的主持人或者主办方人格(权利)特点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