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1)

正文开始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说几句俗的。

把流行与严肃、诗歌与文学、歌词与长篇小说对立起来的做法,很幼稚;既不是民谣/摇滚迷,也不是文学咖,充其量快餐音乐消费者和青春鸡汤文学被填喂者,看了几篇赶出的稿子也跟风评论,非常幼稚。

严肃文学讨论已经完了。认识几个字就可以大谈获诺奖合理性,那下次是否可以说自古以来了?同时,并非严肃文学不再是严肃文学,而只是没你自己想的那么“严肃”而已;也并非流行就只能是流行,那只是你自己片面认知的“流行”而已。要多读好书,也要多听好歌。

依旧着迷于“配”与“不配”的姿势正确性,很无知;仅仅通过刻板印象就下断语“配”与“不配”,很无耻。

中国国内的作家/学者/教授们的文学“造诣”截止日期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怎么还有脸皮评论自己其实根本不了解的人?拿着稿费百度百科的时候,又听过几首迪伦的歌?

国内摇滚圈和民谣圈就算了,离“音乐”本身还有一定距离,又何必意淫同是“音乐人”获奖所以海内外皆大欢喜呢,年度巡演和走穴的指标完成了么?

最后,口口声声说诺奖只是标准的一种,然后又不遗余力贬低鲍勃·迪伦的人,大概是病了吧。

另,接下来几天还会有许多公众号为了稿费、指标、流量,在经过一到两天的研究之后送上一篇形式美好、语言流畅、结构工整、学术气息和辩证技艺达标的文章,到时候记住我告诉你的方法:忽略它。

然后把迪伦的歌多听上几遍。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2)

文丨几灰魚

在世人的印象中,歌词这种东西,好像写来写去不过如此,无论如何也总要比所谓文学低了那么一等或几等——直到昨天为止。

——其实,是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止。

1.

六十年代是音乐歌词创作被永久改变的年代。

六十年代以前,歌词是“叮砰巷”音乐出版公司的集体流水线创作的产物,往往与同样批量制造的旋律一道,组合成流行音乐快消品;六十年代后,歌词可以被单独抽离,成为诗歌,成为文学,成为长久值得纪念的作品。而这一切,始于一个从明尼苏达州出走纽约,名叫罗伯特·齐默曼的年轻人。后来他给自己改了个名字:鲍勃·迪伦。

纽约格林威治村是当时垮掉派、民谣歌手和各类边缘群体的大本营,19岁的迪伦只身来到此地,可能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改变民谣的词作、改变摇滚的写法、改变世界对文学的认知。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3)

戴夫·范·容克,鲍勃·迪伦初到纽约格林威治村时给他提供住处的老民谣之一,说迪伦在他家里就干两件事,饥渴地听遍他家里收藏的民谣唱片,和不知疲倦地读书。

成名之前的两年间,迪伦一边辗转于歌迪斯民谣城、“煤气灯”和村里大大小小的酒馆,同时——如果要找一个适合迪伦的词——不留痕迹地吸取他所能获得的一切灵感素材和创作原料。罗伯特·约翰逊是他心目中的传奇,伍迪·格斯里是他的偶像,彼得·西格是他的引路人,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早期,民谣正当其时,老民谣们还沉浸在第三次民谣复兴之后传统左翼民谣的盛景里,迪伦默不作声,谦卑学习。

他的第一任女友,苏西·罗托洛,把兰波和狄兰·托马斯带给了迪伦——重要性好比科恩五十年代中期自觉与垮掉派保持距离而走上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莫里森在高中和大学岁月里痴迷尼采和存在主义——成为六十年代诗歌-歌词技艺融合的仅有的几次重要转折;此后作为一个左派青年,苏西还给迪伦灌输了将会在六十年代早期成为他称颂于世人的“抗议民谣”头衔的常识根基,帮助他实现了民谣复兴与左翼运动的联结。

1961年5月24日,不到二十一岁的迪伦写出了《Blowin in the wind》——如今绝大多数人对迪伦仅有的认知(好一点再算上《Knockin' on Heaven's Door》)——一个年轻人对时代和作为人存在本身的观感。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4)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旁边便是苏西·罗托洛)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要多少炮火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换来和平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飘零在风中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飘逝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山峰要屹立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是沧海桑田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人们要等待多久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得到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季度回首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视而不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而逝

......

