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林黛玉刚进贾府时的模样,弱不禁风,一颦一蹙都别有风采,所以贾宝玉给她取了字,叫做“颦颦”。后来探春成立海棠社时,又给她起了个号“潇湘妃子”,这个号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林黛玉爱哭,而当时娥皇女英因为帝舜去世而扶竹而泣,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泪痕,又因为斑竹多长于潇湘地区,所以叫做“潇湘竹”,再加上这个传说,又被称为“湘妃竹”,恰巧潇湘馆外也有一排竹子,正好对上,但这是表面的意思,曹公行文向来无一字是废话,第二重的意思就需要考究一下了。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1)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子,称为天妃未尝不可,但是下凡之后自然是跟常人无异,“妃子”一般指的是哪位君主王侯的妻妾,比如元春就是当朝皇帝的妃子,但是林黛玉尚未出阁,为什么扣上“妃子”的称号呢?《红楼梦》一个最特别的特点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特殊写法。在六十三回中,林黛玉行令抽到了一根签,上面是”莫怨东风当自嗟“,在文中出现的诗词,就跟开头的判词一样,具有预示人物命运的作用。这句诗出自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文是: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2)

诗中描写的是王昭君,历史上称其为”明妃“,这只能说明林黛玉后面成为了某位王侯的妃子。

至于是谁?那还得看贾宝玉是如何在里面牵线的。

《红楼梦》这本书虽然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但是也掺杂着其他人物的情感纠葛,比如贾环和彩霞,香菱和薛蟠。其中最有趣的当属贾宝玉和袭人的关系。袭人是贾宝玉初试云雨的对象,而且还得到了王夫人的认可,领着姨娘的月例,照理说应该是贾宝玉的房里人无疑了。只是可惜贾宝玉”为他人作嫁衣裳“。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3)

贾宝玉在外交际,总免不了结识三教九流的人,况且以贾宝玉单纯的性格,并不计较出身。在二十八回,贾宝玉与”琪官“蒋玉菡一见如故,将一个玉玦扇坠送给蒋玉菡作为见面礼,礼尚往来,蒋玉菡就将第一次系的北静王赏赐的茜香国的红汗巾与贾宝玉所系的松花汗巾交换了,殊不知,贾宝玉这根汗巾是袭人所赠,而蒋玉菡当场将这根松花汗巾系回家了。

贾宝玉回到怡红院后,将这根红汗巾送给袭人,虽然被拒绝,但是他还是趁她在睡梦中之时,把那根红汗巾系到了袭人腰间。这一系意义非常,怎么说呢?在三十五回中,宝玉让薛宝钗的丫鬟莺儿打络子,宝玉问松花色的汗巾子配什么颜色,莺儿道:“松花配桃红。”所以最后蒋玉菡娶了袭人,“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也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才没有寻死觅活,安心过日子。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4)

另外,当初元妃从宫中赏赐礼物,大观园诸姐妹并无差异,只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礼物一样,照理说应该是宝黛一样,结果林黛玉反而次一等,最后成就了“金玉良缘”,所以说曹公的安排都是有深意的,北静王送礼和元春一样,有着月老红线作用。那么,北静王几次送礼,究竟跟宝黛的姻缘有没有什么关碍呢?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5)

第十四回中,贾宝玉第一次和北静王相见。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可知当真是人中龙凤,而且年纪与林黛玉贾宝玉辈并不差多少,也是个乘龙快婿。北静王对宝玉赞叹有加,并把手中珍贵的鹡鸰香串送给宝玉做见面礼,后来林黛玉替林如海办完丧事回到贾府,贾宝玉珍重将鹡鸰香串取出来送给林黛玉,林黛玉不问三七二十一,说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说完掷而不取,宝玉只好收回。在这里,林黛玉实际上是拒绝和北静王扯上关系的,那么抛开不管就好了,但是曹公偏偏又安排了第二次牵线。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6)

在四十五回中,宝玉深夜来探望林黛玉时,恰好下了大雨,他就披上北静王赠送的蓑衣三件套前来。林黛玉见了还说贾宝玉像“渔翁”,因为蓑衣不怕水,林黛玉来了兴趣,贾宝玉就说明了蓑衣的来历,还说帮林黛玉也弄来一套,这个时候,林黛玉也是拒绝的,但是并不是因为这是北静王送的,而是因为臭美,担心披上就跟画上的“渔婆”一样,“渔翁渔婆”都是出自林黛玉之口,而本身渔翁渔婆就是正儿八经的一对,贾宝玉全程没有意识到,倒是林黛玉害羞到咳嗽。这一次,林黛玉的态度有所转变,那是不是意味着牵线的事有转机了呢?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7)

虽然这样分析,贾宝玉挺可怜的,房里人和心上人最终都与自己无缘,不过谁让他的劫数是薛宝钗呢!这也没什么好同情的了。重点是,北静王为什么会知道林黛玉的存在呢?古代贵族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连看个大夫都要隔着床帘,更别说直接相见了。唯一的可能就是又是贾宝玉起到中间人的作用。四十三回中,贾宝玉不敢坦白是出去祭奠金钏儿,就随口找理由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北静王爱妾去世本来是家事,如果是正常拜祭,那也是贾府当权者出面,而贾宝玉是去安慰他,这就说明北静王与贾宝玉已经引为至交了。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8)

两个好朋友有什么心事不能分享的?四十八回中,贾宝玉就说:“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这里说明贾宝玉是有分享诗社所作诗词的习惯,又会把那些诗词题在扇子上。按照贾宝玉一口一个”林妹妹“的脾性,还有之前想让贾母夸奖林黛玉的先例,自己的表妹这么优秀,难保贾宝玉不会跟北静王说起,或者是北静王看了诗词,心存好奇问起也行,总之林黛玉的好处通过贾宝玉之口让北静王知悉了。如此如花美眷,再加上才华横溢,北静王又是喜欢文雅之人,难保不会上了心。

贾宝玉择偶的标准(潇湘妃子和北静王水溶冥冥之中结下不解之缘)(9)

其实想想,潇湘二字,原来不就是指湖南境内”潇水河“和”湘江“嘛,横竖都是水,而北静王名字为”水溶“,这样说起来,两人有关系也不算牵强。但是按照林黛玉的性格,最多上演的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说不定最后林黛玉郁郁而终,贾宝玉感伤而泣,这样才解释得通林黛玉看了《荆钗记》之后的感慨。不过呢,曹公没有把后四十回补充完整,三人之间的故事曲折究竟如何,也只能凭后来者去深究了。

照片来自网络


这是林深时见鹿,清醒时作文的@糊涂青年原创的文章。学业繁忙,努力不停更,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与你一起品美文,侃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