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年轻的主人公,情窦初开,生在花丛中,岂能不闻香,少年轻狂,不懂世事,贪玩好奇也是人之常情,愚者自愚,劣者自劣……

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贾宝玉(红楼梦混世末王)(1)

贾宝玉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如何定位他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以及个人人生价值观,今天泽渊带你一起详细了解一下《红楼梦》中的花花公子、混世魔王贾宝玉。(关注我,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一、神话传说赋予贾宝玉一个梦幻身份

1、女娲补天是古代神话传说,虽然《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有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相传女娲还是个美人蛇,力量超群,可以造人并孕育万物,并与伏羲开创了人类文明,也是华夏人文始祖,中国历来智慧的化身,但是与现代科学相比,臭氧层都补不了何况是这么大的宇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所以传说就是传说。

所以女娲补天顶多是说明女娲聪明,会盖房子,敢于面对自然,在适应自然的同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同时给了后人无尽的精神支柱和人文力量,神话有时候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力量。

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贾宝玉(红楼梦混世末王)(2)

2、《红楼梦》中作者就是引用了这么一个神话传说,将贾宝玉的前身化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抽象派代表,具有很好的艺术体现和文学色彩。

女娲炼成补天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丢弃在青埂峰下,丢弃的东西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寓意者贾宝玉是一块玩石,是封建礼教所不能接受的一块丢弃的“石头”,这也是红楼梦刚开始为什么叫石头记的原因。

3、但是作者说是此剩石自经煅炼之后,具有了灵性已通,终得人形,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命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就是引出那灵河岸上的林黛玉,只有贾宝玉先化为人,才有木石之盟,这样就理所当然的写出了贾宝玉在仙境都是没看破红尘,本来石头和草木就不会有更大的缘分,可是这么一神话,故事就有意义了。

常言道,石头冰冷,草木无情,了就是这样两种东西且有了人世间的感情,那么不知名的一僧一道将贾宝玉带去凡尘,了却一世情缘,然后再回去修炼,所以他幻化为通灵宝玉,赋予人身而诞生于人世间。

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贾宝玉(红楼梦混世末王)(3)

成就一生的姻缘,最终看破红尘,走完这段人间烟火,最终走去凡尘,出家为僧,也是有始有终,符合首尾呼应。

二、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一个现实版本的“混世魔王”

1、贾宝玉生活的社会环境

虽然《红楼梦》没有确切的写出小说时代背景,但是大环境肯定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环境里,什么样的人才是世人所向往和赞扬的,那就是知书达礼,谦谦君子,孝顺。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礼仪是古代社会很大的也很深刻的礼教,一个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谦让,执事谨敬有序,文质彬彬礼貌,个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最大的尊严,再就是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进德修业,这才是封建社会的正人君子,这样的人才是受人敬仰和崇拜的,也是最有地位的。

贾宝玉出生的社会环境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似乎缺少了这些,一些有违背礼数和封建传统的不雅观的词语都可以给他“冠名加身”。

2、贾宝玉生活的家庭环境

贾宝玉含玉而生,贾家这个时候虽然有走下坡路迹象,但是贾宝玉出生这么优越的条件的确不是很多人所拥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尤其还有一个好爸爸,家大业大,那么家里的孩子自然就金贵,尤其到了后来贾宝玉可是堂堂未来国舅爷(可惜贾元春没有实现母因子贵),那么贾府这样的环境对贾宝玉的成长有啥影响,让他成为了这样一个不省心的“混石魔王”

第一个原因就是贾宝玉本来就很聪明,家庭里没人驾驭他的才华,让他在幼小的时候失去了价值观。

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贾宝玉(红楼梦混世末王)(4)

从他的作诗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一些表现他聪明的地方很多,这里我就不引用原著了,他敢于提出分歧,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自己也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看看就这样的出息,将来如何成为接班人……

第二个原因就是娇生惯养,女人们把他托下了水,使他没出贾府便名声不好。

从小就顺着,由他的性格任性发展,这样的纵容让他从小就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宝,缺少了一个居安思危的思想,贾政除了施加暴力,且不懂心理学,更不懂如何去培养一个接班人,把贾宝玉放在一群女人堆里,家国天下事且成了女人事,无所事事,尤其在大观园里,是唯一的一个男人,虽然女人们都比较有才华,但是女人必是女人,脱离现实的为情所困,保持传统的且不能沟通,更何况处在情感中的女人都是糊涂的。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而且要重视环境,不要谈孟母三迁,最起码要远离红尘,红尘祸水啊,把一个小小刚成年的有着前途且有着好皮囊的宝玉变成了“竹子”,腹中空,缺少很多的人生观价值观。

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贾宝玉(红楼梦混世末王)(5)

第三个原因就是贾府的自以为是,不居安思危,对待子女不够重视,或者说不懂培养。

贾府这个时候觉得他们是世袭的爵位,加上后来是皇亲国戚,元春又得了妃子,这前途就是一片光明,即使贾宝玉没多大出息,只要在父母家人的安排下肯定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万万没想到一成家,孩子就出家了……

四、贾宝玉也有优秀的一方面,更对现实有教育意义

贾宝玉痴迷爱情,并不是因为前生姻缘,可以说贾宝玉也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敢于放弃荣华富贵,背叛人间伦理而出家,这也是一种善意,若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也算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贾宝玉心底善良,对待下人并没有以公子哥的身份,和蔼可亲。

贾宝玉性格开朗,善于交往,虽然顽固,且有很多朋友。

贾宝玉出淤泥而不染,虽然纵情并未纵性。

......

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贾宝玉(红楼梦混世末王)(6)

就说到这里吧,总之现代人能从《红楼梦》中学到很多的东西,择其善者而从之,并不要一味的对一个人下死定论,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很重要,如何去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孩子成长的确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可以透过《红楼梦》而看待希望,一个新生命,幼小心灵的创伤,是封建礼教的错?还是封建家长的错?还是作者的错?还是世人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