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老白跟两个多年好兄弟一起去影院看了热门电影《长津湖》,巧的是观影结束后收到了粉丝发来的一篇文章《学生家长差评长津湖》那感觉就像一腔沸腾的热血忽然被浇了一票凉水,差点原地蒸发。《长津湖》这部具体讲了什么,中国式老爸应该该如何看待这部电影,老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

一、传统父子关系

这次家长举报《长津湖》背后的行为动机,老白其实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大多数“国产家长”从小深受红色电影熏陶,觉得应该在国庆节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接受一场爱国主义的洗礼,进了影院后才发现,

飞机轰机枪扫,孩子耳膜受不了;

孩子哭媳妇闹,干脆回家不看了。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

本该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却成了电影IMX音效的“血洗”,这恐怕就是某些家长给差评的主因。巧合的是,在《长津湖》中一直贯穿主线的正是父子情。

《长津湖》电影的开篇,正是吴京饰演的战士伍千里护送哥哥万里骨灰回家探亲的镜头。哥哥千里一叶轻舟,弟弟万里肆意狂奔,浙江普通的渔村家庭呈现的是一片安宁与祥和,这是在描绘和平。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3)

镜头一转,我国边境被美国空军炸成一片焦土,田地被毁,房屋被烧,情景凄惨。看到家的安宁祥和,才有了保家卫国的决心。前后一对比,这就是保家卫国的生动诠释。因为苦难是幸福的敲门砖, 为国出征,就是保卫家园。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4)

上图是硝烟弥漫的美国舰队,下图为宁静祥和的中国渔村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5)

如果大家看得够仔细,可以看到伍千里给年迈的爹娘下跪时,背后是的牌匾上写着大大的“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这是一种中国人才能感受到的,独特价值观的具象化体现。伍千里接到停止探家,立即返回部队命令时,一轮明月悬挂在天上。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6)

如果我们再查一下万年历,就会发现1950年的农历中秋节,正好是9月26日。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又要奔赴战场,舍小家为大家的拳拳报国之心不言自明。导演和编剧正是通过“大背景、小人物”的微观叙事,才能创造出更具亲近性和沉浸感的视角,小家庭包含的人性和亲情也更加容易引发观众的共情和共鸣。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7)

二、传承的七连精神

在影片的第一部分,弟弟伍万里一开始只是个会打水漂的“顽劣少年”,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和桀骜的“野性”。他偷偷尾随哥哥来到了部队,目的就是为了让哥哥“看得起”。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8)

连队,是基层战斗单元。无论是伍家兄弟情、还是七连战友情,都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展现。影片中,七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入连仪式”。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9)

演员段奕宏、李晨的出现,正好无缝衔接了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经典桥段,弟弟万里在仪式上受到的震撼教育与50年后许三多的经历如出一辙。

编号677与编号4956遥相呼应,完成了中国军队的精神传承。这种集体荣誉感,正是激励军队的强大力量。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0)

就像影片台词说的那样,“蛋,要自己从里面啄开”。英雄不是一下子就成长起来的,万里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兵蛋子”。在受到了大家热情的“调戏”之后,觉得委屈就要当“逃兵”。在他拉开火车门的一刹那,祖国的大好河山猛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1)

在喷薄而出的红日中,雄壮巍峨的万里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之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她的壮美和崇高一下子震撼了所有人。这个懵懂的少年,一下子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洗礼,小我与家国之间第一次有了血肉相连的感觉。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2)

在影片结尾处,已经成长为雄鹰的万里再次看到了长城。他此时承载的是一个家族和一支部队的血脉联系。长城还在,连队还在,家就还在。“个人-集体-家庭”的深刻主题,再次完美统一。

这种想象力的进一步延伸,就是更广阔、深沉的国家与民族大义。抗美援朝是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新中国的正义之战,是反帝、反霸权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回响,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巨大的启示意义。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3)

三、军队父子情

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千里探家的时候,看到熟悉的打渔生活,忍不住拿出哨子一吹,一排鱼鹰飞过。请注意看,老爸和弟弟的脖子上也都挂着同样的哨子。这就是家的符号,它象征着战场上冲锋的号角,也代表着家的思念。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4)

