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起伏兴衰

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头戴圣爱德华王冠加冕为王,故事还得从王冠的第一任主人爱德华说起。爱德华是当时英格兰土著盎格鲁撒克逊的最后一任国王,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为公为民,清心寡欲,未留子嗣。1066年,此时正值苏洵病故,苏轼回家守丧,爱德华结束了虔诚的一生,因其对基督教信仰坚定,被称忏悔者爱德华。他表弟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称爱德华生前曾答应将英格兰国王让贤于自己,高举正义大旗,断然攻入英格兰,当年年底自封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也叫作征服者威廉。从此英国进入了第一个封建王朝—诺曼底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征服者威廉迅速镇压各地起义,摸清整个英格兰土地使用情况和经济状况,彻底掌控全国的财政大权。重用诺曼人压制旧贵族。

英国王室和首相关系(英国王室与议会的千年恩怨)(1)

征服者威廉铁腕手段奠定了后世王室统治的基础,但他这一脉没能持续太久,第四任国王死后,征服者威廉的外孙亨利二世继位,1154年,诺曼底王朝改弦金花雀王朝。亨利二世可谓是野心勃勃,从征兵到告状全部越过贵族,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把行政,军事,司法一手抓,大权在握,无法收取中介费的英国贵族只能眼睁睁看着,滋生出仇恨的萌芽。亨利二世晚年比较凄惨,他的王后和两个儿子相继背叛,(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欧洲王室之间很多政治联姻,娘家的实力挺强,有时候稍微风流一点代价可能挺大的),接下来继位的人是著名狮心王理查,他是亨利二世的第三个儿子,逼父退位,兄弟相残,还有高超的军事能力,也有人叫他欧洲李世民,他这一生确实也足够传奇,基本上精力都在参与十字军东征,在位十年,只有大约6个月在英格兰土地上,戎马一生的典范。打仗是需要花钱的,他花光了父亲亨利二世攒下的金库,把官方职位,土地,和一些特权卖给贵族。英雄逝去后,他的接任者,无地王约翰,对外与法战争,屡战屡败,失去了英国在欧洲大陆大部分领地,对内大失民心,巧令名目加税。

英格兰贵族终于等来了机会,1215年6月15日,失地王约翰被迫签署了,限制国王权利的大宪章。议会正式进入故事主线,大宪章第六十一条规定,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大宪章执行,在发现国王犯错时,可以采取武力手段帮助其改正错误。无地王哪能受得了这种委屈,第二年全盘推翻大宪章。英国陷入王室和贵族争权的局面,约翰不久后便撒手人寰。继任的亨利三世年仅九岁,少主年幼,自然任人摆布,英国贵族真的按照大宪章统治了英格兰近十年。亨利三世成年后开始重建国王权利,可惜有心无力,双方僵持到1265年,亨利的妹夫孟福尔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议会。此时英国人普遍支持孟福尔改革,但保王党实力仍不可小觑,所以孟福尔手握大权也不敢轻举妄动。改革派内部也不是铁桶一块,他们开始争权夺利,终究是贵族的底蕴不够,同年八月,孟福尔死在了英国下任国王爱德华一世手里。至此,英国贵族第一次与王室的争权以失败告终了。但英国议会保留下来了,邀请贵族和平民参加议会的形式也保留下来了。

此后13到15世纪,大宪章反复修改了四十多次,王权和贵族也慢慢形成了一种默契,再精明能干的国王手里,议会是辅助国王统治的有力工具,出谋划策的成分更多,如果国王平庸无为,反对派贵族也会利用议会操控政局。

英国王室和首相关系(英国王室与议会的千年恩怨)(2)

英国王权最有分量的时代,应该是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吧。他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任君主,上位时期,英国积贫积弱,44年后,英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16世纪中旬,英国资本主义有了发展的趋势,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平民越发不满教会对思想的束缚。伊丽莎白一世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阻止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进一步加强王权专制,也让英国人民相信女王和他们利益一致。经济上注重商业,发展纺织业和手工业。鼓励造船和航海,1600年,在伊丽莎白支持下英国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一个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的雏形慢慢建立起来。

盛极必衰,晚年的伊丽莎白一世对英国的掌控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长期战争压的英国财政喘不动气,把商品专卖权赏给宠臣也挡了资产阶级的路。女王死后,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摆到桌面上了,他的侄子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把议会赶下谈判桌。詹姆士的儿子查理一世更是解散议会长达11年。王权和议会的矛盾终于引爆,1649年,查理一世成为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但屠龙者成为了恶龙,议会领导人克伦威尔控制军队取代议会开始军事独裁。无奈之下,克伦威尔死后议会同意复辟王权。17世纪文艺复兴对个人意识的启蒙,绝对王权的统治秩序也渐渐失去了合理的背景。1689,议会在法律上从过完成手里接过了英国的主权,也就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接下来工业革命到了,生产关系进一步向资本主义无限逐利的方向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王权和议会也有了新的默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时代,黄金时代,欧洲祖母,这些词都是形容他的。虽然是君主立宪制,她还是能在诸多限制下掌握巨大的权利,她可以决定首相的人选,甚至在1856年为了达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战的目的,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通过殖民和战争,英国占领面积达到了地球大陆面积的四分之一。随着丈夫阿尔伯特的离世,维多利亚也淡出公众视线。

英国王室和首相关系(英国王室与议会的千年恩怨)(3)

王权作为一种象征是历史的必然,维多利亚之后的国王,慢慢成为标志作用的橡皮图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