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1 关于我”

个人情况

姓名:余姚市

英文名:Yuyao City

原名:姚城、姚江

民族:汉

电话区号:0574

邮编:315400

车牌代码:浙B

语言: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余姚话,普通话

人生座右铭:文载七千年河姆渡,景秀八百里四明山。

市花:杜鹃花

市树:广玉兰

市果:杨梅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2)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3)

家庭情况

监护人:宁波

家庭成员:

1个乡:鹿亭乡

14个镇:临山镇、黄家埠镇、小曹娥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大隐镇、陆埠镇、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

6个街道: :梨洲街道、凤山街道、兰江街道、阳明街道、低塘街道、郎霞街道

子女数量:83.73万人(2017年)

家庭住址: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住房面积:1501平方公里

家庭收入:1023.23亿元(2017年)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4)

“ No.2 我的情况”

荣誉称号

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县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 中国卫生城市

中国科技先进(县)市 中国体育先进(县)市 中国文化模范(县)市

中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2009年中国十大(县级)最具幸福感城市

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先进县(市、区) 2010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2011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金奖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文明城市提名 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城市民生成就大奖

全球绿色城市 低碳先锋城市 浙江省森林城市

浙江省环保模范城市 2017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杨梅之乡、榨菜之乡、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中国早熟密梨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红枫之乡

“ No.3 我的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不明。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

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余姚州。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1949年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2012年,辖阳明、凤山、梨洲、兰江、低塘、朗霞6个街道,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牟山、马渚、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陆埠、大隐、梁弄、大岚、四明山14个镇和鹿亭乡,隶属宁波市代管。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5)

“ No.4 我家的美景”

余姚北濒钱江涌湖的杭州湾,南连峰峦叠翠的四明山,姚江蜿蜒一水中流,自然风光旖旎宜人。作为当年会稽—四明山—天台这条“唐诗之路”的重要一站,在千里四明的七十二峰,道教第九洞天丹山赤水、四窗岩、鹁鸪岩、白水冲、仰天湖等人间胜景,留下了李白、孟浩然、范仲淹、王安石、陆游等历代骚人墨客的足迹和诗章。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6)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年代古老、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的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之初,曾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河姆渡文化”名扬四海,各方专家学者纷沓而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7)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山青、水秀、谷幽、岩奇、瀑壮,有“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之美称,自然生态景观遍布全区。

  四明湖,既有西湖的秀丽又有洞庭湖的潇洒。四明湖度假村就位于四明湖畔,湖中岛屿点缀,四周峰峦叠翠,环湖古迹众多。度假村以原始、秀美、自然的风姿,惊奇、刺激、新颖的娱乐设施,成为都市人们向往的胜地。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8)

天下玉苑

天下玉苑位于大隐九龙山下,是一个以玉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品和人文胜迹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9)

丹山赤水风景区

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位于大岚镇柿林村,距余姚市区45公里。景区面积6.05平方公里,为余姚市第一个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气候宜人,是一处以峡谷景观为依托,以道教文化、浙东古山村风情为文化内涵,以绝壁、奇岩、古桥、流溪、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道家尊之为第九洞天。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0)

古镇梁弄

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等渚多诗人驻足于此。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1)

白水冲瀑布

 白水冲,在梁弄镇南四公里的白水山上。白水山又名白山,因有白公在此修炼得道而名,山上有冶山、屏风、石屋、云根四峰,石屋峰怪石嶙峋,峭壁悬崖;云根峰苍翠夺目,流泉生辉。两峰之间,一帘飞瀑从53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形若白龙飞天,声若沉雷震地,蔚为壮观,这就是白水飞瀑,俗称白水冲。历代诗人对此瀑歌吟甚多,描绘都非常形象生动,如元代赵澹山称之为:“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惊雷。”明代沈明臣也留下了“潺湲吹古雪,倒卷入银河”的诗句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2)

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

  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主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七楼七底,重檐硬山,结构简朴,气势较大,展现了浙东地区明清楼宅建筑的基本风貌。主楼设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览以翔实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了王阳明先生作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绝顶”人物光辉灿烂的一生。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3)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四明山是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曾有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鲜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等众多红色革命遗迹,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2005年,四明山以其重要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资源和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的显著历史地位,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4)

云河漂流

云河漂流景区水上漂流所在的晓鹿大溪,古称长涧,发源泉于海拔777米高的白岩尖,自西向东横贯鹿亭乡全境。鹿亭境内段长约15公里,溪道曲折,左冲右突,跌宕起伏,高差适宜,张合有度,是漂流之胜地。“漂于山水间,意在云雾中”,便是云河漂流真实之写照。

浙江余姚市风景(美丽浙江余姚市)(15)

龙泉山

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 “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南宋初,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的追索,逃经余姚时亦登龙泉山,饮了龙泉之水,感到甘甜爽口。他返回临安(今临安)后,曾专程派人来余姚,取此泉之水饮用。


丹山图咏

(晋)木华

其山东面如惊浪,

七十高峰列烟嶂。

一条流水入句章,

二仙圣德彰慈养。

留题丹山

(宋)唐震

四明光照九霄寒,阆苑神仙日往还。

瀑布远从银汉落,洞门长锁白云闲。

深崖瑞木金文润,绝顶灵槎铁色斑。

无限遗踪人莫识,落花香泛水潺潺。

地图找不到最新的!!见谅!!有错欢迎大家指出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