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这首歌是传统民谣中的经典,但它和旧时代的民谣全然不同。

四五十年代的伍迪·格斯里为“沙碗”流离失所的难民歌唱,彼得·西格为劳工歌唱,后来他牵头的“织工”乐队,还一度成为民谣与左翼运动结合的代表,而格林威治村的众多老民谣拿起吉他弹出的古老和弦,依旧是旧日时光的多重唱。但迪伦有自己的创造。《Blowin in the wind》中一连串的“How many”,其实打破了民谣歌词一贯的“指向性”——指向事件、时间和具体的人。

表面上看,迪伦的歌词更深邃也更精妙,而且更富于诗意,之前有哪怕一个人写出过“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这样的歌词吗?实际上迪伦在踏入民谣伊始写出这首“畅销歌曲”,就已经是在和传统民谣决裂了,歌中的“man”,可以是男人,可以是个人,既是诘问也是质疑,既是反抗也是慨叹,它始于迪伦对时代的解读,终于迪伦对自我的再认知。

那时候,迪伦根本没把自己的歌视为“抗议民谣”。

紧接着1962年,Peter,Paul & Mary唱红了这首歌;1963年,“民谣女皇”琼·贝兹邀请迪伦参加巡演;1964年,迪伦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成为了“抗议民谣”的代表。

为了在圈子里站稳脚跟,也为了乘势确立声名,迪伦的确出了几张典型的民谣专辑,有诸如《Masters of War》这样的反战名曲流传,但世人往往忽略了自1962年3月的《Bob Dylan》到1964年1月《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四张专辑里,除了贴合“抗议民谣”标签的歌曲,另一半是情歌、个人抒怀和生活思辨的事实。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5)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Wherever you roam

And admit that the waters

Around you have grown

And accept it that soon

You'll be drenched to the bone.

If your time to you

Is worth savin'

Then you better start swimmin'

Or you'll sink like a stone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Who prophesize with your pen

And keep your eyes wide

And don't speak too soon

For the wheel's still in spin

And there's no tellin' who

That it's namin'.

For the loser now

Will be later to win

现在来看,那些反战歌曲里因并置了重重兰波式的意象、糅合了迪伦的洞察和智性、透出精神力量和文学美而堪称经典,但“抗议民谣”之外的歌曲,或许能显出迪伦所追求的“I'm just a singer”的那种永恒。

迪伦之前的民谣,老派、模式化、千篇一律,从南方乡村走出,原型是粗糙的故事和显出粗鄙的俚语和口语;三次民谣复兴把民谣带入现代,更通俗化、故事化、富于阶级属性,也与政治走得更近。迪伦改变了民谣的词作面貌,使之更具文学性、象征性,更个人化。

一个反例是,那个年代几乎和他齐名的菲尔·奥克斯,如今早已被多数人遗忘;奥克斯擅长把新闻报纸上的抗议事件改编成一首首叙事型的民谣,辛勤在公众间演唱。他在六十年代拥趸甚众,之后声名却迅速滑落,迪伦从未看好他,以至于不屑,而残酷的是,时间也的确证明了,相比剪贴薄式的新闻播报,流传下来的往往是个人独立的思考。

而面对“抗议民谣”头衔的无端加诸,迪伦并不适应;媒体的断章取义和恶意炒作,也让迪伦深陷舆论的漩涡。他看得很明白,既然反战抗议和左翼劳工运动跳脱不出时代会自我局限,那作为发声工具还是走自己的路,就将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况且对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来说,真的必须要反映“时代之声”吗?

1964年到1965年间,迪伦决定抽身。

2.

1964年8月的《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里,迪伦有一首《My Back Pages》,像是在进行一次回顾。他唱道,“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I’m younger than that now”(“昔日我曾苍老,如今风华正茂”)——联想到1992年出道30周年演唱会上,迪伦和Roger McGuinn、Tom Petty、Neil Young、Eric Clapton以及George Harrison这样的摇滚名人堂全明星阵容将这首歌作为演唱会压轴,更显出对个人生涯的诀别感——意在证明那个年代纯粹的反战与抗议,对他的词曲来说,毕竟太局限了。他准备“重返61号公路”。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6)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Crimson flames tied through my ears

Rollin’ high and mighty traps

Pounced with fire on flaming roads

Using ideas as my maps

“We’ll meet on edges, soon,” said I

Proud ‘neath heated brow

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Half-cracked prejudice leaped forth

