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好呀,五一假期结束了,今天来继续讲讲新课改~前几天已经发了关于语文和数学课改的新课标解读,后台有很多朋友私信我说“学到了”,看到自己的一些思考能给大家一些教育的启发,真的很有动力呀~
数学新课改“新”在哪?家长一定要知道这几点
十年一遇的新课改,语文怎么改,我一文说清楚
今天加更是想跟大家详细讲讲“三大主科”中的最后一科——英语。
最近网上一直有很多关于“英语课时变少了、变难了、更费妈了”的声音,我看到的第一时间,是先在脑海里打了个问号: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我又去挖出2011年的课标文件,结合了英语课标研制组的程晓堂教授的新课标解读讲座,给大家细细梳理一下,英语课改,改了什么,注重什么,家长能够帮孩子做些什么。
程教授的讲座资源和英语课改文件我也给大家找好了,大家可以先“点赞” “转发”今天的文章,在私信我发送关键词“英语讲座”就可以获取视频了。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讲讲新课标解读中的“误区”。
误区一:课程占比减少了
新课标一出来,有一张图在朋友圈传得非常火,那就是在新课标中,英语课时的占比只有6-8%,与道德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英语的课时占比减少了,地位也被大大降低了。
为了搞清楚课改中英语课时的真正变化,我找到了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里面找到了答案。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1年前,英语的课时占比就已经是6%-8%,而今年的新课标也并没有改动这个占比。关于英语课时在所有学科中排倒数的说法,其实也能在表里找到原因。
新课标里提出,开设英语的年级应从三年级起,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一二年级开设,但也只能开设听说课。而体育、道德法治这些科目,从孩子一年级就开设了。所以英语课时占比低,其实是开设年段比较靠后的原因。
之前一直有声音在说,建议取消“英语主科的学习地位”。而这次新课标的改革,确定了未来十年英语还会健在。
误区二:词汇量大幅增加了
另一个让家长们纷纷感到“心累”的点就是,“旧课标中,要求孩子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从1500飙到了2000个”这一说法。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对比了新旧两份课标后,又发现了真相。
2011年版的课标对孩子的词汇量要求是:“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而2022年版的课标,对词汇量的要求是:“学习并使用约1600个单词进行交流和表达,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100-300个单词。”
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初中这九年,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词汇最后依然是1600个左右。那为什么会出现“2000个词”的说法呢?这其实是新课标中,对学有余力的孩子的额外词汇量要求。
也就是说,新课标的2000词汇量,其实是给教育资源和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孩子的一个学习建议,而不是强制要求。需要记多少单词,最后还是要看孩子的具体能力,而且多出来的200个词,放到义务教育的九年里,其实并不多,所以朋友们不用太过焦虑。
误区三:阅读难度变大了
最后一个被大家热议的变动,就是“新课标里英语阅读量太庞大了,阅读深度要求太高了”。
附上了一张新课标中,“要求阅读量达15万词,新增三个阅读技能”的截图。
我对比了2011年的旧课标,发现15万词的阅读量其实是一直存在的。
也就是说,阅读量并没有变得更多。那么阅读要求有没有变多呢?有,但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新课标中增加的要求,其实是对旧课标的补充和完善。
换而言之,就算新课改没有提出这些要求,孩子也同样需要学习怎么理解文章、语句中的逻辑;也要学会听懂英语口语中的停顿有什么含义。因为融入英语语境,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英语阅读内容的转变,确实会减少生硬的“填鸭式”练习,所以孩子将会需要拥有比较好的视听说能力,来面对形式更灵活的课堂和考试,具体怎么做我会在后面详细给大家讲。
讲完我们不要跳进的误区,现在就来和大家聊聊英语课改中,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几个点,让大家能够心中有数,知道孩子学好英语需要有哪些能力,以及我们家长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
关注点一:新增核心素养
和语文数学一样,英语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了孩子学习英语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这和语文的核心素养看上去有些相似,但如果再细化一点,就能看到很明确的培养目标:
语言能力:能够通过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英语,认识到英语和汉语的异同点。
文化意识: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思维品质:学会从多个角度看世界,用英语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能力:对英语保持兴趣,主动参与英语的学习。学会倾听,乐于交流。
可以看到,如果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让孩子学会表达,拥有一个华夏民族的内心,那么英语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孩子学会“开眼看世界”,拓展自己的格局。
新课标中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这四个核心素养而制定的,大方向上依然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没有变。
关注点二:分级体系变化
第二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点,就是分级体系的改变。2011年旧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内容分为了五个等级。而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减少为三级,而且每一级后面都有一个“ ”号级别。
从五级降为三级,这就意味着每一级台阶的坡度会更大。而且每一个级别后面的“ 号”,就是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的级别。
这也是被讨论得比较多的一点,但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新课标中的一级代表着3-4年级,二级代表着5-6年级。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新旧课标的课程梯度其实没有区别。
而在三级(7-9年级)的阶段,新课标也给出了比较细化的要求,所以也不用太担心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超纲和偏难的内容。
关注点三:课程内容转变
刚刚跟大家讲到,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将会是英语课程内容的核心。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这两个素养。为什么呢?
