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直

民国时期,学校教育迅速兴起。奉天省的学校教育有小学校、初级中学校、大学校三个层次。民国十一年(1922年)时,《奉天新学制草案》规定改成新学制。学制定为三级制:一、国民学校,职业学校;二、中学校、国民师范学校、职业教员养成所;三、大学校,专门学校。

清朝时的杨塘小学(遍布城乡的小学校)(1)

奉天新学制系统草图

按照这个三级制,康平有前两个层级,没有大学。

国民学校遍及康平城乡各地,是基础教育,为六年制(曾有过七年制,后改为六年制)。其中前四年为义务教育,我们俗称初小,后二年为高小。国民学校由县经费设立的为县立国民学校;由区负担设立的为区立国民学校;由私人的经费设立的名私立国民学校。

我们将民国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年教育的大致情况列成表格如下:

年 份

项 目

民国十七年

民国十八年

民国十九年

民国二十年

学校数

164

170

175

177

经费(元,现大洋计)

83454

75140

58112

59424

学生数

总人数

6207

6969

7017

7575

女生比例

20%

20%

教员情况

总人数

190

203

210

212

女教员数

17

14

师范毕业比例

60%

40%

60%

60%

薪俸(元)

(/人/月)

中学

100

70

50

50

小学

40——50

26

22

23

升学率

初小升高小

10%

高小升中学

3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康平县学校的数量已经很多。学校数、学生人数、教员人数逐年递增,经费和教员的薪俸逐年递减。

1924年(民国十三年)和1927年(民国十六年),县教育公所曾两次大力整改私塾,部分私塾改为村立小学,但私立小学仍占半壁江山。据1928年(民国十七年)统计,全县私立小学三十七所,学生三千零二十二名,公立小学学生数和私立小学学生数基本持平。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二十四日,康平县教育公所所长杨森林心里特别高兴。他收到了一份材料,这是一区白家窝堡村学董左云阁写给他的。材料上说,以前白家窝堡村没有学校,适龄儿童要到邻村土井山去读书。考虑到孩子们的上学路途虽称不上遥远,但夏雨冬雪往返辛苦,经村民公议,在村里创办一所学校。大家共同商议选妥的校址,占地二亩,修筑了一个固定校舍,一共四间。一间做教员办公室,一间厨房,二间教室。操场面积八千七百零六平方尺。农历的七月初五也就是本月的十九号,已经竣工了。打算聘请本区石人沟村的王殿卿做教员,村民公举左云阁做学董,一共有学童三十三名。

清朝时的杨塘小学(遍布城乡的小学校)(2)

康平县第一区白家窝堡村立初级小学校学生人数清表

清朝时的杨塘小学(遍布城乡的小学校)(3)

康平县第一区白家窝堡村村立初级小学校校具清表

村民们有办学意愿是多好的事儿啊,杨所长心里的感觉就像这晴朗的天空,敞亮着哪。这事儿议过多次,现在终于办成了,孩子们可以在本村上学,再不用跑那么远的路。早在1926年(民国十五年),三区杨天成窝堡、大王家窝堡,二区张家窝堡等村都办了学校。去年在张家窝堡办了学校,这之前的六月份,还成立了康平县第三区西顺山屯村立初级小学校。

今年5月17日,杨森林上报康平县公署一份《改定城乡各校名称一览表》,康平城乡所有学校都统计在里面了。县立师讲初中职业女师四处五级,县立高小八处十级,县立初小二处四级,区立初小六十三处六十九级,村立初小八十一处八十一级,一共是一百五十八处一百六十九级。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到年底的时候就会有变化,还有十多个地方争着要设小学,正在商量着呢。

到了年底,在杨所长的统计数字里,学校增加到了一百六十四所。1929年(民国十八年),二区边家窝堡、三区小傅家窝堡和四区甄家窝堡村、六区公家窝堡等等都创办了小学。此时康平县的小学遍及八个区各村屯,县立小学校有八所,除第一小学校和第四小学校在县街外,其他几所分别是:第二小学校,校址在哈拉沁屯;第三小学校在卧牛石;第五小学校在刘家屯;第六小学校在关家屯;第七小学校在百子屯;第八小学校在小房身。第一区区立小学校有二十七所、村立小学校二所,还有私立小学校一所。第二区区立小学校有十所、村立小学校四所。第三区区立小学校有二十七所、村立小学校三所。第四区区立小学校有二十所、村立小学校四所。第五区区立小学校有十四所、村立小学校四所。第六区区立小学校有十八所、村立小学校三所。第七区区立小学校有三所、村立小学校五所。第八区区立小学校有十所、村立小学校一所。

