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一氧化氮中毒事件(一电影院多名观众头晕呕吐)(1)

作者:陈仁政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近日,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新天地电影院一影厅有数人在观影时出现头晕、呕吐等身体不适情况。东阳市立即安排上述人员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组织影厅内的63人全部前往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结合现场环境检测和身体不适者血液检测结果,初步判断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引起。目前,就医检查人员均无生命危险,涉事场所已暂停营业,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电影院一氧化氮中毒事件(一电影院多名观众头晕呕吐)(2)

电影院一氧化氮中毒事件(一电影院多名观众头晕呕吐)(3)

近年,中毒事件频发,尤其在冬夏季节,是煤气中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那么,中毒有哪些类型,为什么会中毒,又如何预防呢?

我们大致把中毒分为三类:环境中毒、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 新闻中的一氧化碳中毒属于环境中毒。这里说的环境中毒,是指接触环境——空气、水、土壤等构成的非生物世界,和植物、动物等构成的生物世界以及病毒(具有生物和非生物的双重特征)入侵之后的中毒。环境污染而造成人畜等生物中毒受害,在近年已经不算新闻,其中最可怕的是气体中毒——有时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其中以上述新闻提到的一氧化碳中毒,最普遍和最危险!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难以“先知”

一氧化碳是一种气味极其微弱的、类似大蒜臭味的无色气体,所以看不到、绝大多数人通常闻不到(所以许多资料说 “无臭”)——在烧煤时闻到的特别刺鼻的气味,主要是二氧化硫的,不是一氧化碳的!当“后觉”一氧化碳中毒之后,已经晚矣!

原因之二:毒性特别大

人体缺氧后最多只能支持几十分钟,而一氧化碳就是让人体缺氧的 “首犯”!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200~300倍。当这个 “第三者”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之后,立即破坏原来氧与血红蛋白的“婚姻”,和血红蛋白“联姻”使人体极度缺氧。而只要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只要1分钟人就会死亡!不但如此,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婚”后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即羟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仅为氧合红蛋白(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的1/3600!这就使人体难以摆脱极度缺氧的状态。

一氧化碳还直接作用于细胞呼吸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抑制细胞呼吸。这也是“首犯”的又一可恶之处。

原因之三:一氧化碳 “无处不在”

含几种气体的“煤气”,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出来的一类可燃性气体,因生产方法不同而成分不同,但都含剧毒的一氧化碳。所以,我们通常说的“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球、蜂窝煤、块煤、沼气、柴火、木炭、焦炭等含碳燃料完全燃料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但如果氧气不足,燃烧会不完全,就还要产生浓度很大的一氧化碳。所以,只要进厨房,一般都会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只不过短时吸入量极小时可忽略不计而已。但是,长期反复吸入会慢性中毒。症状是轻度的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血压波动等。但谁又能不进厨房和避免用炉子烤火,或者不呼吸汽车排出的尾气呢?

电影院一氧化氮中毒事件(一电影院多名观众头晕呕吐)(4)

电影院一氧化氮中毒事件(一电影院多名观众头晕呕吐)(5)

此外,火灾只要引燃没按规定用的防火材料,都会产生一氧化碳。特别是那些泡沫类的塑料燃烧以后。

电影院一氧化氮中毒事件(一电影院多名观众头晕呕吐)(6)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煤气中毒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轻度中毒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短暂昏厥等症状。只要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清新处,症状会很快消失。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色、脉快、多汗、烦躁等症状。前两种中毒,通常都可治愈。重度中毒有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脉极弱、血压下降等症状。后两种都应立即移至空气清新处,并火速送医。不管哪种中毒,在把患者移至空气清新处时,都应特别注意保暖,以免受凉而“雪上加霜”。

冬夏两季都是

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

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安全指南

在家里

预防煤气中毒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它的产生,具体做法是让燃料完全燃烧。

用气体做饭时适当调节“风门”大小,让火焰呈淡蓝色,以避免氧气不足;

打开门窗,避免厨房内氧气耗完而产生过多的一氧化碳,并稀释燃烧时不可避免而产生的一氧化碳;

冬天用火炉取暖,不能关闭门窗,睡觉前应将火炉移到室外;

如用燃气热水器烧水洗澡,应把它安装在澡堂以外的房间,而且打开它所在房间的门窗通风。始终不让烟囱堵塞。

在餐馆

使用炭火或液化气的餐馆要经常开门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吃火锅时,要选择通风良好或排风设施较好的餐馆。

在车里

汽车要定期进行全面检修,及时排除漏气现象;

不要在发动机长时间运转的车里睡觉,体质较弱者不要在车库、地下停车场、汽车地下通道等地长时间地逗留。

本文新闻信息及图片来源:东阳发布、漩涡视频、江苏应急与管理、牡丹江市疾控中心、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