程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真正”的语言能力。
他拿了一道很常见的听力题来举例:请选出听到的句子中出现过的单词。
做对了这道题,并不代表孩子有语言能力;而做错了这道题,也不能证明孩子没有语言能力。“因为没有人会在日常对话中追着一个单词来听,所以这道题并没有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景”,程教授这样解释道。这就是以往填鸭式的题目的不足之处:不用完全知道题目说什么,听到“关键词”就能做对了。
那什么才算“真实情景”呢?程教授又举了一个例子:
给出一幅图,图中的每个人都在做不同的事情,要孩子在听录音的过程中理清图片上的人的名字。这种现实中会出现的情境,才是考验孩子“真正”语言能力的题目。
程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真实的课堂”。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内容一般都是围绕着书本来进行。而“真实的课堂”,更多的是发生在生活的情境中的,让孩子运用英语来沟通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用英文来作自我介绍,用英文来分享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的英文名,英语小组,这些都是在创造一个英文沟通的真实情境,鼓励孩子进行有意义的真实交流,让英语课程拥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当然,英语情境不只局限在课堂,在家里也能够创造,我在之前就分享过如何在家里也能营造出好玩的英语情境,让孩子逐渐学会用英语表达自我,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下面的蓝字回看 ↓
★ 孩子双语启蒙中,忽视了这点你会错过一个亿
除了真实的语言能力,程教授还提出了英语学习中“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老师在课上问孩子: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你喜欢什么动物?)
孩子答:I like pandas.(我喜欢大熊猫。)
老师又问:Why?(为什么?)
孩子答:Because they're white and black.
(因为它是黑色和白色的。)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回答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呢?程教授又补充,孩子之所以会这么回答,是因为老师在之前讲过一个例句:
I like rabbit,because they're white.
(我喜欢兔子,因为它是白色的。)
而孩子之所以会用颜色来作为喜欢大熊猫的理由,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黑白色,而是因为课堂上的“例句”就是这么表述的。这种缺乏思维含量的互动,是不会让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的,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说、去写。
程教授因此提出,孩子的英语表达,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我们不仅仅要孩子开口去讲英语,还要培养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条理地把一件事讲清楚。
这其实不只是英语一科需要做到的,凡是需要表达的学科,都需要这种“思维品质”。所以我们家长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试着把一件事情的脉络给梳理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之前也发过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听我劝,多花时间跟孩子扯闲篇儿,准能让孩子学习早开窍
关注点四:强调语篇内容
新课标中,还强调并丰富了语篇教学这个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呈现对话、记叙文、说明文等形式,让孩子知道不同的文体要怎么看,讲的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也用程教授的话来说,“语篇就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载体,他们看的对话、故事、唱的歌,都属于语篇的一类。”所以,让孩子“广泛性阅读”,提高思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我截出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语篇类型,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选择合适的、不同体裁的内容去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还强调了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而可以是更丰富的材料,比如英语绘本、短剧、时文等等。学习并掌握不同种类的语篇,是英语课程中的重点之一。
关注点五:考试内容改动
最后就是朋友们都很关心的考试内容了,这次的改动主要有四点,我来给大家逐个讲。
1. 开放题增多
课标中明确提到,“要积极采用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体现能力与情感态度水平的试题,避免采用机械记忆类试题。”同时还会提高开放题的比例。
也就是说,以后的试题会更侧重孩子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死板地把答案和范文套上去就能拿高分了。
2. 增加口语考试
“哑巴英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课改已经明确了要考口语,并且已经给出了例题。
这要求孩子不止于会简单地读单词、句子、文章,还会更注重口语的情景式教学,让孩子能够在多种生活场景下熟练地运用口语。所以让孩子多开口读英语,真的很有必要。
除了口语,听力部分也会越来越重要,“听说读写看”缺一不可。细心的朋友应该也能发现,其实新课标中一直都有提到要让孩子每周都有30分钟以上的视听活动,其实就是在为孩子的听读写考试打基础。
3. 重视表达能力
过去的英语写作/口语考试,只要背熟了某个话题的范文,基本上就可以在考试中套用了。
但在新课标中,对孩子表达能力的考察形式和话题会更加灵活多变。比如在5-6年级中,要求孩子会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在三级的“ ”要求里,更是要求“恰当质疑语篇当中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
所以新课标的英语写作/口语不再是模式化的,而是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较流畅的表达能力,说或写出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观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4. 重视传统文化
新课标的命题规划中,强调了“价值取向”这个点,主要会以作文的形式,让孩子向世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也给出了例题。
这个改动,其实宗旨就是四个字:文化自信。课标中反复强调“育人”这个概念,具体要怎么育?答案就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可以带孩子多看有趣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绘本、杂志,让他积累足够的文化常识,如果碰上了介绍传统文化的作文题,也能做到言之有物。
写在最后
终于和大家聊完了“小学三巨头”的最后一科,英语的新旧课标文件一共有快四百页,内容很多很杂,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没有变得多难,只是不能再靠“死记硬背”拿高分了。灵活的“逻辑思维”,丰富的“阅读积累”,流畅的“口语表达”,才是孩子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讲座的最后,有一个提问是这样的:新课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并不低,这是不是和“双减”有冲突呢?
程教授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他说其实两者并不冲突。“双减”是减轻负担,但并不等于降低要求。义务教育过去的问题是,“课堂没学好,课后加作业,校内没学好,校外去补习”。
究其根源,是以前的课程效率太低,没有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学进脑,灵活运用。而这次的新课标,其实就是在改变以往低效、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从效果上看,新课标也是在给孩子减轻课后的作业负担和校外的学习负担。
听完程教授的这番话,我对新课改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所以在这里分享给你们。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放平心,坚定陪伴孩子学习的方向。新课改不是“洪水猛兽”,它的目的,永远都是让孩子能够摆脱应试做题的束缚,用脑海中的知识造成一艘小船,载着他乘风破浪。
最后,想听程教授的讲座和下载英语课改文件的朋友,可以先“点赞” “转发”今天的文章,在私信我发送关键词“英语讲座”就可以获取资源了❤️
END
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微博 萌芽研究所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