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李克强总理率队前往马来西亚,开启了访问行程,期间在马六甲州,他特意去拜访了当地的郑和文化馆。

俯瞰着马六甲海峡的美景,总理沿着过道一边欣赏沿途的庙宇、山川,一边思考着中马两国由古至今的合作和友谊,不由得触景生情。

六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国明代永乐年间,中国航海家郑和,亲自率领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其中五次经过此地,在中马两国史书上留下丰富的记载。

郑和山、郑和井和许多美丽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和称颂。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

据史料记载,郑和在此地敦睦邦交、友好通商,协助当地政府戌卫海防,不仅维护了当地的安全,还遣使向百姓传授医学、农业和工商业知识,使之逐渐繁荣。

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来到富庶之地,并没有搞掠夺,也没有搞扩张,更没有搞殖民,留下的是当地传颂了几个世纪的善举和义举。

那么这位传奇的航海家,曾经有着怎样显赫的经历呢。

近侍称臣

郑和原姓马,名三宝,祖上本来是元代初期的贵族,可他十岁那年,元朝就被明军攻破了。

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马少爷”化名马和,被明君俘虏后,便惨遭宫刑,被官兵递解到皇帝朱棣跟前,成为大内之中,众多太监的一分子了。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2)

因为为人处世机敏果敢,在守候服侍皇帝的事务上通达干练,逐渐被朱棣所赏识。

因为明朝明文规定,为防止宦官干政篡权,一律不许太监识字念书,但马和曾经出身贵族,接受的教育程度是其他人不能比的,不光能识文认字,还熟知各种科目,如地理、文学和音律。

渐渐地,在大内皇宫,皇家贵族开始对马和予以嘉奖,朱棣对马和的态度,也从器重化成了倚重。

他认为此人必有大用,便颁布诏书,特意赏赐“郑”姓。自此为后人所知的郑和,便正式登场了。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3)

在宫廷中,太监比大臣们,更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这是个人尽皆知的事实。

毕竟这些人从事的工作,皆为“侍起居、奉口令”,有些甚至对皇族贵胄的人和事知根知底,这也算是朱棣之后对郑和委以重任的契机。

早年被俘从军时,郑和也具备一些军事才能,他不光对朱棣左右逢迎,在面对重大决策时,还能献计献策,当时郑和正值壮年,身材魁伟挺拔,不少人还以为他是一名武将。

南下西洋

明朝永乐年间,已是国力富庶的光景,工商业日趋发达,制造业也蓬勃发展。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4)

但朱棣显然不是个喜欢“与民休息”的皇帝,他总是对国家的未来,他时刻怀着一种危机感。

经由现代史学家推断,关于遣使海外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说法:为了宣扬大明帝国的威力,防范边境冲突、获取海外朝贡,抑或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旷古未谋的决定,大抵上可以认为是一次外交手段。

可是如何从众臣中选拔使团首领呢?这不仅是“出国调研”,光凭借“文武兼修”的本事,貌似并不能很好地受领任务。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5)

国外情况复杂,如遇突发情况,是断然不能学赵括“纸上谈兵”的。况且这次的航海任务中,还有一些皇帝交托的小型秘密任务,得交由信任的人去做这些事。

皇帝朱棣第一个便想到了郑和,但是他也不太放心,于是就召集大臣,以有关选拔出海将领一事,多次质询各位公候。

大家对此事各有说辞,还有一些人表示此次行动有风险,应当从长计议。

朱棣只得去问自己的“智臣”,时任尚宝寺丞的少卿,会面相、懂风水的袁忠彻去了。

通过这位“风水先生”的推敲,郑和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还能为皇帝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具体是怎样的惊喜,袁忠彻未作阐释。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6)

坊间也开始对皇帝要“经略海外”有所传闻,一时间沸沸扬扬,而皇家制造局,更是加紧赶工,不到两年时间,各类型的商船、战船,犹如“下饺子”一样被集中于各港口。

1405年6月,朱棣正式命令郑和率队出征,船队经苏州刘家河口行至福建入海。

这批船队的规模如何呢?

船队中体积最大的宝船,是为旗舰,全船长约一百五十米,宽约六十米,比一个正规足球场还要大,而其余类似的舰船有几十艘,分别运送粮食、兵员、马匹和宝物。

这还只是核心船只,分布在外围的,也有十几艘负责巡航护卫的小型船只,郑和带着三万多士卒和谋士扬帆起航。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7)

放眼望去,浩浩荡荡几百艘并驾齐驱,比现在的大型航母编队,还要华丽许多。

从规模上看,郑和带领的船队,无疑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亘古未有的最大的。

这便是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事件的由来。

沿途奇遇

纵然海上风浪再大,也是阻碍不了郑和前进的步伐的。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8)

每到一地,郑和便树碑立传,不仅与当地展开各种友好贸易,还把大量财宝和银钱施与民间,这几乎就是在向世界,表达大明朝的“恩惠”,大国气度的名望也实至名归。

郑和广施恩惠,因自己早年已入佛斋,还特意前往泰国、暹罗等地,礼遇该地的寺庙和僧人,并命人抄录回大量珍贵的经文,以呈现给皇帝。

可迢迢万里的国外,也不是没有风险的。

在其第一次南下登陆时,便受到当地武装的误解,因而发生冲突,船队使者和近百名船员被杀害,最后因郑和有意克制,武装首领送黄金才得以了事,可谓“出师不利”。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9)

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次南巡结束,准备班师回朝,刚离岸出港,又遇上了海盗。

这伙强盗在近海,是出了名的凶狠,而且为首的陈祖义,更是阴险狡诈,善使诡计。

双方在马六甲海域展开激战,敌首用诈降的方式,靠近郑和船队,待靠近后,随即发动进攻。郑和威武不屈,一声怒喝,全船队将士迅速将这伙贼人包围,刀光剑影阵阵,最后共杀敌五千余人,还生擒了陈祖义等人。

