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僵持阶段,刘邦依靠彭越、韩信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且兵多粮足,而项羽兵疲粮绝。刘邦派遣侯公前去劝说项羽,项羽就和汉约定,平分天下,划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

汉五年,刘邦背弃合约,追击项羽到了阳夏南面,军队驻扎下来,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会合进攻楚军。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逃生(项羽为何宁死不渡乌江)(1)

项羽的军队筑垒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和各路诸侯军队把它重重包围起来。夜晚听到四面的汉军都是唱的楚地歌曲,项王大为震惊他说:“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众多啊?”项王就夜间起来,在帐幕里饮酒。有一个名字叫虞的美人,得到项王的宠爱,常常带在身边。有一匹叫骓的骏马,项王经常骑着它。于是项王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了好几遍,美人虞姬跟着他一起唱。唱着唱着虞姬抹脖自尽,项王悲泣,泪下数行,左右侍从也都俯首哭泣,悲痛得不能抬头仰视。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逃生(项羽为何宁死不渡乌江)(2)

项王带着随从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包围,向南飞驰而去。天亮,汉军才发觉,派骑兵将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王。项王渡过淮水,能够跟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项王到阴陵,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种田的人,种田的人欺骗他说“往左”。项王往左去,结果陷入了一大片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王。项王就又带兵向东,到了东城,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了,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打过七十多次仗,谁抵挡我,我就打垮谁,我攻击谁,准就降服,未曾打过败仗,因而霸有天下。然而现在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啊!”

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他对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也纵横上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称王。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来到这,没有船只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问心有愧吗?”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逃生(项羽为何宁死不渡乌江)(3)

最后项王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个忠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天奔驰一千里,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就叫骑兵都下马步行,甲短兵接战。单单项籍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背对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军用一千斤黄金、一万户封邑来购买我的头,我给你做件好事吧。”

一代枭雄项羽仰天长啸,拔出长剑,自刎而死。那么项羽宁愿乌江自刎,也不渡河,仅仅是因为对不起江东父老吗?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是项羽早有的忏悔意识,他和刘邦曾经在荥阳有过一段对话,“几年来天下扰攘不安。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的缘故,愿意与你挑战,一决雌雄,不要使天下百姓空受痛苦。”这说明项羽已经意识到造福百姓为荣,扰乱天下为耻,所以他和刘邦签订合约之后,还把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交给了刘邦,说明他是真心想要和平。如果项羽东渡乌江,只会让天下再生战乱,民不聊生。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逃生(项羽为何宁死不渡乌江)(4)

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告终。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不过司马迁却评价项羽为悲剧英雄,失败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