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1)

文/图 本报记者 许金松

6月17日,夏日的古城区楼东大街树木苍翠、飞檐翘角、朱栏雕栋,尽显古朴庄重、秀丽雅致。一处上书“东昌毛笔”四个大字的古朴小店内,孙金龙正和女儿孙惠霞、孙惠民制作毛笔。父女三人手握制作工具,有说有笑,与满屋毛笔为伴,画面温馨。

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2)

一门“三艺人”

孙金龙,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张堤口村人,16岁开始学习毛笔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余年。他制作的毛笔,外形美观,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一支普通的毛笔能写5万到10万字,因此,赢得了“金龙毛笔堪称奇,可与湖锥比高低,提按起卧任君意,如墨泼毫圆尖齐”的美誉。

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3)

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成就了孙金龙手中的东昌毛笔,也让他的身体落下了病根。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年近七旬的他,因长年从事毛笔加工制作,患类风湿病多年,身体常感不适。所幸,女承父业,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两个女儿懂事、孝顺,也早已学到了东昌毛笔制作的技巧和精髓,相继成为东昌毛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一段“旧时光”

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4)

姐姐孙惠霞今年41岁,妹妹孙惠民比她小5岁。

对她们来说,童年时对父亲的记忆就是与毛笔为伴。家里有一间屋子,是专门用来给父亲制作毛笔的。屋里的床上放有一台收音机,父亲盘坐在床上干活,聪慧懂事的姐妹俩便在一旁打下手。听着收音机里的节目、拉着家常、干着手里的活,日子虽不宽裕,但每每回想起这段时光,姐妹二人仍感到幸福满满。

早年,对于孙金龙来说,制作毛笔就是养家糊口的手艺。平时下地回来,一有空闲他便忙着制笔。冬闲时,他更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制笔上。每年临近春节,孙金龙天天赶集卖笔,此时,放寒假的孙惠霞、孙惠民姐妹便成了父亲的“跟屁虫”,帮着父亲赶集卖笔、招呼顾客。赶集时至晌午,父亲便会腾出粗糙的大手,从破布兜里摸出些零钱,用嘶哑的声音说:“去,买串糖葫芦和几个包子!”对孙惠霞、孙惠民姐妹俩来说,这就是世间最美的声音。

一笔“多故事”

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5)

东昌毛笔为聊城一绝,历史悠久,由浙江、湖北经运河流传而来,在元朝已开始制作。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为聊城东昌毛笔制作业的兴隆时期,从业者千余人,产品大多销往山西、河北、河南及本省各地。“东昌作坊,书笔两行”说明了当时的东昌毛笔制作的繁荣景象。

毛笔形体虽小,但制作非常讲究。东昌毛笔制作工艺极为严谨,素有“万千毛中选一毫”之说,按规格,有毫长最大的抓笔,用六寸(1寸约合0.03米)的猪鬃、羊胡精制而成,可写三尺(1尺约合0.33米)大字;也有最小的毫笔,只有半寸,可写豆粒大小的蝇头小楷。

东昌毛笔制作工艺分为水盆和干棹两大部分,共72道工序。水盆即在水里制作笔头的工序,干棹即为笔头制作好后安装和后期整理的工序。在72道工序中,又以择笔最为复杂,不仅对小的制作工序要求极其严格,对坐向、坐姿和脚的摆放也有特殊要求。制作时需要经过选料、浸皮、发酵、采毛、分毫、熟毫、胶头、装管、剔修、刻管等十几道小工序。东昌毛笔选料精良、做工精细,有“尖圆齐健,刚柔相济”的特点。

相传,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科大考,傅以渐曾用东昌毛笔写出了精彩的文章,深得顺治皇帝的赞赏,并御笔钦点头名状元。康熙皇帝巡幸聊城,也曾用东昌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了“神光钟暎”的匾额。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中岳也曾用东昌毛笔进京应试,被康熙皇帝朱批“字压天下”, 钦点为头名状元。另,海源阁创始人杨以增用东昌毛笔撰写了《重修光岳楼记》碑文,自此,东昌毛笔闻名遐迩,誉满天下。

一心“传手艺”

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6)

作为东昌毛笔的传承人,一直以来,将东昌毛笔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孙金龙最大的心愿。

大女儿孙惠霞初中毕业后,便留在了家里,跟父亲学手艺,帮父亲制笔。一直上学的孙惠民,毕业后则选择了到聊城一家单位上班。直到2007年,孙金龙类风湿病加重,看着胳膊疼得抬不起来的父亲、忙碌的姐姐,孝顺的孙惠民改了主意。深知父亲心愿的她,决定待在父亲身边,和姐姐一起传承、发扬好这门老手艺。

周虎成毛笔制作技艺(留住东昌毛笔制作技艺)(7)

如今,相继成为东昌毛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孙惠霞、孙惠民姐妹俩,在性格坚毅、做事执着的父亲影响下,早已能够独立、熟练地制作东昌毛笔了。她们也紧跟时代潮流,把非遗传承从师徒相授的案牍搬上了网络平台,把东昌毛笔的推荐销售从传统店铺搬上了网店,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了解非遗文化,购买非遗产品。

2014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昌毛笔作为首批进驻古城区的文化项目而备受瞩目,父女三人现场制作毛笔的温暖场景,已然成为古城区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8年来,不知成为多少游客相机定格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