端坐于皇宫的朱棣,不时能收到船队带来的好消息,他的虚荣心和好奇心也极具膨胀。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0)

这时他再一次想到了,当年袁忠彻所提到的“惊喜”。

之前的几次,郑和为朝廷带回了大量的奇珍异宝,但好像都没有让朱棣产生什么兴趣,最常被提及的,也就是与各地武装叛乱有关,发生的器械冲突。

因为朱棣是武将出身,对文献和经文什么的,是嗤之以鼻的。他最感兴趣的便是所到之处的见闻,还有海外未曾亲眼目睹的,那些奇珍异兽。

这样说来,朱棣是个十足的冒险王。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1)

随着航海技术日臻完善,郑和得以带领船队去向更远的地方,带回更多更新奇的异国珍宝,就在这一次奉命下西洋,途经非洲诸国时,意外地为朱棣带回来了一件“罕世奇物”。

“麒麟”降世

1412年,郑和再次带队出海,开始了第四次下西洋的任务。

这次他一路向西,直抵非洲海域。

此行的任务还是如之前的一样——交流友谊、传习技艺、撒播贸易的火种,还有就是让世界以崇拜的眼神看待明帝国。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2)

走到非洲东部的索马里,这里是古麻林国的故都,这里的人们早就听说了郑和船队的善举和壮举,纷纷夹道欢迎之。

国王更是特意送来两只奇物,以示对明朝来使的敬意。

这便是郑和最后交由朱棣,称作的“麒麟”。

麒麟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与龙、凤、龟和貔貅,并称为古中国五大神兽。

麒麟一直有着吉祥如意和招财送子的寓意,而且多数时候是被皇家贵胄垄断的,专有吉祥物。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3)

郑和第一次看见此物时,便以为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心中有了这样的轮廓,也就顾不上翻译的解释了。郑和如获至宝,命令全队马上班师,不多时便将“麒麟”送进了皇宫。

“麒麟”被人牵着踏上石阶,大臣们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只见此物站立时近八米之高,皮毛花纹斑点图案,头形似马,脑门奇宽。更不解的是,神兽就爱吃草和树叶,进食的时候,伸出的舌头有半尺长,神兽很威武,就是脖子有点长。

冒险王朱棣,得此情此景后,心中狂喜:三宝果不负朕望,万里崎岖跋涉,为皇家请回神迹。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4)

这让皇帝一众人,为之稀罕不已。

每日早朝过后,总要去后院瞧上一瞧,还时不时地为其改善伙食——由入关之前的草根树叶,变成了现在的粟米、黄豆和面饼,每逢有重大节日,还要命下人为其切菜砍瓜,以示同乐。

皇宫尚且如此,那宫外的百姓是什么态度呢?

据明史专家考证,当“麒麟”抵京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有些人甚至癫狂了起来。

在迎接“麒麟”时,朱棣亲率百官前往,大街上也是万人空巷,争相前往观看。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5)

明朝大臣沈度作诗赞颂:“臣民集观,欣喜倍万。”

学者文人更是用词几近生动:取西南之精华,集万物之灵气,身高五丈,神采飞扬,此乃实打实之麒麟也!

这样说来,“麒麟”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皇上的御用画师也没闲着,赶紧召集人马,为“麒麟”作画一幅,此画作为该物种的重要考证依据,一直保存于博物馆中。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6)

只是此画过于写实,少了点儿市井流行的那种,腾云驾雾的“唯心思想”,这也让后人有了一探真伪的机会。

真相大白

关于明皇帝朱棣,遣郑和下西洋得“麒麟”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直到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所谓的“麒麟”,根本不是圣物,而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一种动物罢了。

因为有了新闻,有了报纸,有了动物园,社会科学日益发达,社会公知也有了更高水准。

人们再去博物馆看那副画的时候,总会以讥笑的口吻说:什么麒麟,这不就是长颈鹿吗!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7)

没错,人们口中的“麒麟”,即为长颈鹿也。

可明朝时的人们可不这么想。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动物,而且据说生活习性跟史载的“麒麟”一般无二,古索马里人对长颈鹿的音译为“基林”,这些都让当时的人们,对它的身世深信不疑。

就连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韩两国,到现在都把长颈鹿称之为“麒麟鹿”。

只是辛苦了郑和本人,好不容易把这庞然巨物运回京师,没两天便被朱棣赶回船上,命令他再次进行新的航海任务,要他再去更远的地方,给皇家找“凤凰”去。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8)

当然,郑和肯定是一无所获的。

虽然这看似是一个笑话,但其中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首先,便是郑和下西洋,通过沿途三十个国家,为近岸诸国带来近六百年的繁荣与安定。

相比哥伦布带来的殖民掠夺和血与火,郑和带来的则是文化、贸易和善意,还有大量的瓷器、丝绸和茶叶,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和祝福,六百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如此。

其次便是为我国引进新动物物种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带的什么神兽(郑和带回两只麒麟)(19)

没错,这是长颈鹿自进化现世后,在明朝才第一次进入我国领土,为我国人所知晓。

而索马里也正是长颈鹿的故乡,因后来的贸易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陆续有大量的长颈鹿运抵我国,为我们更好地观赏和研究,带来了良机。

在笔者看来,长颈鹿没有让古人闹了笑话,反倒成为一种中国和世界,互相传递和平情谊的动物,这跟我国如今借与他国大熊猫的理念是一样的。

郑和的壮举,是为中国邦交礼仪的使者和桥梁,为促进推动中外文化交融和人文物质交流,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