“Rip down all hate,” I screamed

Lies that life is black and white

Spoke from my skull, I dreamed

Romantic facts of musketeers

Foundationed deep, somehow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先是在1965年3月推出了《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被认为是第一张“民谣摇滚”专辑,经典如《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Mr. Tambourine Man》、《Love Minus Zero/No Limit》——在民谣里加入了电子音乐的迪伦,开始预演与旧时代的告别;之后是新港音乐节上的插电,彼得·西格躲进车里捂住了耳朵,有人拿起斧头准备斩断电线;65年英国巡演,在曼彻斯特,刚上台没多久的迪伦被观众指称是“犹大”、是民谣界的“叛徒”,各种批评、质疑之声甚嚣尘上。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7)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Hey! Mr. Tambourine Man, play a song for me

I’m not sleepy and there is no place I’m going to

Hey! Mr. Tambourine Man, play a song for me

In the jingle jangle morning I’ll come followin’ you

Though I know that evenin’s empire has returned into sand

Vanished from my hand

Left me blindly here to stand but still not sleeping

My weariness amazes me, I’m branded on my feet

I have no one to meet

And the ancient empty street’s too dead for dreaming

(这首倒还是纯正的民谣,迪伦最后的抗议民谣)

那迪伦最终在唱什么?《Like a Rolling Stone》。

《滚石》杂志评出的“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排在第一位已经十二年,评论写道,“从来没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够像它那样深刻地改变那个时代的商业体系与艺术观念。”

——其实不必扯上3分钟民谣还是6分钟流行乐背后代表的商业体系变革,也不需要文绉绉一首歌背后引申/过度引申出的艺术观念,在那个年代,《Like a Rolling Stone》的出现本身就是伟大。

为什么?可能如今再听《Like a Rolling Stone》,似乎词曲都不新鲜,但如果带入五十来年前那个民谣鼎盛、摇滚再次崛起、各种反文化运动裹挟美国青年一代的六十年代,这首歌不啻为一枚存在主义式的词曲炸弹。

从作为一场运动的“抗议民谣”中退出,迪伦把视角扩大到了置身于各种运动当中、作为独立群体的青年一代。他们躁动、混乱、亢奋、不安,迪伦看出了那个在《Blowin in the wind》中的“man”,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过只是“to be on your own”、“no direction home”、“a complete unknown”、“like a rolling stone”;他就这样不断地追问:

“How does it Feel?”

迪伦在为民谣带来个人主义式的自由表达之后,又为摇滚带来了意蕴丰富的深层次思辨。

“How does it Feel?”

等到1965年7月25号新港音乐节上插电和8月发行《Highway 61 Revisited》,迪伦终于挣脱民谣的束缚,开始唱自己。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8)

Highway 61 Revisited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从前从前,你衣著光鲜,

You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

志得意满丢给乞丐一毛钱,对不?

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

人们给你电话说,「当心点,小宝贝,总有一天你会跌跤」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 you

你觉得他们都是在和你开玩笑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你过去总是在嘲笑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 out

那些游来荡去的人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现在你说话不再大声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现在你的表情不再骄傲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for your next meal.

为了下一顿饭,你要拐骗、乞讨!

How does it feel

这是什么感觉?

To be without a home

独自一人无依无靠

With no direction home

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完全没有人知道你

Like a rolling stone

就像一颗滚动的石头

......

3.

如果说《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中后四首还是典型民谣,那么从《Highway 61 Revisited》开始,迪伦彻底走上了一条可被概括为“民谣摇滚”的道路(“Folk Rock”的定义不是很准确,但没有更好的词代替,姑且用之),只是持续时间很短暂。

1965年至1966年,迪伦一直忙于在大洋两岸巡演,推出的数张专辑中,《Blonde On Blonde》被视为回应当时的迷幻风潮,融合南方民谣与摇滚乐的巅峰之作。披头士登陆美国、“英伦入侵”、嬉皮士运动和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让迪伦在时代变革的节点,制作出了个人生涯最好的专辑之一。

《Blonde On Blonde》非常私人。整张专辑从歌词到编曲,都是依照迪伦想法的个人呈现,只关乎情与爱,关乎迪伦的自我感觉,完全没有了“抗议”的影子。那时迪伦几乎脱离了民谣圈子,还开始接触毒品,专辑拖延了大半年,远赴纳什维尔才灵感迸发,最终一蹴而就。

在这张“插电三部曲”中最后、也是最好的一张专辑里,用繁复意象复现出的关于女人、毒品和酒精的诗般画面,六十年代能做到的,不过莱昂纳德·科恩、吉姆·莫里森、西海岸迷幻摇滚的那几位以及卢·里德而已。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9)

Blonde On Blonde

Nobody feels any pain

Tonight as I stand inside the rain

Ev'rybody knows

That Baby's got new clothes

But lately I see her ribbons and her bows

Have fallen from her curls.

