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1)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2)

(速新闻记者 汪学飞)

小时候,

他最大的愿望是脱离农村,

跳出农门。

为此,上学时,他选择了美术专业;

毕业后,他选择到大城市用画笔赚钱。

没成想,因为水蛭,

他又放弃了绘画,重新回到老家农村,

一头扎进水蛭的养殖和研究中。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3)

网箱里的水蛭长得又肥又壮

如今,22年过去了,

他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水蛭大王,

建立起了自己的水蛭王国,

打造出自己的水蛭养殖品牌——

“蛭惠家”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4)

水蛭养殖基地

摸索出独特的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

这种方法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5)

张长威获得的专利证书

在他的培训指导下,

全国各地上百个农民发家“蛭”富。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生活早参考》《百科探秘》《创新无限》栏目、宿迁日报等主流媒体

相继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

水蛭大王的名头传遍了“江湖”。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6)

水蛭养殖塘口

现在,

他在宿豫区关庙镇拥有百亩水蛭养殖基地,

年产活水蛭十余吨,

年产值百余万元,

直接带动8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

他,就是宿豫区保安乡的张长威。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7)

张长威自制的水蛭繁殖设备

5月7日下午,

记者走进他的水蛭王国,

聆听水蛭大王的传奇经历。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8)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1996年,20岁的张长威从美术专业毕业后应聘到上海一家工艺品厂当画师,收入颇丰,他很满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报纸上了解到作为20多种药品原料的水蛭干品价高货俏的信息。水蛭不就是老家河沟里、水田里常见的蚂蟥吗?价值这么高,前景这么好,可否人工养殖呢?

通过反复思量,1998年夏天,张长威作出一个重大抉择——弃画养蛭。在单位领导、同事,亲友、家人的一片惋惜声中,他回到家乡,在自家的院子里建了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池子,开始了水蛭养殖的探索。

一开始没经验,他在池子里放养了四五百斤水蛭,结果由于密度太大,水蛭缺氧,一下子死了90%。他这才知道,原来水蛭养殖有讲究,不能蛮干。从此,他开始深入学习研究水蛭的生活习性,并选择了个头最大的宽体金线蛭进行养殖。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9)

水蛭的卵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养殖水蛭逐渐“上路子”了。2002年,他成功解决了水蛭繁育技术,实现了水蛭人工养殖的重大突破。

2007年,他走出自家的小院子,投资200万元,在宿豫区曹集乡承包80亩地,实行莲藕—水蛭的网箱套养。当年年底,新基地就出产5000公斤水蛭。

随着媒体的报道,全国各地慕名到他基地考察学习水蛭养殖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他顺势开办了水蛭养殖培训班,面向全国招生。对学员,他不仅传授养殖技术,还提供水蛭幼苗、收购成品水蛭。

2016年,他把水蛭养殖基地搬到宿豫区关庙镇太山村,取名“蛭惠家水蛭养殖基地”,基地占地100亩。同时,他的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2019年,他研究出来的“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宽体金线蛭便操作式桶型养殖网箱等3项研究成果获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责任编辑 刘珩 杜之辛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10)

山东阳谷水蛭养殖(决胜小康奋斗有我)(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