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体是眼睛里面负责聚焦的构造,当原本清澈透光的水晶体变得混浊就称为白内障。早期白内障会以视觉对比敏感度的下降来表现,视力在白天都还不错,但在晚上时会变差,影响夜间驾驶。

做完白内障手术后多久可以开车呢(老爸老妈开车上路)(1)

曾经有位多年驾龄的54岁中年人,每天开车上班,近期因为晚上容易擦撞到别人的车,倒车的时候也常常发生碰撞,一开始家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平常的生活功能看起来不错,直到有次检查眼睛时才发现两眼白内障,其中一个眼睛已经非常严重。由于白内障的严重程度可以有不对称的情况,有些病人因为一隻眼睛视力还不错,另一眼白内障已经很严重,仍不自觉。

患白内障未及时治疗,最后会么样?

白内障如果一直放着没治疗,水晶体越来越混浊并且变厚,让眼睛前房的空间变狭窄,造成前房液体排出较差、眼压上升,严重的话会引发青光眼。做完白内障手术后,眼压有机会恢复到正常值,停止继续伤害视神经。另外,当白内障拖太久,成熟到囊袋破裂,可能会引发眼内发炎,且过熟的白内障会增加手术时间与困难度,对病患的预后与视觉品质恢复都有影响。

单焦点、多焦点、长焦段人工水晶体的差别为何?

天然的水晶体是一个Q弹的组织,配合眼睛里面的睫状肌,随着看远、看近做调节。白内障手术将天然水晶体移除后,植入人工水晶体取代,担任聚焦的功能。

做完白内障手术后多久可以开车呢(老爸老妈开车上路)(2)

单焦点水晶体所有光线聚焦在单一焦距,优点是在特定焦距上看东西非常清楚。

多焦点水晶体是在水晶体上做一些设计,让不同距离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可以看不同距离的影像,优点是比较方便,缺点就是整体视觉品质可能没有那么清晰,并且分光还可能会造成光学干扰,例如,光晕、眩光、星芒,对夜间视力影响尤其明显。

长焦段水晶体是将焦点延伸,与多焦点分光聚焦原理不同,视觉品质接近单焦点水晶体,且因焦点延伸,让本来只有一个点清楚,变成一段距离清楚,拉长了可视范围,提供连续清晰的远、中距离视力。例如开车看远方、看仪表板与导航…等皆清楚,但是看近距离或手机,可能还需戴轻度老花眼镜。

该如何选择人工水晶体?

选择水晶体要看每位病患眼睛的状况,根据病患的生活型态、用眼需求来评估,给予个人化的建议。经济能力允许或有医疗保险的状况下,可以挑选更多附加功能的人工水晶体,提升生活品质与方便性。

假设病患散光125度以上建议用散光矫正型的人工水晶体;年纪比较大的病患若因黄斑部、视网膜比较退化,较不建议用光学比较复杂的多焦点水晶体;假使病患眼睛状况良好,而工作属于静态,常看近、不用开车,建议用多焦点水晶体;如果是需要开车或是有比较多户外活动的病患,建议用长焦段人工水晶体,可以有一长段接近单焦点水晶体的视觉品质。

白内障患者若同时有视网膜病变等眼底问题,手术时是否有特殊考虑?

针对有黄斑部病变或青光眼问题的病患,由于他们的感光细胞及神经传导功能已经比较差,比较不建议使用光学较复杂的多焦点水晶体,因为不但无法享受到它的方便性,有些病人甚至会觉得视力模糊。若想使用功能较好的水晶体,建议可以考虑使用长焦段水晶体。另外,高度近视的黄斑部患者,黄斑部比较薄,若黄斑部没有严重的退化,使用长焦段水晶体的效果还不错。

做完白内障手术后多久可以开车呢(老爸老妈开车上路)(3)

哪些人比较容易患白内障?要如何预防?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晒,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造成水晶体里面的蛋白质变性;有抽烟的人建议要戒烟,因为香烟非常容易导致氧化伤害。由于白内障的加重是渐进式的,患者经常没有自觉,具危险因素或年纪大的人要提高警觉,才能减少意外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