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视过年,相应的习俗自然非常丰富。除了大家熟悉的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二回门等,其实还有不少隆重又有趣的地方性过年习俗,比如山西、内蒙、河南、山东及长江流域一带,一直保留着迎接喜神的习俗。

清代文人富察敦崇曾在《燕京岁时记》中有专门记载:“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於初次出房时,必迎喜神而拜之”,简称“迎喜”。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1)

清同治 同治款黄地矾红彩“喜”字碗 故宫博物院藏

当地的人们认为新春初始,喜神必降,迎接喜神后,全年都会诸事顺遂、喜事频来。除了寓意吉祥,其仪式过程也充满乐趣。

据说喜神是一位行踪不定的神,每年在不同的时间降临在不同的方位。因此首先需由年长者翻看老黄历,来确定迎接喜神的具体日期、时辰和方向,一般都在正月初五之前。

很多村镇到了迎喜的那天,人们会穿戴整齐,拿着爆竹或提着灯笼走出家门,家里有圈养大牲畜的,也会赶着驴骡牛马等,一同朝着喜神降临的方向走去。吉时一到,应着爆竹声和欢呼声,人们互相祝福、祈求好运。回来的路上,还会一边吆喝着吉祥话,一边捡些树枝或柴火,等到家后再将捡来的小树枝插到灶台处,这样迎接喜神的活动才算结束了。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2)

清宣统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行踪不定,据说喜神也很少显现神形,不过这难不倒古人,民间仍能为喜神赋予一个非常可爱的形象,主要源自明宪宗朱见深所绘的《一团和气图》。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3)

明代 朱见深一团和气图轴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轴上的人物远看好似一个大圆球,近看则会发现是三个人相抱在一起,三张脸的五官互相借用,合为一脸,造型奇妙,令人叫绝。这是借用了东晋儒生陶渊明、和尚慧远、道士陆修静“虎溪三笑”的典故,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来表达自己对新一年的祈望。

明宪宗的“一团和气”,经过民间版画、年画工匠不断地衍化和传承,至清雍正年间基本定型,于是便有了著名的桃花坞年画中弯眉笑眼、喜气盈盈的喜神,至今许多苏州人家过年过节仍爱张贴。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4)

清初江苏扬州地区盛行的《一团和气》年画

其实除了过年,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也能天天见到喜神,就是喜鹊。早在春秋时期的《禽经》中,已有对喜鹊预知吉祥之神性的记载:“仰鸣则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流放被赦免时,也曾激动万分地写下一首《鹊》:“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敕书至,却放夜郎归”,抒发的正是将喜鹊喻为祥鸟,为自己带来喜讯的好心情。

从感知天气、预告农事开始,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人们逐渐把喜鹊的叫声当做好兆头,把喜鹊的形象也当做吉祥幸福的符号,并被广泛地装饰在了日常所用的各种器物上,清宫典藏的瓷器、漆器、珐琅器、服饰、绣品和丝织品中多能见到。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5)

清康熙 五彩梅鹊图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6)

清代 剔红梅花双鹊纹梅花式二层套盒 故宫博物院藏

比较常见的纹样,有喜鹊和梅花组合的“喜上眉梢”,两只喜鹊面对面的“喜相逢”,一只獾与一只喜鹊对望的“欢天喜地”,还有跟豹子组合的“报喜图”,跟莲花组合的“喜得连科”等,无一不充满了欢喜吉祥的寓意。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7)

清同治 品蓝色缎地织金鹊雀登梅纹绦 故宫博物院藏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8)

清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故宫博物院藏

时值新春佳节,观复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清康熙 五彩描金梅花鸣禽图菊瓣盘】设计推出了【新彩喜上眉梢盖碗套装】▼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9)

清康熙 五彩描金海棠花鸣禽图菊瓣盘 观复博物馆藏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10)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11)

盛开的梅花横贯而出,取“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诗意布局,浓淡有致,高洁清透。盖钮两侧各手工绘制一只喜鹊,踏于梅花上,与碗体梅梢呼应,和谐灵动,活泼小巧,恰若在枝桠间跳跃。一只盖碗搭配四只铃铛形茶杯,整体设色淡雅,大部分留白,突出了空灵开阔之境。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12)

喜神送祝福(喜神来了接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