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之一,他把持朝政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魏忠贤的名言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吃国库,他的生存哲学就是四个字心狠手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大太监魏忠贤的成长历程。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1)

魏忠贤(源自网络图)

第一,吃喝嫖赌,人生绝境

魏忠贤早年间就是河北肃县的一个街头混混儿,吃喝嫖赌那是样样精通整个肃县的赌场没有不认识他的,到最后为了还赌债连女儿都卖了,全身上下没有一个铜板,当时正赶上了宫里招太监,魏忠贤是彻底发扬了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的风格挥刀自宫然后参加了进宫的选举,在明朝当太监是很有前途的一个职业,要知道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国力开始逐渐衰退了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而皇宫里面扫大马路的小太监那都是天天有肉吃(虽说是剩下的),所以当了太监吃喝是无忧了,就是这样魏忠贤进了皇宫,俗话说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就算自宫、未必成功、要不自宫肯定不成功,前途似锦的未来在等着魏公公的到来...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2)

网络图与本文无关

第二,巴结魏朝,靠近天启

魏忠贤进宫之前他其实不姓魏,原名李进忠,进宫之后一直干的都是扫大马路守大门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但是他在宫里有一个朋友帮了他的大忙这个人叫魏朝(zhao),魏朝的师父是当时东宫的大总管太监王安,也就是魏朝外王安面前推荐了魏忠贤然后魏忠贤成了东宫大太监王安的跟班,大家要知道这个朱常洛虽说贵为皇太子却不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他的长子子朱由校更是不受待见啦,这绝对是苦命的一对父子,朱常洛好一点毕竟贵为皇太子就算皇帝不喜欢但其他的朝中大臣却不敢蔑视他,而朱由校那就不一样啦根本就没人搭理,宫里所有人都不理他,这个时候魏忠贤主动靠近了他,从此在王安和魏朝的安排下成了朱由校的贴身太监,他天天教朱由校骑马射箭还自掏腰包给朱由校买玩具买好吃的,魏忠贤的出现给朱由校带来了美好的福音,朱由校从小拿魏忠贤当老师和知心的朋友,这为魏忠贤后来的前途攒足了政治资本。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3)

网络图与本文无关

第三,枯木逢春,前程似锦

大明泰昌皇帝朱常洛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年号天启从此魏忠贤枯木逢春,天启皇帝封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那可是非同一般啊,专门起草皇帝诏书的,所以魏忠贤后来假传圣旨有足够的机会,不仅如此他还在天启皇帝继位之前巴结上了另一个小人物但对天启皇帝影响却很大,这个人是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和魏忠贤一样都是天启皇帝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天启皇帝继位后待魏忠贤和客氏如同父母,客氏被封为一品奉圣夫人,魏忠贤能够在朝中如日中天客氏是帮了很大忙的,客氏虽说是乳母但天启皇帝对她比亲妈还亲而且给她的待遇和福利比皇贵妃还要高客氏每次见皇帝都是坐着轿子去,居说客氏的轿子比皇后的凤辇还要大,而且见了皇帝还不用行跪拜之礼,朝中的大臣见了客氏全部都要跪拜行君臣之礼,宫里宫外都称客氏为圣母娘娘就连皇后与客氏路上相遇那都要让路后宫除皇后之外其余的妃子见了客氏也是要行礼的,所以说客氏在当时除了名字不叫皇太后实际上的地位已经高于了皇后,魏忠贤有这样的一个人撑腰自然是更加嚣张跋扈为所欲为。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4)

天启皇帝(剧照)

第四,大权在握,不忠不贤

天启皇帝给魏忠贤赐名是让他又忠又贤事实上他是不忠又不贤,魏忠贤进入司礼监以后把司礼监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同时又在东厂安插亲信控制了东厂,从此魏忠贤如日中天称霸朝野在朝中大力培植亲信势力,让自己的亲信大臣在朝中担任要职,魏忠贤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残害忠良、排除异己、天下各地所有的大小官员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给魏忠贤送礼的人排的长队堵了北京好几条主干道,魏忠贤的私人住宅是方圆十几里的大宅子,可见魏忠贤当时有多嚣张,因为御史在皇帝面前弹劾魏忠贤结果魏忠贤杀害了所有说自己坏话对自己不利直言善进的御史,从此魏忠贤更加嚣张,替皇帝批阅奏章处理朝政骑马大摇大摆走在御道上,朝中的大臣称他为魏相国或者九千九百岁。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5)

司礼监大太监(剧照)

