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这部剧,你看一遍是不够的。

因为它把所有的谜底都在最后揭晓了,如果你不去看第二遍,你根本发现不了前面的铺垫有多巧妙、多精彩。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1)

如果是想写网络小说的作者,更要多看几遍这部剧,这部剧的反转绝对是国产剧的标杆之作。

我们今天就来重新梳理一下太子和二皇子的关系。

范闲一进京都,就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太子和二皇子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太子那里呢,因为跟长公主交往过密,所以不希望范闲接受内库,所以在他一进京都,就准备“搞”他,可惜没成功,被庆帝“截胡”了。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2)

第一招不行,那就来第二招——坏他的名声。于是借靖王府诗会的名义,太子让郭宝坤想办法使得范闲“声名狼藉”。

没想到范闲凭借一首诗成就了“诗仙”之名。

因缘际会,范闲因为滕梓荆跟郭宝坤彻底结了仇。而太子,也就因为种种原因,只好和范闲“针锋相对”。

二皇子呢,则是趁机拉拢范闲。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3)

从两个人对待范闲的态度上,就可以了解到他们剑拔弩张的关系。

长公主不管太子和二皇子是怎么想的,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范闲死。

所以她利用林珙也不喜欢范闲的心理,让他去找司理理要令牌,以此指使程巨树杀范闲。

而约范闲前去的人,正是二皇子。

当时还觉得二皇子是无辜的,我们反过来看,二皇子绝对是知情的,这件事也是他和长公主精心谋划的。

可惜,行刺不成,太子和范闲结下了“梁子”,而二皇子成了最无辜的人。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4)

虽然太子后面想尽办法跟范闲和解,可是范闲想到滕梓荆,却根本不可能跟他和解。

不过,我们跳出来想一下,滕梓荆的事究竟是谁做的?是陈萍萍,或者说是庆帝。

他们一开始就没想着让范闲跟太子走到一个阵营里。

但是他们想培养范闲成为庆国最大的“权臣”,又不让他和太子交好。所以庆帝一早就对太子不是那么满意呢。

范闲呢,足够聪明,他始终保持中立,跟太子和二皇子都保持足够的距离,也不接受他们任何一方的拉拢。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5)

后面因为婉儿,跟林相越走越近。

恰巧,林相也是两边不靠。于是,范闲在朝中就有了一个稳定的“靠山”。

朝中有林相、鉴查院有陈萍萍、家中有范建,范闲在庆国不管怎么闹,都不会担心有什么后果,也绝不会有性命之忧,所以才能够平步青云,顺带把长公主赶出了京都。

但是长公主怎么会善罢甘休呢?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6)

她料定庆帝会让范闲出使北齐,只不过顺水推舟了一把。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朝中会有那么多人劝说庆帝,说范闲有出卖言冰云的嫌疑呢?

自然是长公主安排的呀!

长公主有那么大的能量吗?

这个时候,她就两边发动了,让太子和二皇子“合作”了一次。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7)

她一边指使太子,让太子门下去参本,另一边让二皇子的人推波助澜,所以才会形成这样的效果呀!

太子和二皇子的合作,让范闲处在风口浪尖,于是庆帝召见。

家宴上,庆帝轻描淡写地让太子和二皇子管好自己的人,是因为他早就知道了长公主的“小动作”,或者说,庆帝心里非常清楚李云睿表面上是太子的人,其实站的是二皇子。

他这句话也是给范闲提了个醒。至于范闲什么时候醒,这得看他的悟性。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8)

范闲虽然有林相的指点,可是心里还是按捺不住想出去看看的想法,所以他决定出使北齐。

北齐,早就暗藏了各种危险,比如沈重、上杉虎和苦荷。

但是最危险的,还是长公主安排的。

长公主安排了燕小乙的刺杀。

以及谢必安的“威胁”和“警告”。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9)

范闲到最后终于明白了种种,所以才会选择假死,以此来查看每个人的真实目的。

第二季究竟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剧中太子和二皇子的唯一一次合作,确实害苦了范闲,不过也让范闲决定重新活过。

以前,他只想着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如今他想轰轰烈烈过完此生。

如果你有重生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

庆余年中二皇子为什么要杀范闲(太子和二皇子看似水火不容却暗中合作)(10)

是选择享受,而是拼搏?

或许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那么一两次机遇,让你不得不改变人生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