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漠漠孤烟
若耶溪
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浙江绍兴一条著名的溪流,相传此溪有七十二支流,自平水而北,会三十六溪之水,流经龙舌(位于宁波),汇于禹陵(位于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然后分为两支,一支西折经稽山桥注入镜湖,一支继续北向出三江闸入海,全长百里。
有山才有水,若耶溪与若耶山是相对应的,若耶山是若耶溪的源头。但这座山现在不能确指,就象“若耶”两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弄不明白,通常的說法是,“若耶”为远古越音“遗孑”,汉字附会而来。在越語中,“若”读作“捏”,“ 若耶”两字是个指代詞,应用很广。但在过去,若耶山是能够确指的,据说此山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樵岘麻潭"。清朝《康熙会稽县志》写得明明白白:“若耶山,在县南四十四里。”可见若耶山就在会稽,再参照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此山下有一深潭。
浣纱女
不过,在描写若耶溪的唐诗里面,最著名的应该是楼颖的《西施石》和王轩的《题西施石》。
唐代.楼颖《西施石》: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唐.王轩《题西施石》:
岭上千峰秀,
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
不见浣纱人。
这两首唐诗都与越国美女西施有关。
西施画像
绍兴是历史上的越国古都,相传,流经其境的若耶溪正是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地方。按照字面意思,“浣”指洗涤,“纱”是一种布料,也代指衣服,“浣纱”即洗衣服。后来,“浣纱”一词演化为词牌名——浣溪沙。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女子叫西施,她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当她到若耶溪洗衣服时,清彻的溪水映照着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她的倒影被水中的鱼儿看见,竟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到水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越国流传开来。
当时,吴国和越国正在打仗。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越军惨败,越王勾践作了战俘,越国大夫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到吴国做奴隶。
三年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和范蠡。勾践回到越国,卧薪尝胆,力图报仇雪耻,于是采用范蠡的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
西施到了吴国王宫,她凭借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致使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
就这样,西施为国牺牲的故事在民间世代流传,很多文学作品把她塑造成春秋末期左右吴、越两国命运的女子加以渲染。
西施的美好结局
而西施最后的结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西施被投水杀身。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墨子·亲士》篇:“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意思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也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指皮袋。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
另一种说法是,西施跟随谋士范蠡归隐于五湖。《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唐杜牧所作《杜娘诗》有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因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传说,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遭到“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结成美满姻缘,皆隐五湖的故事。
但是,有史学家认为,历史上实无西施其人,他们的依据是,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已屡见“西施”之说。如《管子·小称》篇中就载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见,“西施”至少比勾践早出生200多年。又据《庄子·齐物论》云:“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而这个“西施”又比吴越交战早100多年。据此推测,“西施”一词是古代对美女的艳称,并非专指某一个人,漂亮女子都可称为西施。先秦诸子之后,贾谊《新书·劝学篇》、刘向《说苑·尊贤篇》、陆贾《新语》以及《淮南子》中虽然也都提及西施,但仅仅把她作为一个美女的形象,而且多与毛嫱双双并出,一点也看不出西施与吴越两国的政事有什么纠葛。
到了东汉,袁康的《越绝书》才有勾践报仇用美人计的记载:“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后世作品中西施身吴心越,为越国雪耻灭吴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故事,主要就是根据袁康的《越绝书》的记载逐步演变而来的。
总之,历史上有无西施其人,以及她的结局如何,尚待考。
烟雨蒙蒙若耶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