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里的程咬金,有过不当皇帝的惊人之举。他的不当皇帝,不是戏言,不为获取虚名,也没有外人的强迫,完全是出于自愿。一日上朝,程咬金说他不当皇帝了,大臣们正在面面相觑,说时迟,那时快,他摘去头上的金冠,脱去身上的龙袍,当他走下殿时,又郑重其事的说:“你们哪个愿意做皇帝,就请上殿去吧。”后来是李密继位。他仍然带兵打仗。

程咬金不是活了120岁吗(程咬金终于如愿以偿不当皇帝了)(1)

说到刚上瓦岗山义军里的领导,打头的是徐茂公,没事还跟程咬金挤对几句。秦琼他们提议程咬金来当这皇帝,骨子里就是要摆个傀儡,以后若是起义成功了好把他推下台,若是失败了程咬金是头,其他人只要降了还是高官得坐,这就好比赤壁之战前张昭等人请降的心理一样。可当时是谁都没想到程咬金是个大智若愚的主。

程咬金主动让出帝位,许多人不理解。连同他对阵打仗的敌人尚师徒,都骂他是“呆犬”:“怎么皇帝不做,让与别人?”是啊,过去皇帝都是争着抢着干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争得六亲不认,争得人头落地。争夺的声势之大,花样之多,手段之绝,用心之苦令人眼花缭乱。也有人把性命都赔进去的。他们一旦宝座到手,还叫他让与别人,岂不是与虎谋皮?

程咬金不是活了120岁吗(程咬金终于如愿以偿不当皇帝了)(2)

有人觉得程咬金很傻,为什么要主动让位,不做皇帝呢?他自己的说法是:“我这皇帝做得辛苦,绝早要起来,夜深还不睡,何苦来着!”这话的透明度是足够的。程咬金之所以皇帝做得那样的辛苦,关键是,他为人太老实,办事太认真,为官之道,他还没有学到手,心眼儿也太死了。工作多如牛毛,是做不完的;而且工作是多样的,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难有易,有的出力不讨好,有的讨好不吃力。有如一间店铺,能否财源广进,就看自己的经营本领了。程咬金如果在工作上,多想着办法变通一下,就不会发出“何苦来着!”的感叹,皇帝还是可以做下去的。

说实话,程咬金这个人还是蛮喜爱的,是个实在人大大咧咧。七品芝麻官唐成,有句名言叫做:“做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程咬金无此名言,但他的行动已经表达出他的思想,这就是:“做官如果怕辛苦,主动卷起铺盖走。”占着茅坑不拉屎,不是程咬金的性格。

程咬金不是活了120岁吗(程咬金终于如愿以偿不当皇帝了)(3)

程咬金最光辉的历史,在他看来不是当皇帝,而是小孤山劫皇杠,说到这就不能不说说他这闻名天下的三斧子:切西瓜,剔牙,掏耳朵。就这三下,吓得多少上将名将都是一身冷汗,气得多少能人猛将牙根都痒痒,回过头来说这次完美的抢劫行动,按理说程咬金是个初上跳板的愣头青,但偏偏在安排布置的时候又体现出他智慧一面:程咬金吩咐尤俊达到时候让手底下人多带火把,一人俩,多余的绑在树上。这对他能平安的结下皇杠奠定了基础,这是个漂亮的疑兵之计,这在绿林打家劫舍来说可是不常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