第五,生理残疾,子孙成群

魏忠贤集团有了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其中五虎是协助魏忠贤排除异己壮大势力的五位大臣,这五位大臣有左都御史崔呈秀、吏部尚书吴淳夫、兵部尚书田吉、左副都御史倪文焕、太常卿李嬊龙,个个都是国之重臣位高权重。五彪是朝中手握兵权的五位大臣左大都督田尔耕、锦衣卫指挥俭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田尔耕的心腹大将杨衰,这五位大臣田尔耕和杨衰手握皇宫中的兵权其他三位是东厂和锦衣卫的重量级人物,十孩儿是拜魏忠贤为干爹的十个大臣和太监,四十孙是拜魏忠贤为干爷爷的一群太监,魏忠贤虽然生不了儿子却子孙成群结对。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6)

网络图与本文无关

第六,打压东林,间接卫国

东林党是明朝后期出身江南士族子弟的一群官吏组成的党派,他们代表着江南世家大族的利益和魏忠贤对着干,魏忠贤奏明皇帝向江南各地富豪士族征收盐税和矿税、商业税来供应国库,可是东林党却反对,于是魏忠贤开始打压东林党把东林党的杨涟、杨一清、左光斗这些东林党的领头羊全部下入大牢了,东林党集团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但是也正是因为魏忠贤向江南地区的富豪收盐税和矿税、商业税每年为朝廷增加了三四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些收入大多都是送到了辽东前线和北方边关,当时大明的主要国力都用在东南抗倭上了,国库空虚没有足够能力供应辽东前线,所以魏忠贤打压东林党也确实是间接性为大明续命,只不过魏忠贤打压东林党的主要原因可不是为了辽东前线而就是想弄死他们,后来魏忠贤死了以后东林党再次付出废除了向江南富豪士族征收的盐税矿税和商业税结果崇祯年间大明国库空虚到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辽东前线根本无法运转间接性导致了关宁防线的溃败,魏忠贤虽然很坏但这个事情他是干的相当不错的就连袁崇焕都说魏忠贤的好话。

明末太监魏忠贤(大明太监魏忠贤)(7)

崇祯皇帝(剧照)

第七,残害皇嗣,罪大恶极

大家都知道天启皇帝没有儿子,不是因为天启皇帝没有生育能力而是前后有三个儿子都被魏忠贤暗中害死了,全都不到两岁,魏忠贤的想法是天启皇帝还年轻等过几年再让他生儿子也来的及等自己死了皇帝爱咋生咋生,况且天启皇帝生育能力还是很强的二十出头前后都快有十个子女了不过全没活多久,天启皇帝确实很听魏忠贤的话如果皇帝的儿子多了将来皇子们长大了他们要是不听魏忠贤的那可就麻烦了,于是魏忠贤干起了残害皇嗣罪大恶极的事情,这件事杀魏忠贤五百次都不多。

第八,天启驾崩,主葬狗陪

1627年大明天启七年在位七年还不到三十岁的朱由校驾崩了,由于没有子嗣临终前传位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天启皇帝一死魏忠贤也就失势了,因为明朝的太监是皇权的依附品,说直白了就是皇帝养的狗,你的主子一旦死了那你这奴才也就失势了,所以说明朝时期太监再厉害也绝不敢染指皇位的事情,天启驾崩以后崇祯继承皇位,魏忠贤集团几乎全部遭到捕杀,天启皇帝驾崩几天后魏忠贤被处死去阴间伺候天启皇帝了。

魏忠贤是个太监、小人、坏人,他贪赃枉法但盗亦有道、他残害忠良却不害重臣、他结党谋私却忠于天启,公平的说魏忠贤确实是个小人坏人,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他手里的钱都是各地的官员送的从来没有把手伸向公款,他也确实杀害了很多正义忠义之臣但是真正对大明有用的人他不仅没有加害甚至还会帮忙,比如孙承宗就是魏忠贤推荐下受到了重用组建了关宁防线阻挡了清军十几年, 袁崇焕之所以能够有力的阻挡清军,因为魏忠贤能给他钱,再比如洪承畴虽然他多次得罪魏忠贤但是魏忠贤从来不给他下绊子,魏忠贤知道像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这些人全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甚至他们的生死是关系到大明存亡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魏忠贤再坏他能看清形式虽说不懂朝政但是他用人还是很有一套的事实证明他确实用对人了,大明王朝也确实因为魏忠贤而间接性的续命,所以啊是非功过由历史和后人来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