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擦肩而过

王健林和张一鸣,这俩人怎么会有交集?

这个交集在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他们的擦肩而过。榜单嘛,就像学生的成绩单排名,无非是上上下下,有人升级,有人降级,这两个一个升起,一个降下,擦肩而过,颇可琢磨。

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1954年出生,66岁的商业地产老大王健林以883.9亿元的财富位列第14位。要知道去年,王健林可是以1566.3亿元的财富位居马云、马化腾、许家印之后,排名第4。

张一鸣为什么这么牛(王健林张一鸣到底哪里不同)(1)

而1983年出生,今年35岁的张一鸣,以1011.1亿元的财富排名第10,成为榜单上面最年轻的成员。在北京这个城市来说,已经力压原首富,成为了真正的老大。

作为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白手起家,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今日头条已成为成为各自细分领域霸主。

时代飞驰,风云变幻,风口已经改变了方向,这个擦肩而过不过是个小小迹象。

02,王氏霸气

时代变幻,如滚滚洪流,不可阻挡。

也不能说万达对变化没有预期,万达进军文化娱乐业,万达进入文化,进入国际化也比较早,一度还收购了美国最大电影院线AMC。在国内也是动作频频,就在七八年前,还有万达请的猎头公司找我去青岛东方影都任职,年薪开出了数百万。

我最后没去,当然也参考了已经去万达朋友的意见,主要还是从公开资料里进行的一些直觉分析。看王健林的架势,看着大家在面前心惊胆战的样子,就不想去。在同行业里,他是给钱不少,但是那种感觉像进了地狱,咱也不想给钱做奴隶。这种判断看来是对的,后来就出了万达女高管跳楼的事。

张一鸣为什么这么牛(王健林张一鸣到底哪里不同)(2)

王氏霸气,锋芒过处,肃杀一片。

03,张氏锋芒

财富风云,变换流转,今天到了张一鸣。

这个36岁的年青人,凭什么?就凭他的“Stay hungry, Stay young”吧。饥饿,年轻,就是本钱。

张一鸣为什么这么牛(王健林张一鸣到底哪里不同)(3)

有一次看张一鸣在他们创业时的办公室,虽然是在“宇宙中心”,却是吃住行工作一体的居室,这边工作那边炒菜的味儿就飘过来了,大家在阳台排队吃饭,一个盆放菜,一个盆放饭,就这样的开始,饥饿,年轻,他带着一帮年青人像一道闪电,创造出奇迹。

张氏锋芒,剑气内敛,成于无形。

04,狠在哪里

这一老一少,皆非凡夫,有此成就的人必有一股狠劲儿。

从岁数来说,张一鸣算是王健林的儿女辈。和叱诧风云、不怒自威的王健林比起来,张一鸣的狠劲儿在哪儿?看不到啊!看着普普通通,腼腆随和,就连阅人无数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对他的判断都是是:太文弱,不像干大事儿的。

张一鸣为什么这么牛(王健林张一鸣到底哪里不同)(4)

张一鸣的眉眼之间没有老大的狠劲儿和派头,可是他,凭什么~

那么张一鸣到底狠在哪里?是“Stay hungry”吗?是,也不只是,这是每个成功者的特质,进入榜单的人没一个不是,永不满足,永远追求的进取心。张一鸣也有这种狠劲,在面临收购诱惑的时候他说过一句特硬气的狠话:我创办今日头条,不是为了成为腾讯的员工!这在两大阵营对垒交锋的情势下,是要有绝对狠劲儿的。

张一鸣为什么这么牛(王健林张一鸣到底哪里不同)(5)

那么,接下来还有“Stay young”,这是他的绝对优势。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不圆滑世故。十几年过去了,张一鸣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一直“Stay young”。

这就是新一代和老辈人的不同,也是中国深刻变化的缩影。

希望张一鸣别变成那样的人,永远,一直,“Stay young”!

张一鸣为什么这么牛(王健林张一鸣到底哪里不同)(6)

00,一封小信

按说到这里文章就应该结束了,但有位朋友写了一封给张一鸣的信,托我转交。我不认识他,开始也不想,在此我只是做人生观察而已。不过看了他的信有些感动,觉得应该帮他,原信遂照录于此:

给张一鸣的一封信

20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工作。刚刚工作,一切还都新鲜,后来每当双休日的时候,我总是满怀烦恼,非常烦躁,莫名的烦躁。

一开始的几个月还不明显,没过多久就越来越严重。女友问我为什么,我说,“感觉在这里我和时代发展毫无关联”。苦闷!感觉被世界抛弃,那时候看了很多哲学书,翻找有关人生哲学的部分,试图在书中找到答案。经过一段时间,有一天女友对我说;亲爱的,你去北京吧,或许你的世界在那里。

于是,我到了北京。在中关村地下室里狂背了一年英语,考上了中国最高艺术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后来的二十年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的企业工作。在此前的十几年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中,我积累了很多国际交流经验,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需要提高效率效能比。我深深感觉到再利用传统方式做会存在对资源浪费和效果较低的问题。也一直在研究用什么方法提高效率,期间对外文化贸易也做过一些工作。

我也去过很多国家的博物馆,每次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里,我就觉得我们的孩子不了解世界,世界更不了解我们。我在伦敦的朋友说,日本人特别会推广他们的文化,他们给伦敦市政府捐赠了很多樱花树,一到每年花开季节,那些树上满满都是美丽的樱花,市民们都纷纷来到这里享受美好,我觉得这才是到位的文化传播,因为真正的传播不是刻意推广,而是把美好的事物共享。

近几年我注意到科技是助力中国文化传播的极佳渠道,我也注意到抖音和各地政府签订协议推广中国文化,逐渐具有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我就觉得国家此前这些年做文化推广效率效能比太低,我对部办公厅领导也说过,我感觉我们一直在做正确的事,但是没有正确的做事,我觉得字节跳动是在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认识到这一点后,在字节满怀信心迈向国际舞台之际,我非常渴望加入字节团队,和字节的小伙伴一起工作,做连接世界的一个分子,永远保持活力,一起“Stay young”!

M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