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千雨千江月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1)

引言:

关于惜别的诗词,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学宝库中,可谓瑰丽如云,精彩纷呈。

李白一首《赠汪伦》,用民歌般的语言,使踏歌送行的汪伦的鲜活形象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以直抒胸臆的手法,使"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名句成为千古绝唱。

这里要谈的,是一首宋词,奇思妙构,别具匠心,以"惜花"写"惜别",在极致的含蓄中,散发出淡淡的忧愁,隐藏着浅浅的哀伤。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2)

《浪淘沙》(宋.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3)

一、北宋文学泰山北斗: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人。

任过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政治上,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拥护者,文学上,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欧阳修诗、词、文均为一时之冠。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很擅长提携后辈,唐宋八大家之中,曾巩、王安石、苏舜钦、苏轼父子,均出自其门下。

欧阳修一生,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并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4)

欧阳修画像

二、惊艳时光的"惜别"词:《浪淘沙》

明道元年(1032)春,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赴洛阳城东,故地重游,忆往日,惜别离,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引出人生聚散无常之叹。

此词独特之处,起笔就见真章。作者虽从宴饮落墨,却跳出宴饮俗套,既未写宴饮之状,也未写宴饮之乐,反而只写了举杯向东风祝祷。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出自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作者在此处添了一个"共"字,貌似平常,意境瞬间不同,造句新颖别致,使风与人融为一体,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5)

"垂杨紫陌洛城东",短短七个字,含义极为丰富:一个"洛城东"清晰交代了游赏之地;一个"紫陌"指的是京城郊外的道路;而此处的"垂杨"配上首句的"东风",使文中之柳,由静而动,活灵活现,极富画面感,引人浮想联翩:"某日某地,杨柳纷飞,景色宜人,正是游赏之佳时佳所,是谁与谁携手同游?"

后两句,道破了今日之事,实为故地重游:"这是我们当时携手同游的地方,而今我们也要再次携手,将这姹紫嫣红的花丛踏遍。"古人的感情是含蓄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让两个深沉男子,年复一年,一约再约,共赏美景,此情应不浅于汪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吧?实际上,梅尧臣正是与欧阳修一起倡导诗文革新运动的战友。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6)

一句"聚散苦匆匆",使人想到另一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这种生离之苦,虽不是男女之情,但属挚友之谊,也能引出无尽的惆怅。接下来,一个转折,又生出"此恨无穷"的感叹。此处一个"无穷",用得极妙,使作者所写之聚散,从一已之私,引申到了普通大众。这种以小见大、推己及人的手法,极易引人共鸣,毕竟人生聚散,谁人能幸免,谁人不惆怅?

后面三句,以"乐景"写"哀情",立意巧妙,层层递进,反差立现,离别之情,呼之欲出:"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红艳,而明年的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为娇美,但是朋友却将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谁还能与谁携手共赏?"花开三年,一年红胜一年,而人生无常,相聚时难,这种"花好月圆,人分离"的强烈对比,却是另一番极致的哀愁。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7)

结语:

整首《浪淘滚》清丽哀婉,精巧别致。全词所呈现的虽是离别之苦,却不见大鸣大放,也不见大悲大伤,只是在明媚如画的春景之中,在一场灿烂花季的盛事之后,不经意散发出一缕淡淡的离伤。而人生虽然聚散无常,但"明年花更好"的希望犹在,如梦如幻的良辰美景,总能抚平些或远或近的离愁别绪。

俞陛云评此词:"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

这段评语,将《浪淘沙》的独特之处精准完美呈现:作者意在"惜别",却将"别情"融于"赏花"之中,以"惜花"写"惜别",构思奇巧,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更显情深意浓,在惜别词中另辟蹊径,实为经典妙章。

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的典故(浪淘沙欧阳修从写)(8)

作者简介:千雨千江月,生于大理风花雪月,长于江南濛濛烟雨,居于昆明满城繁花。酷爱散文、诗歌、赏析,在时光书笺中,品茶,品书,品乐,品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