这些学校的职能体系中,管理、教学和训育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训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保证训育和教学正常进行。

康平县所有小学的课程都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文》要求设置的。各个小学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和英文、算术及理科、三民这些基础课程,也有图画、体操、珠算、音乐、习字和手工等课程。

课程的设置各有作用:

“修身,旨在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国文,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展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算术,旨在使儿童熟悉日常之计算,增长生活必需之知识,兼使思虑精确;历史,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地理,旨在使儿童略知地球表面及人类生活之状态,本国国势之大要,以养成爱国之精神;理科,旨在使儿童略知天然物及自然现象,领悟其中相互关系及对于人生之关系,兼使练习观察养成爱自然之心;手工,旨在使儿童制作简易物品养成勤劳之习惯;图画,旨在使儿童观察物体具摹写之技能,兼以养其美感;唱歌,旨在使儿童唱平易歌曲,以涵养美感,陶冶德性;英文,旨在使儿童略解浅易之语言文字,以供处世之用;体操,旨在使儿童身体各部平均发育,健强体质,活发精神,兼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

课程种类较晚清时多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知识也相应丰富起来。这样的课程安排,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生活的一般常识,这和封建时代教育出的“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明显不同了。能达到所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更好地培养出有用之才,是杨森林和他的教育公所、所有康平教育界人士以及康平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啊。

训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制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由国民党中执委常务会议拟定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将训育作为三民主义教育原则实施的手段和措施后,“训育”成了这一时期教育界的高频词。

康平各学校都拟定了本校的训育标准。以县立第六小学为例,训育标准是这样的(辽宁省档案馆存JC107-01-000606-000003号):

第一项 校训

本校以尚忠信为校训,用以培养儿童之道德,以立完全有用公民之基础。

第二项 歌词

凡集会或举行仪式时,唱国歌、党歌、校歌,使儿童生爱国爱党爱校之思想,以陶冶其情感。

第三项 旗识

凡集会或举行仪式时,悬国旗党旗向之敬礼,运动或远足游行时,执本校校旗,以资瞻仰。使皆有保护国、党及尊崇学校之意念。

第四项 遗嘱

凡举行仪式时必恭读总理遗嘱,以引起儿童敬效伟人之思想,以期奋志精神。

第五项 自治

依据现时代政治之建设组织学校,以锻炼儿童服务之才能,养成民治之精神。

第六项 级训

按照各级现在情形,取爱群互助勤勉等字为级训,以期收善良效果,增进德性。

第七项 训话

凡集会举行仪式或临时发生事故,採本国时事道德例话或先哲嘉行用为资料,使其知所遵循而期感化。

第八项 礼貌

使儿童知持己待人庄重和平,以养成谦温恭让之态度,以进于美德。

第九项 修补

以前八项均为现行之标准,如有未完备者,得随时补益之。

对学生实施训育的工作由本校全体教职员担负,利用各种活动见缝插针地进行。

民国元年(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由于初步破除了封建教育思想的束缚,提倡普及义务教育,加之康平从1913年(民国二年)起开始办师范学校与塾师讲习所,初步解决了师资问题,使得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1912年(民国元年)全县共有学校三十二所,学生一千二百四十名,教职员三十五名。到1928年(民国十七年),全县有小学一百五十四所,一百六十四级,学生五千三百八十五名。学龄儿童入学率由清末的百分之六点六,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到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前,全县小学达一百七十七所,学生七千五百七十五名,女生入学人数逐渐增多,达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教职员二百一十二人,其中女教师十四人。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全县小学骤减到一百一十一所,学生三千九百九十五名,教职员一百四十四名。杨森林所长和他的同道者曾费尽心力,使之逐渐发展起来的小学教育又衰落下去。

选自康平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三辑《追寻历史的足迹——民国档案中的康平》

作者简介:郑直,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康平县历史暨辽金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诗集《我的草木我的湖》,微信公众号“慢文字”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