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小月兄今天只上了一节语文课,所以课堂内的东西似乎确实没有什么好写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教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教师(由二年级第二堂语文课想到师爱如何宽严有度)

二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教师

文:湖南小月兄

今天只上了一节语文课,所以课堂内的东西似乎确实没有什么好写的。

写什么好呢?就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或许我可以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写一写师爱如何宽严有度。

对于这个话题,有人或许会心生疑问,什么?作为教师,爱自己的学生,不应该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吗?

如果这样想,似乎也是很正常的。这就好像我们看到任何人任何事情,一开始就会有一个粗浅的结论一样。

事实上,作为一个新手教师,我其实也是最近一年多才真正明白该如何宽严有度地去实现“师爱”的。

这种悟到的感觉就有点像有一次我听樊登读书,樊登讲一本成年人为什么要去经营婚姻以及如何经营婚姻的书,其中,他提到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却又最为广泛存在的原因,那就是,婚姻,影响人的寿命。

在听到这本书之前,我可能也跟绝大部分人一样,并没有对婚姻用上科学的、审视的眼光,而在那之后呢,我像是马上拥有了一个很有必要去重视去改变的原因。

可见,有些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之所以没有,一方面当然可能是因为缺乏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跟我们看待它的眼光有关。

就像,在很久以前,我虽然很多次听人提到爱,听老师提到爱,但爱是什么,爱要怎么去做,其实我是不那么明白的。

同样在听樊登读书的时候,樊登在一本书中提到,有人问要怎么去爱,那人就回答他,你去爱啊,你去爱就好了。

在这个对话中,第一个人口中的爱是一个概念一个疑问,第二个人口中的爱却代表行动,他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不知道怎么去爱也要先去爱,爱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想去爱,那去做就好了。

所以,我今天的这种明白,就好像回答怎么去爱的那个人,我之所以明白过来,是因为我确确实实这么去做了,于是有了一点真真切切的感受,于是爱也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变成了一种行动和一丁点的心得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如何去落实“师爱”呢?第一条,大概是没有分别心。

没有分别心,似乎是佛教用语,大意是看到万物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没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也没有好和不好的概念。

回首这一年多,我想我大概可能真的做到了没有分别心,更因此受益。

首先,没有分别心就没有怨愤,没有怨愤,就能让学生接受你,信服你。这种因果关系,说起来玄妙,其实就像大家都不会排斥阳光和空气一样。

毕竟,阳光和空气算得上是最没有分别心的了。

光是如此,当然不够,于是就要讲到一个宽严有度的问题。

之所以要宽严有度,是因为人毕竟是情感动物,如果一宽俱宽或是一严俱严,恐怕任是谁都会受不了。

那,什么时候严,什么时候宽呢?

在我看来,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时,要严,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宽。

比如,在我的课堂上,我是很重视孩子们在纪律方面的表现的,我常常对孩子们说,我很喜欢你们,但我对课堂也是有要求的。

在我看来,纪律就是原则性的问题,要严。

又比如,我常常跟孩子们说,要认真做笔记,下课我要检查的。下课了,我就真的开始挨个检查了。

这个,也是我所认为的严,因为做笔记,听老师的要求,也是原则性的问题,得严。

那,这个时候,有没有宽呢?

也是有的。

依然拿下课检查作业这件事来说,我所说的严,不仅是对学生的,也是对老师的。因为我会真的一个一个检查,也会一个一个登记。我得用这种严的行为来让学生明白,这是需要重视和完成的事情。

那,在这个严的过程中,有没有宽呢?也是有的。

比如有学生没有完成,那我就会对他说,马上补上或者中午补上。一旦他补上,我还要肯定他及时补上的行为。

在我看来,这就是宽。

大概因为有严有宽,所以我在没有当班主任的情况下,也能在孩子们面前有威信的同时得到他们的喜欢。

在我看来,这样的宽严有度,这样的一种平衡,无论是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极其有必要的。

只是,或许我的这种彻悟,很多人早已具备,只是不屑于说出来罢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权当是我的一次自我反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