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三墩海域的大蚝养殖户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9月初,该海域内400多张蚝排的500万串大蚝几乎全部死亡,近200家养殖户受损,经济损失约在5000万元以上。

此外,多名当地养殖户也表示,大蚝大规模死亡,损失惨重。

养殖户怀疑大蚝大规模死亡是养殖海域附近的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入海排污管道泄漏、污染海域造成的。养殖户还提供了一份当地环保部门今年8月份发现金桂纸厂泄漏点致鱼类死亡的报告文件,但文件显示,8月20日,泄漏点的堵漏修复工作已完成。

9月25日,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部一名陆姓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经初步调查,未发现企业有偷排污水情况。“大蚝死因仍在调查中,最终调查结果有待贝类检测数据公布后才能揭晓。”

另据广西媒体《南国早报》报道,经专家调查,初步发现这片海域有裸甲藻大量繁殖。在9月5日至7日,裸甲藻大量死亡,可能产生毒素,大蚝的死亡或许与此有关。

钦州鸿发生蚝仓库(港区大蚝大量死亡)(1)

大蚝大规模死亡,养殖户疑是造纸企业管道泄漏所致

近日,在钦州港三墩海域内海湾养殖大蚝的李先生告诉澎湃新闻,约在9月6日、7日,三墩海域内一万多亩海域变成黑褐色,不久他发现400多张蚝排的500万串大蚝几乎全部死亡,近200家养殖户受损。李先生表示,综合今年及去年的大蚝市场价格,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

另一名养殖户王先生也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家30多张蚝排中已有60%的大蚝死亡,“就我这一家,初步估计损失1000多万,有的(养殖户)颗粒无收”。

养殖户蒋先生说,原本这个月大蚝可以上市,但现在大规模死亡,损失惨重。

养殖户怀疑,养殖海域附近的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排污入海的管道泄漏,污染海域造成大蚝死亡。

李先生表示,在大蚝死亡事发前,金桂纸厂已发现排海管道泄漏点,并导致养殖鱼死亡,因此他怀疑大蚝死亡同样与金桂纸厂排海管道泄漏有关。

据李先生提供的一份钦州市环境保护局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在8月27日下发的《关于反映钦州港保税港区至三墩海域海水受污染变深红色造成部分养殖物死亡的调查处理情况报告》显示,8月19日晚,该海域曾有养殖户发现其养殖区的海水颜色一异常,并发现养殖网箱内有鱼死亡,经调查发现,金桂纸厂在该海域排海管道有一处泄漏点。8月20日晚10点,泄漏点的堵漏修复工作已完成。

李先生提供的大蚝死亡事发后的海域照片显示,海水呈黑褐色。

李先生对澎湃新闻说,事后养殖户已向钦州港经开区管委会,钦州市环保局、海洋局、水产畜牧局等部门反映情况,上述部门在第二天曾来对海水和死亡大蚝进行取证拿回化验,但调查的结果一直未出。

钦州鸿发生蚝仓库(港区大蚝大量死亡)(2)

钦州港经开区管委会:企业未偷排污水,大蚝死因仍待查明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显示,9月14日,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调查三墩至钦州保税港区海域大蚝死亡原因。

9月25日,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部一名陆姓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未发现企业有偷排污水的情况,环保部门同时还调查了该企业7月到9月10日前共两个月的所有在线监控数据,显示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指标都低于国家控制排放标准。

此外,广西媒体《南国早报》报道,事发海域处于港口航运区和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处于半封闭状态,加上蚝排养殖密度增加,使得该海湾海水交换能力、自净能力极差,海水富营养化,藻类容易繁殖。经专家调查,初步发现这片海域有裸甲藻大量繁殖。在9月5日至7日,裸甲藻大量死亡,可能产生毒素,大蚝的死亡或许与此有关。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该片海域养殖户存在非法用海问题,他们没有合格养殖的证明。这片海域属于工业规划区,养殖大蚝本存在很大风险。自2009年,相关部门便开始清除该海域中的蚝排,但养殖户一直在“捉迷藏”,躲避清理行动。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贝类检测站正在分析大蚝死因。该名工作人员还说,此次大蚝死亡究竟与裸甲藻的毒素有关,还是排污管道泄漏所致,最终结果要等检测数据出来后才能知晓,届时将“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依法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