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黄花”不要采!

每年秋季,一种黄花总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世界上花的种类千千万,为何唯独它让人心烦意乱?原来这种黄花属于一种外来入侵的植物,由于它太强势,导致本土的植物无法生存,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生态杀手”。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1)

这不,武汉市8个部门联合起来召开了“加拿大一枝花”治理工作,并且还鼓励市民如果发现这种花立刻上报。这一举动纷纷被网友点赞支持,频频上了各大网站的热搜。这个黄色的小花究竟做了什么?竟然遭受全城通缉。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2)

外来物种的入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说起动植物的入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如泛滥成灾的澳大利亚野兔,肆虐水域的美国鲤鱼,破坏性巨大的美国“超级野猪”。这些生物的入侵破坏力极大,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让人痛不欲生。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已有660多种外来入侵的生物,其中71种会影响生态系统。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3)

加拿大一枝黄花,人人喊打

原本加拿大一枝黄花安分地生活在北美地区,虽然它那艳丽的颜色很招人喜欢,但在当地它不是作为观赏植物而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慢性肾炎,膀胱炎,尿结石,风湿,糖尿病等

20世纪30年代,它被引入我国的原因不是因为药用价值,纯属就是因为好看!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最早被广泛地种植于上海和南京等地。谁曾想到,这家伙的繁殖能力非常地惊人,每株植株都能产生超过20000粒种子,存活率高达80%,不久之后,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南等地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其泛滥程度和水葫芦如出一辙。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4)

它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不仅能够以种子繁殖,还能以根茎无性繁殖,自我克隆,同时和不同的植物进行杂交。如此强大的繁衍能力,让其它生物望而却步。它的种子类似蒲公英,带有冠毛,到了每年成熟的时期,种子就会随风飘荡,散落在世界各地。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5)

生命力还很强大,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快速适应。就这样成千上万个种子被广泛播种。然而毕竟风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微风一吹,也只能在附近几公里播撒种子,除非是狂风才能更大范围地进行传播。不过有了蜜蜂和鸟的协助之后,它们携带黄花的种子到处飞翔,甚至到达了很远的地方,就这样实现了远距离的传播。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6)

看到这里,大家不免感到疑问,为何人们视它为“眼中钉”?接下来的操作就会让人们感到深受威胁。

它是属于一种排它性植物,看似艳丽的外表软弱可欺,霸道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想要清除。这种植物和其它植物一样生活在土壤之中,但它地下的根茎很不“老实”,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扩张。

大家都知道,要想生存,肯定需要汲取更多的养分。同处在一个土壤之中,加拿大黄花会与周围的植物争夺更多的营养。本身资源是有限的,若都被加拿大黄花霸道地抢去,肯定其它的生物也是无法存活。因此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它“黄花过处,寸草不生”。

还有它的生命周期也很长,在秋季万物凋零的季节,加拿大黄花依然不依不挠地生活着,开出茂盛的小黄花。如果生存条件不出大的问题,存活半个世纪基本上不是事。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7)

泛滥成灾的黄花,如何来清除它?

加拿大黄花的生长,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来消灭它。就好比外来入侵者水葫芦,之前在我国泛滥成灾,如今基本上很少看到它们的踪迹,其原因就是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8)

比如通过天敌的方式来消灭它,水葫芦的天敌象甲,还有一种大型的老鼠水豚,都是以水葫芦为食,有了它们的参与,水葫芦不敢扩张与张扬。更加有效清除水葫芦的方式那就是净化了当地的水质,这样干净的水域不适合水葫芦的生长,很快水葫芦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为外来入侵的植物,加拿大黄花如何来消除呢?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9)

第一物理铲除,通过人工收割的方式斩草除根。只是这种方式非常费力费钱,一不小心,还能卷土重来。

第二化学防治,农民采用除草剂喷洒的方式来抑制它的生长,然而治标不治本,下边的根部没有遭受一点破坏,来年还会持续地生长。

第三生物防治,天敌白条银纹夜蛾喜欢进食黄花。这样就不敢大肆生长。

目前,通过以上的方式来清理掉加拿大一枝花。希望未来还有更好的方式抑制它的生长,不然泛滥下去很容易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你有更好的清理方式吗?欢迎各位小伙伴留言评论~

哪种入侵物种会威胁红树林生态(加拿大一枝花入侵我国多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