到了战场上,千里与胡军饰演的“雷公”用子弹做成的哨子,熟练地运用各种暗号进行互相支援,哨子吹响了战斗的命令。到了总攻时,经典冲锋号一响,心在跳,血液都跟一起燃烧。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5)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了,谷子地,你听见了吗?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6)

军队中的父子情,更显得弥足珍贵。在家里,多年没有回家的千里跟爹娘都显得生分,可到了连队里“雷公”是大家公认的爹。在战斗减员严重的七连,雷爹就是活化石一般的存在。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7)

这个老爹,有点笨拙,有点逗比,有点奸猾,脸上的纵横交错的伤疤却显示他不是什么“老兵油子”,顶多就是“鸡贼”。老爹凭着一手大拇指测量迫击炮射程,已经堪比后世“精确红外线制导”的地步。一看那架势,就是当年跟李云龙炸过小鬼子的炮楼。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8)

军队是座大熔炉,万里入伍之后要摸枪,被“雷爹”教育自己缴获去。屋内肉搏战时,万里从不敢开枪到一枪击毙对方;一瞬间,他就从江边打水漂的少年,成长为部队里的“神投手”。小鸟终于自己破壳而出,眼神中都透着雄鹰般的目光。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19)

最初,哥哥把亲弟弟交给“雷爹”来带,就是相信他“打不死”的生存能力。雷爹也确实把万里当儿子看待,甚至将来打算让他为自己养老送终。在冰天雪地的行军路上,万里啃冻土豆崩掉牙的时候,老爹总会给儿子留一个暖的热乎的。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0)

雷爹教育千里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逞能”。真到了战场上,看着敌机的轰炸,雷爹内心存留的那一点点理智犹如沙漠中的一丝清泉,刹那间灰飞烟灭。

他不顾高温一个人开着车就把敌机扔下“信标弹”往敌军坦克营里开。满是白磷的信标弹把从不逞能的“雷爹”从里到外直接烤熟,为了连队的“孩子们”,老爹拼了。

这就是七连精神,牺牲小我,保全部队。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1)

在电影中,还有另外一位父亲,我们熟悉的那位“伟大教员”。他一样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毛岸英送上了战场。大战前夕,七连这些人民的儿子,跟毛岸英这位领袖的儿子产生了交集。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2)

毛岸英对万里说:“上了战场,就是英雄!”《长津湖》的这个神来之笔,让领袖的儿子和人民的儿子有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两只温暖的大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历史与艺术的结合打破了时空的次元壁障,有一种叫做“军魂”的东西在飘扬,在燃烧,在激荡。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3)

真实的战争中,个人的生命只是一个符号,集体的一份子而已。大桥边那一群“冰雕连”战士,减轻的意志,让敌人也为之动容。在《长津湖》原稿当中,上部千里送百里骨灰回家,下部就是万里扶千里之灵回乡。岸英家里同样有一个痛失爱子的父亲。

《长津湖》里没有点到即止的红围巾,牺牲的大哥百里,指导员梅生、三营长谈子为、神枪手于从戎,这些一看就有故事的电影形象,将来都是“长津湖电影宇宙”的伏笔。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4)

白羽点评:《长津湖》摆脱了以往国产电影动辄用大战争场面为核心的剧情走向,寻找到了人物叙事与历史叙事对接的有效手法。徐克、陈凯歌、林超贤三大导演深谙一个“藏”字,用真实历史人物的情感故事层层递进,用剧情去推动战争场景的展示。尤其是针对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和必须性,摒弃了旁白的字幕来说教,主创团队通过对剧本、逻辑和语言的细心打磨,在不经意中展示出来一个让人热泪盈眶的桥段,因为真实的历史细节总能刺痛你的心灵柔软处。

甚至有些细心的网友通过与历史的对比,对战争还原和剖析得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真实人物原型也被一个一个从历史尘埃中还原出来。从电影的质量和影响力来看,《长津湖》已经到了红色电影的一个新高度,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大流量的新IP,这一题材还有更多的空白内容等待我们去发掘。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电影工作者能够以坚定地文化自信,完成对历史的正面将夜,打造出更多的经典力作。

到那个时候,老白的儿子幼儿园也光荣毕业了。我会对他说一句:走,老爸带你看《长津湖》去!

家长们对长津湖的评价(看完某些家长对长津湖的评价)(25)

,