She takes just like a woman, yes, she does

She makes love just like a woman, yes, she does

And she aches just like a woman

But she breaks just like a little girl.

Queen Mary, she's my friend

Yes, I believe I'll go see her again

Nobody has to guess

That Baby can't be blessed

Till she sees finally that she's like all the rest

With her fog, her amphetamine and her pearls.

8月,迪伦遭遇车祸,暂时隐退。

后来有评论说,迪伦在26岁之前已经完成了所有该做的事,也有人指出,当时几乎被毒品问题和高负荷巡演拖垮的迪伦,如果不是因为这场车祸,可能会代替布莱恩·琼斯成为“二十七岁俱乐部”在六十年代的第一人。

迪伦去了哪儿?

从车祸发生直至六十年代结束,迪伦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伍德斯托克——没错,举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那个小镇——休养、娶妻生子,安稳生活。

其实他在写诗。

尽管有1967年底发布的《John Wesley Harding》这样回归民谣——注意,不再是政治化的“抗议民谣”——的口琴 木琴佳作,尽管有1969年那张仿佛和世人开了个玩笑,和时代做了一次道别的近乎甜腻的乡村专辑《Nashville Skyline》,但八十年以后随着“bootleg series”的辑录出版,人们才恍然大悟,那几年迪伦和The Hawks(后来的The Band)在伍德斯托克那间粉红地下室里默默无闻实验的东西,原来是如此美妙。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10)

John Wesley Harding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11)

Nashville Skyline

“Bootleg Series”,也译“私录卡带专辑”,是迪伦自插电以来、集中与养病期间创作的一系列实验作品/半成品,既有对经典歌曲的数个演奏版本,也有即兴的音乐实验,如今已出到第12辑——需要直说的是,我不想长篇大论去形容,你去听就知道。

迪伦的词与曲在其中隐现又恣意。66年开始的迷幻摇滚风潮,67年席卷的嬉皮士运动和酸性摇滚,68年众多摇滚步民谣后尘也开始投身“革命”,69年伍德斯托克的大狂欢,迪伦一一缺席;而迪伦匿于公众视线之外的创造力,复魅于1991年第一辑“Bootleg series”,《The Bootleg Series, Vols. 1-3 : Rare And Unreleased, 1961-1991》,复魅于那些不为人知但出奇精彩的诗篇,比如“Blind Willie Mctell.”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12)

The Bootleg Series, Vols. 1-3

Seen the arrow on the doorpost

Saying This land is condemned

All the way from New Orleans

To Jerusalem

I traveled through East Texas

Where many martyrs fell

And I know no one can sing the blues

Like Blind Willie McTell

Well I heard the hoot owl singing

As they were taking down the tents

The stars above the barren trees

Were his only audience

Them charcoal gypsy maidens

Can strut their feathers well

But nobody can sing the blues

人们也终于后知后觉,无论是六七十年代不断轮换的民谣、乡村和摇滚,八十年代的福音,九十年代对六十年代的再回归,还是新世纪的爵士,迪伦唱的永远是他自己想唱的,“I'm just a singer”,他的诗篇写给自己......

后记

这个公众号关于鲍勃·迪伦其实写了很多了。《摇滚乐“教父”与鲍勃·迪伦》聊聊了所谓的“教父”现象;《被革了命的摇滚》分析了摇滚乐的革命与伪革命;《“英伦入侵”:现代摇滚的诞生》谈到了迪伦所受英伦摇滚的影响;《克苏鲁神话、不可知论与鲍勃·迪伦》进行了一次跨文化的思维游戏。今天梳理一下迪伦在六十年代的音乐创作历程,他的民谣、摇滚、歌词与诗。六十年代以后迪伦,有时间再续写。

你也要明白,迪伦不止于此;迪伦还需要你认真去听。

(END)

鲍勃迪伦最经典的专辑(民谣摇滚与诗六十年代的鲍勃)(13)

1402869626

豆瓣:几灰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