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不少的著名绯闻,这些绯闻经岁月沉淀有的早已面目全非,到底孰真孰假,很多已经难以辨别,那么历史最著名、津津乐道的十大绯闻,哪些是真相,哪些被扭曲?

第一个,孔子和南子

孔子见南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决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么龌龊下流,无非是讲了一件男人看见美女有点心动的事情,因为孔子是圣人,做人难,即便是心中有一点点想法也会被好事者颠来倒去地说。只怪子路太不识相,老师有一点思春,做学生不要满脸不高兴,谁不会犯错误啊?

其实孔子见到美女而心动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食色性也。”怀疑孔子春心荡漾也没有什么意义,孔圣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

但是坏就坏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按照这个逻辑反推过来就是“凡是圣贤就不会有错”,孔子圣人也,当然不能有一点点错误,哪怕想想也不行。

第二个,范蠡和西施

公元前494年,越国攻打吴国,越国战败,被迫向吴国求和请降,为表示臣服,越王勾践在范蠡陪同下到吴国为奴,在吴国,勾践老老实实干苦力活,逐渐赢得了夫差信任。三年后,夫差赦免勾践、范蠡回国。回国后,勾践下定决心打败吴国,报仇雪耻。范蠡、文种等人出了不少主意,其中有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增强国力等,还有一个计谋是送给夫差美女,以消磨他的意志。范蠡到民间物色美女,民女西施和郑旦被选中送到吴国。夫差见到这两个绝色女子,非常高兴,说:“越国贡献的这两个女子是勾践尽忠我吴国的证明呀!”

第三个,吕不韦和赵姬

吕不韦是个千古奇人,通过投资质子嬴异人,并助他登上秦王宝座。在此过程中,有一个艳闻一直流传江湖,即:一直风流不羁浪荡不已的赵姬,被吕不韦征服,据说秦始皇嬴政便是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吕不韦才是最大的赢家。

赵姬一生就是颗棋子,对吕不韦来说,她是件礼物;对子楚来说,她是件发泄工具;对嬴政来说,赵姬只是体现自己孝道的工具;对嫪毐来说,她也只是个助他获得权力的工具。赵姬,何其悲也。

第四个,三曹和甄宓

所谓三曹便是曹操、曹丕、曹植,爱上了同一个女人。甄宓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超级大美女,一开始是袁绍的媳妇,曹操平定袁绍时,就想将甄宓纳入后宫,没想到被曹丕抢先了。另外,曹植也对甄宓念念不忘,一篇《洛神赋》道尽了曹植和甄宓说不清道不明的小秘密。

甄洛不仅是一位美女,而且还是一位才女。她能歌善诗,有乐府《塘中行》诗传于世,载于《玉台新咏》诗云: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此诗是甄洛临终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一位美貌、多情、含冤的女子的心声,是一首十分感人的五言诗。

津津乐道的姐弟恋(津津乐道的十大绯闻)(1)

第五个,安禄山和杨贵妃

清代着名学者袁枚更直接地为贵妃鸣不平:“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不载,而温公通鉴乃采《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此种小说,乃村巷俚言……乃据以污唐家宫闱耶?”而关于《天宝遗事》一书,早在南宋初,洪迈先生便指出其“固鄙浅不足取,然颇能误后生”。真是不幸言中,贵妃洗禄儿的讹传,竟被一位老学究公然放诸正史,一讹千年!

再看看患有严重肥胖症的安禄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二人抬起肚……”退一万步讲,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这样之人,又凭什么来打动尊贵美丽的杨贵妃呢?

第六个,宋徽宗和李师师

宋徽宗是一代政治白痴,却是一代文豪,风流不羁。在宋朝开放的世道里,宋徽宗如鱼得水,和开封城里的超级名妓李师师发生了很多暧昧故事。宋徽宗与李师师的艳情,广为人知,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曾赐给李师师黄金、白银多达十万余两,为了她竟然在皇宫和李师师所住的镇安坊之间开挖了一条地下暗道!

津津乐道的姐弟恋(津津乐道的十大绯闻)(2)

第七个,唐伯虎和秋香

周星驰演出的《唐伯虎点秋香》,让唐伯虎和秋香姐的故事,从此风靡大江南北。历史上的确有秋香这个人,但她不是丫鬟,而是一个名妓,还比唐伯虎大二十几年,唐伯虎和秋香根本没见过面,三笑姻缘乃元代戏曲,到了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才把唐伯虎写成主角。唐伯虎点秋香就是这样来的。

第八个,多尔衮/洪承畴和孝庄

皇太极亡命之后,孝庄和福临孤儿寡母如何得到多尔衮政治支持的呢?据说,俩人有情,福临甚至还亲眼看到,所以后来顺治对多尔衮非常愤恨。至于洪承畴一开始不投降,据说孝庄陪了洪承畴一夜之后,洪承畴中了美人计,从此死心塌地的做起了大汉奸。

津津乐道的姐弟恋(津津乐道的十大绯闻)(3)

第九个,顺治和董小宛

顺治帝旦见小宛,龙心大悦,小宛却拒不相从。后有善言者以保护夫君性命的理由加以劝导,小婉心动。顺治帝则倍施恩宠:册其为妃,又立为皇贵妃,遂有董鄂妃之称。顺治帝深爱的董鄂妃,真的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吗?好在董小宛的丈夫冒襄,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巢民诗集·文集》。其中的《影梅庵忆语》写于董小宛去世后不久,追忆了他与小宛相识相知的过程,亦真实记录了共同逃亡战乱,相濡以沫的婚后生活。循着这些字迹,我们可以找到董小宛的真实行踪。

第十个,恭亲王/李鸿章和慈禧

满洲人喜欢靠女人,清初靠孝庄,清末靠慈禧。一介女子,无论手段多么高明,为何那么多高官名仕跪伏在她面前呢?比如恭亲王和李鸿章等。在晚清,李鸿章可谓鞠躬尽瘁,死心塌地的做替罪羊背黑锅。据说,这是因为恭亲王和李鸿章,都和慈禧有不清不楚的故事,所以被吃的死死的。

但是亦有部分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是无聊,无稽之谈,是捕风捉影,瞎猜,毕竟至今谁也没有找到这方面非常确凿、非常详实的史料。在那样一个年代,寡居的嫂子与小叔子之间是很难来往的;更何况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一个是权倾朝廷的亲王,众目睽睽,宫深阙高。再说他俩也只有互相利用的关系,毫无感情因子,甚至可以说关系还比较恶劣,特别是后期常有冲突,恭亲王甚至借机杀了慈禧宠幸的安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