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环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物质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必须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努力推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业资源环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物质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必须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努力推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与体系能力建设。农业部牵头编制印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文件,明确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目标。同时,形成了四级农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建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等,不断提升监测能力。如湖南省在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过程中,采取逐步加密、分级、分区域组织开展稻米重金属和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一对一”普查监测的方法,累计调查取样10万多个,摸清了长株潭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稻米重金属超标分布区域、面积和程度。根据重金属污染程度的不同,实行分区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大力推进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深入实施绿色防控,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建设,特别是在2015年初,还启动实施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二是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浙江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指导监督全省1万多家年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逐场逐户制定治理方案,采取生态消纳、工业化治理和截污纳管等方式进行治理,到今年6月底,完成率87.4%。三是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启动京津冀地区镇域级秸秆全量化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四是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配合国家标准委开展地膜标准修订工作,连续4年实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在西北、华北地区安排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补助资金,启动实施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